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手足癣最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撰文:梦貘貘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武平四年(公元年),北齐后主高纬在邺城皇家园林仙都苑内大兴土木,“穿池筑山,楼殿间起,穷华极丽。”高纬是个“真人秀”达人,这次扩建工程,他在皇家园林里开发了一处可供他体验不同人生的游乐场——“贫儿村”。这里是一处模拟市集,路两边是一排店肆。这个市集不定期开张,每次街面上出现人流时,人群中都混迹着一位身穿破布烂衫的乞丐。只见乞丐在一处酒肆旁驻足,高挑的酒帘下,是一张娇美的面孔。她丝毫不在意乞丐大胆投射过来的目光,反而是瞪着一双美目,巧笑嫣然地递给对方一盏美酒。这位年轻的乞丐虽然浑身上下肮脏不堪,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的身材高大挺拔,外表也是极为俊美。他接过酒盏,有些口吃地道谢,然后猛地将酒倒入口中。看着乞丐的窘态,年轻的美妇不禁笑得花枝乱颤。路边的行人也纷纷掩口而笑,但是当乞丐的目光扫视过来时,路人们马上低下头,不敢与其对视。这位扮演乞丐的行为艺术家正是北齐后主高纬,酒肆的老板娘则是后宫新晋的宠妃冯小怜。#01.每当我们讨论北齐高氏家族,常常会用到一些比较极端的词语:奇葩、邪恶、禽兽,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给这个家族钉上“遗传性精神病”的烙印,而高纬就是这个家族的代表人物。但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用心去探索高纬整个人生,便会发现,他行为上的种种怪戾都是有迹可循的。我们首先可以看到他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北齐书·后主高纬帝纪》中用近乎刻薄的语言评价高纬:“后主以中庸之姿,怀易染之性,永言先训,教匪义方。始自襁褓,至于传位,隔以正人,闭其善道。养德所履,异乎春诵夏弦;过庭所闻,莫非不轨不物。辅之以中宫奶媪,属之以丽色淫声,纵韝绁之娱,恣朋淫之好。”高纬不仅资质平庸,还缺乏主见,思想上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自小他所接触到后宫的两位女性,一位是他的母亲胡皇后,一位是奶娘陆令萱。母亲生性放荡,公开在后宫和他人打情骂俏;奶娘则对他一味地献媚和放纵。在这样的两位女性引导之下,高纬从小便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意妄为的性格。特别是到了王朝的后期,这种性格上的缺陷就愈加凸显,做任何的事情,他都不计后果,只求自己快乐和心安。高纬童年受到的压抑成为他走向疯狂的第二个诱因。因为是嫡长子,他很幸运,成为了北齐皇权当仁不让的继承人。但是他也很不幸,因为在他的背后站着一位比他出色百倍的同母弟——高俨。琅琊王高俨,武成帝高湛第三子,因为他“聪明雄勇,当今无敌”,自小便深得父母的宠爱。每次父亲出行,都安排他在皇宫坐镇,于含光殿里代替父亲处理各类政事,叔父们都要赶过来向他请安。高俨行事非常霸道,所有的“器服玩饰”必须和后主完全一样。有一次,高俨在南宫看到了新冰和早熟的李子,回去后就发了一通脾气,质问内监为什么兄长有,自己却没有。结果后来,如果高纬优先得到了什么新奇的玩意,属官和工匠一定会受到责罚。可是高俨即便如此僭越,父亲和母亲“犹以为不足”。小小的年纪,高俨就显示出了自己的果敢,他时常患喉疾,每次医生都要用长长的银针给他针灸。一般的孩子可能吓得眼睛都不敢睁开,他则不同,双眼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医生施针。