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的患者平均约有2/3的时间处于抑郁或稳定状态。因此有效治疗抑郁症状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与生活质量是最重要的。
来源:医脉通
成为一名住院医生四年,一想到马上进入“真实世界”就让人胆怯。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年年会上题为《指导双相障碍治疗中临床决策的循证精神药理学流程》的讨论会,其实也可以理解成“如果你担心出错,按照这些关键点治疗双相障碍患者,至少没有问题。”给我带来了不少启示。 我发现我们或许可以简单的遵循某种流程图或者决策树进行治疗。始料未及地是我对双相障碍,特别是其抑郁期的概念认识产生了结构转变。 从开始培训的第一天,我们就被不断地提醒:在双相障碍患者中使用抗抑郁药,及其可能使患者从抑郁期转为躁狂期的风险。现实中医生们会担心易怒状态、冲动、判断力差、潜在威胁性有可能对他人或者患者自己造成伤害。虽然躁狂期可能是两极间“更有魅力的”部分,我们往往对稳定状态(euthymicstate)掉以轻心,而是简单的 患者在仍然残留有来自躁狂期的目标导向及体力时,可被消极情绪及抑郁心境的认知“幌子”压垮。这绝对是灾难性的。我们可以成功地帮助住院病人在出院前摆脱躁狂期。但当时观察到的稳定性或只是种暂时状态,稳定状态或可预示抑郁发作。因此,医生对抑郁特征提高警惕,确保7天内随访是很有必要的——至少此时,如有需要,还可进行干预。 双相障碍的患者平均约有2/3的时间处于抑郁或稳定状态。因此有效治疗抑郁症状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与生活质量是最重要的。为了这个目的,DanaWang博士、DavidOsser博士、ArashAnsari博士及OthmanMohammad博士,针对双相障碍抑郁期及躁狂期,发表了一项十分详尽的治疗方案流程。 该流程详见PsychopharmacologyAlgorithmProject网站。有关治疗双相抑郁的讨论,要点如下:1.有ECT临床参数吗?(患者是否有强烈自杀倾向) ●多数情况下,双相抑郁的患者比单相抑郁的患者需要地治疗少。 2.对于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最佳治疗方案是什么? ●初期心境稳定建议使用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考虑到奥氮平的代谢副作用,不建议将奥氮平作为治疗首选。注意,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可增加抑郁症状风险。 3.若患者当前未使用心境稳定剂,推荐开始介入心境稳定剂治疗。●鉴于锂盐的疗效证据(即使作单药治疗时)、降低自杀风险、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被认为可减少神经细胞调亡及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中毒),锂盐仍是最佳治疗选择(除禁忌症外)。但其导致长期肾损伤的损害需要的人数(NNH,numberneededtoharm)约为。 ●同样推荐将喹硫平作为治疗首选(除禁忌症外),FDA批准其双相抑郁的适应症。但将其作为双相障碍单一药物治疗的证据仍不足。 ●FDA未批准拉莫三嗪治疗急性双相抑郁,但批准其可用于双相抑郁维持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案相比,拉莫三嗪的副作用方面表现较好,并被认为可延长两次躁狂发作的间期时间。 ●鲁拉西酮也是可选方案,副作用方面也相对可以让人接受。FDA批准其可用于治疗双相抑郁。对许多临床医生来说该药相对较新。少数临床试验也似乎不利于其获得较高的推荐水平。
这些要点是治疗该类患者的建议与推荐中的一部分。讲者还就其他话题进行了报告,包括:失败尝试后的可能治疗方案,何时需要增加其他药物,当前缺乏使用抗抑郁药辅助治疗的整体临床证据等。因该流程是基于最新科学证据而建立的,所以对于任何临床经验水平的医生来说都很有用。
奇痒脚气莫轻视nbsp可引起丹毒或蜂PD1有望成为晚期肺癌首选治疗临床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