“他的意识是飘的,一旦被什么东西吸引了,是一定会过去的。”4个月的时间里,10岁、患轻度自闭症的阳阳已经三次与妈妈不辞而别。走失时间最长的一次,是今年的2月22日下午5点多,地点在成都九眼桥附近,那是第一次出走。那天,他趁妈妈不注意,打开门就跑出去了,什么都没带。等阳阳妈回过神来,孩子早已没了踪影。
开春的成都,冷得刺骨,可那一夜的阳阳妈,比起初春的寒冷,恐惧更让她颤栗。家门外面不远,就是高速公路,孩子能听见声音,可他充耳不闻。他也从不开口讲话。他有自己的行为方式,但旁人可能不理解。
阳阳爱坐电梯,一趟趟地来回坐,阳阳妈去那个他常爱坐电梯的商场,孩子不在。那一夜,她就和老师绕着九眼桥一圈圈地转,挨个小区找,害怕孩子在门缝里睡着了,后来,所有的门缝、桥洞、麦当劳、饭馆,都找了,没有。警察局也没有消息。
第二天6点多,来不及等天亮,他们又开始贴寻人启事,转发朋友圈,联系公益寻人,历经30多个小时后,公益寻人的工作人员告诉阳阳妈,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发来一则寻亲启事,照片上的男孩很像阳阳。
阳阳找到了,可能由于受到惊吓,后来的两个星期,阳阳妈说孩子跟自己寸不离身,可接下来的几个月,他还是跑了两次。
“可能是觉得自己长大了,想要试着独立做事情吧,毕竟,十多岁的普通小朋友也会这样子,谁也不能压抑他们爱玩的天性。”阳阳妈突然觉得有走失的经历也挺好,至少让他产生了这种意识。
“自闭症”是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一种暴力简称,70多年的研究史,至今对于病症的成因和康复治疗没有定论,好在科学家们已经验证,自闭症不是恶魔缠身,不是父母冷漠,也不是精神病,而只是可能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脑部发育障碍。他们无法表达,无法互动,无法理解别人的情感,甚至无法看着你的眼睛,情况不一。他们容易陷进自己的意识里,容易乱跑,容易发生危险,需要全日看护。
在我国,像阳阳这样的自闭症患者已超万,0到14岁的儿童患病者达多万,自闭症患病率约为1%。目前,全球已有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艾滋病、癌症和糖尿病三种世界疾病的人数总和,且还在持续增加中。
由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病情的特殊性,无法正常沟通表达、容易陷入自己的世界、缺乏危险意识,自闭症患者通常都会面临走失的问题,且走失之后的危险性比普通孩子走失更大。截至年10月31日,根据今日头条公益寻人项目发布的走失者数据显示,患自闭症的走失人数有90人,未成年人有38人。其中,已经找到53人,尚未找到27人,已经死亡10人。
一位家长这样描述她的担忧,“当孩子突然消失或身陷危险而你又无法掌控的时候,这种深深的恐惧仿佛能让你的心脏停止跳动。家长能看到的潜在危险,那些自闭症的孩子是意识不到的,因为他们和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真的不同。”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走失的情况,会随着自闭症程度的加重而加重,并不受地方限制。就是说,自闭症人群很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走失,而走失也带来了一系列危险的增加,包括出车祸、溺水和被人伤害等。
无法想象,阳阳妈那一夜的抓狂,尽管后来她谈起阳阳不见时,是显得那么轻松。
活在自我意识里,就像是醉酒断了片儿
阳阳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子,皮肤白净,长得好看,但从不开口讲话。
前几年,像普通小朋友一样,阳阳妈把他送到普通的幼儿园和小学,希望他能慢慢和其他小朋友融合相处。可课本太难了,不仅是双语版本,中文版也分苏教版和人教版,还跳级上课。
虽然也像普通妈妈一样,阳阳妈也望子成龙,但现在却只想孩子能独立生活。她说,他们就像是散落人间的天使,有的嗅觉灵敏,犄角旮旯的东西,也能被他们翻出来;有的爱蹦蹦跳跳,好像只有在蹦跳中才能找到平静;有的听觉很强,细微的声音也会听见,他们觉得世界嘈杂,所以会把自己关起来。也有状况不好的,他们脾气暴躁,打自己,打家人,完全没有任何情感回馈。
阳阳妈很果断,随后就把阳阳送到了离家不远的一所由特殊孩子家长与老师共同发起的特殊教育实践团体,孩子不多,十来个。那里有一片农场,他们能种菜,能玩泥巴,还能看见松鼠。他们按点吃饭,吃饭前一定要感恩,按点睡觉,按点学习,下午按点活动,释放精力。所有的一切,他们都有一个刻板到近于苛刻的时间表。可孩子们,很开心,像找到了自己的星球。
孩子上学,阳阳妈在家工作,孩子放学,阳阳妈去接。生活似乎终于恢复平静。可孩子接二连三地出走,又让阳阳妈开始担心了。“阳阳两岁的时候,不说话,医生说是‘自闭症边缘’,边缘那么远,问题不算大,我也乐观。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青春期,叛逆了,出走了,我怎么办?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今年2月份,是阳阳妈第一次遇到走失这种事情。大半夜的,自己壮着胆儿,在九眼桥的大街小巷乱窜。后来学校的如燕老师知道了,两人才分头找。
“阳阳肯定是被什么东西吸引了,出走是没有意识的,他也不会像同龄小朋友一样,知道出门要跟父母告别,他没有这个概念,他的脑海里只有那个吸引他的东西,周围的事物、声音,对他而言,都是空白。”这是如燕老师后来对阳阳妈的解释,可正是这种无意识,才更让人忐忑不安。
自闭症的孩子,他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