高俨丝毫也不掩饰自己对皇位的觊觎,他曾经公开对父亲宣称:“阿兄懦,何能率左右!”作为父亲,此时应该站出来努力维护大儿子的地位,制止高俨对兄长尊严上的侵犯,但是高湛的回复却令我们大跌眼镜:“此黠儿也,当有所成。”#02.几乎在所有的史料中,北齐后主高纬都被人描述成“言语涩呐,无志度,不喜见朝士。”患有口吃毛病的高纬和睿智的高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口吃,性格必然就会内向,也许这就是父母亲认为高纬不是一位合格继承人的原因所在。内向的人大多都是敏感的,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可能他也曾经试图让自己表现得趋于完美,对他多有诟病的《北齐书·后主高纬帝纪》中也用只言片语称赞过他:“帝幼而令善,及长,颇学缀文,置文林馆,引诸文士焉。”(后主小时候也曾追求才德上的完美,长大后,开始努力地学习写文章,并为此设立了“文林馆”,以便召引天下的文士。)他的努力却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在感情上受到霸凌的高纬似乎是患上了孤僻症。这种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愈演愈烈的迹象。发展到后来,他甚至拒绝和官员共同议事。每当对方向自己奏事时,他都不允许官员们抬起头和自己对视,只能简明扼要地说一下大致的情况,往往双方的对话还没有结束,他便匆匆逃离现场。曾经和高纬有过深度接触的大儒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教子》中对高湛的偏心之举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世间的人爱自己的孩子,很少能做到一视同仁,从古到今,这种弊病所造成的恶果实在是太常见了。聪明俊秀的孩子自然能够得到长辈的赏识和偏爱,顽皮迟钝的儿童也应该受到长辈的怜惜。对孩子有偏爱的长辈,虽然打算用各种方式去厚赐他,但是这样操作的结果反而是给他带来了灾祸。共叔段的死,实际上是他的母亲所造成的。赵王刘如意被杀,其实是他的父亲所造成的。刘表的宗族被倾覆,袁绍损兵失地,这些都是可以让人借鉴的失败案例。)果真,天统四年(公元年)高湛驾崩。不过三年,兄弟俩人便上演了教科书般的兄弟阋墙的反目仇杀戏码。令无数历史复盘党们扼腕长叹的是,资质平庸的高纬借助主场的优势剿灭了英武睿智的高俨,从而导致北齐政权在短短的几年间走向了不可逆转的覆灭之路。其实,从这个历史事件的整个过程来看,高俨并不像史籍中宣传的那般优秀,甚至和木讷的哥哥一样,他也不过是别人手中的牵线木偶罢了。自始至终我们都看不明白,如此仓促的起事,其目标到底是什么。这样的人即便是侥幸成功,对历史的走向又有多大的裨益呢?#03.高纬的第一位皇后是斛律氏,她是左丞相斛律光的二女儿。出身于朔州敕勒部豪门的斛律光,可以称得上是北齐军界和政界的柱石级人物。不过身带光环的斛律光本性并不张扬,反而是老实持重,轻言寡笑。越是这样,他越是带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强迫感。高纬有多惧怕这个岳父,我们从一件小事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武平三年(公元年)正月,斛律氏诞下一位小公主,皇帝想取悦岳父大人,竟然谎称皇后生下的是个小皇子,还为此大赦天下。正是由于这种忌惮心理的加持,高纬在擅长饶舌的陆令萱一党的鼓噪下,杀心顿起,当年的六月,一代名将斛律光便死于几位宵小之手。我们不清楚斛律氏和丈夫的感情好不好,但是从斛律光刚死,高纬就废除了还在哺乳期的斛律皇后,并将她移居到冷宫这一点来看,夫妻两人的感情应该是极为淡漠的。在那之后,高纬还责令斛律氏出家为尼。随后,先是胡太后的侄女左昭仪胡氏被立为皇后,随即胡太后在陆令萱的挑拨下,剃光了皇后的头发,并将其废为庶人遣送回娘家。第三个登上后位的是弘德夫人穆邪利,她本是罪臣的私生女,罪臣伏诛后,她被送入宫中,成为斛律皇后的侍婢。两年前受到高纬宠幸的她诞下了长子高恒,因此获得了天使投资人陆令萱的青眼。曾经有人称呼高纬为“无愁天子”,这是因为他会谱曲,而《无愁》就是他笔下最有名的乐曲。据说这是一首欢乐的曲目,表演时,高纬会亲自下场弹奏琵琶,周围唱和的侍从多达一百多人。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刻,他才感觉到自己是所有人眼中的主角。投机者总是善于见缝插针,乐工曹僧奴向高纬献上了自己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特别是小女儿,不但长得是花容月貌,还弹得一手好琵琶。他大喜过望,马上进封她为昭仪,接着又下令在后宫修建极为奢华的隆基堂作为曹昭仪的寝宫。陆令萱对于曹昭仪的凌空出世极为不满,为了维护刚刚荣登皇后宝座的干女儿穆邪利的颜面,她网罗罪名,诬告曹昭仪用左道害死了人。为了避免高纬得到消息后出手相救,皇后马上下了懿旨,令人夺去曹昭仪的性命。然而穆皇后此举并没有挽回丈夫的欢心。而且没有了曹昭仪,还有毛夫人、彭夫人、李夫人……为了留住高纬的脚步,穆邪利准备将自己的随从婢女奉献给丈夫,她的这个婢女就是冯小怜。#04.冯小怜是个全面型的文艺人才,琵琶、唱歌、舞蹈,均是上乘。穆皇后寄希望于通过冯小怜重新获得丈夫的垂顾,因此她将这一次的奉献仪式取名为“续命”。冯小怜并不是个“绣花枕头”,她也有着聪明的一面。作为一颗棋子,如果不能得到高纬的喜爱,她便会如一块破抹布一般被女主人废弃。可是如果她得到了高纬的喜爱,结局就一定会完美吗?前辈曹昭仪的命运提醒了她,女主人不是可靠之人,她的倚仗只有高纬。在这个选择题上她得了满分。敏感的高纬或许是第一次体会到孟子所提出的“知慕少艾”的美丽感受。两人“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愿得生死一处。”很快,高纬就进封她为“冯淑妃”。“淑妃”的封号,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始制,为九嫔之首,位视九卿。北齐河清年间,高纬的父亲高湛颁布法令,依古制,后宫命妇“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在众多的封号中,高湛并没有制定“淑妃”的品级。很明显,高纬篡改了父亲的法令,为了彰显冯小怜在后宫中特殊的地位,他为她专门设置了一个称号——“淑妃”,“置淑妃一人,比相国”。从此,得到“爱情”滋润的高纬彻底放飞了自我。武平七年(公元年)十月,北周武帝宇文邕亲率十四万大军出征晋州,北齐的边境岌岌可危。此时,高纬正带着冯淑妃在晋阳别都的郊外围猎,收到驿马送过来的急报,高纬准备即刻返回离宫。但是冯淑妃不高兴了,要求皇帝带她在猎场上追着猎物再尽兴地跑上一圈。高纬满足了她的愿望。没有等来皇帝的救兵,平阳城守城的晋州刺史尉相贵又接连派出两骑快马。可怜相继奔过来的三名使者双膝跪在猎场外面,声音已尽嘶哑:“晋州危矣,惟陛下察之!”就在这一片欢声笑语中,平阳城的大门被内奸赚开。誓死保卫国门的尉相贵及八千名士卒成为北周的俘虏。第四个使者带来了平阳城陷的消息,高纬听闻后不禁大惊失色,他急忙赶回晋阳城大明宫,亲点十几万兵马向平阳城进发。可能为了证明自己不仅是个猎场上的英雄,在战场上一样可以运筹帷幄,这次出兵,高纬又把冯小怜带在了身边。#05.因为身边带着冯淑妃,高纬的坐驾行走得很慢,好不容易等他们赶到了平阳城外,北齐官兵们已经冒着生命的危险在城墙外挖好了一条地道,此刻正准备燃火将支撑地道的木桩烧毁,以便让坚固的城墙倒塌下来。高纬却适时地按下了暂停键,他打算让冯淑妃和他一起来观战,但是冯小怜却在车内精致地梳妆打扮,这可是个“大工程”,一时半刻很难完工。就在北齐官兵们心急火燎地等候国母隆重出场时,北周的士兵们已经将地道用石头和乱木填充了个结实。平阳城眼看着是攻不下了,盛装出场的冯小怜嘟起了小嘴。高纬不忍心让她扫兴,于是决定带着她去平阳城附近游玩一番散散心。冯小怜听说汾河的对岸边有一块大石头上有圣人的足迹,感到十分的好奇,于是缠着高纬带自己去好好看看。高纬害怕北周士兵在他们过河时放冷箭,于是下令抽调一部分正在攻城的士兵到远处的河岸边临时建造一座大桥。监督工程进度的监作舍人因为没有在他规定的时限内完工,还受到了高纬的斥责和严惩。或许因为大桥铺设的时间过短,当两个人返回时,桥面出现了质量问题,走在前面的高纬差一点失足掉下桥去,幸而被冯小怜一把抱住。到了晚上,两个人筋疲力尽地回来,高纬握紧了她的小手后说道:“你可是北齐的大功臣啊,回去我就升你为左皇后。”冯小怜撒娇道皇帝这是在逗自己开心,高纬为了证明自己,马上下令让使者骑着快马跑回晋阳的大明宫中取来皇后专用的绣有五彩凤凰的锦袍。第二天,高纬又带着冯小怜到阵前观战。此时的战场已经转移到平阳城南部的一个山坳边,为了阻止周军前行的步伐,北齐将士挖了一条宽阔的深沟。可是来到现场的高纬却命令兵士们将这条壕沟填平。当北齐的士兵前赴后继地跨过壕沟,等待着他们的却是敌军射过来的箭雨。一些士兵匆忙向后撤退。正在观战的冯小怜不由得惊惧地大叫道:“我们的军队败了,败了,陛下,我们快点逃跑吧!”高纬身边将领的齐声劝阻,解释这只是技术性回调,可是此刻的他哪里听得进这些声音,带着冯小怜挥着马鞭转头狂奔。他们的逃跑动摇了北齐的军心,现场兵士们不由乱了阵脚,也纷纷丢盔弃甲、争相逃命。北齐军队不战而败。在半路上,他们的车驾遇到了到晋阳宫中取皇后服饰的使者,高纬匆忙令人停车,让冯小怜穿上新衣服试试看合不合身。冯小怜正在揽镜自照的时候,后边又有人大喊着:“贼兵赶过来了!”一群人又仓皇地启程。也许是高纬骑马的技术过于优秀,他和冯小怜两个人竟然在半路上走散了,他带着一群散兵游勇一口气跑回了邺城。胡太后随后也跟着逃了回来,高纬没有心情去安慰自己惊惶失措的母亲,他正在焦灼不安担忧着冯小怜的安危。想到冯小怜这样一位柔弱的女子,不知道在外面要吃多少的苦,他还流下了滚烫的眼泪。有人进来通报,冯淑妃的车驾已经出现在城外十里的地方,侍卫的话音还未落,高纬就冲出了门,骑上马向着邺城的北门冲去。不久,他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冯小怜,一颗心总算是落到了实处。#06.周军乘胜追击,此刻已经将晋阳围得水泄不通。将士即将奔赴晋阳城和敌军交战,广宁王高孝珩奏请皇帝用宫女及珍宝奖励给御敌的将士们,高纬听到建议后,脸色有些难看。侍中斛律孝卿只好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请皇帝出面亲自犒劳三军,以鼓舞士气。为了这次犒军成功,斛律孝卿还创作了一篇感人肺腑的动员令,临上场前,他私下里提醒皇帝,背诵台词的时候一定要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可是登上高台的高纬,望着台下几万双同时盯向自己的眼睛,恐惧症再次发作。他忘记了讲稿上的内容,踌躇半天,突然抬起头哈哈干笑了三声,左右跟随的护卫们也如应声虫般笑了起来。站在台下的将士们纷纷侧目,随着这令人感到疑惑的笑声,将士们高昂的斗志悄然瓦解。武平七年就在一片兵荒马乱中结束,隆化元年披着悲剧的外衣匆匆登场。高纬躲在皇宫里计划着出逃。他将帝位禅让于太子高恒,就让年仅八岁的儿子背负亡国的骂名吧。短命的隆化元年仅仅存活了一个月,就被同样短命的承光元年所代替。当听说周军已经兵临城下,高纬带着冯小怜、胡太后、穆皇后和幼主高恒逃出了邺城。不久之后,北周大将尉迟勤在益都城南的南邓村将他们一行人俘获。承光元年(公元年)正月二十五日,一代枭雄高欢用毕生心力创建的北齐帝国正式宣告灭亡。高纬被押送到长安后,向宇文邕提出唯一的请求就是将冯小怜还给自己,宇文邕大笑:“朕视天下如脱屣,一老妪岂与公惜也!”冯小怜便又回到了高纬的身边。可是没过多久,宇文邕找了个由头将包括高纬父子在内的北齐宗室全部杀头,作为女性,冯小怜躲过了死亡,被宇文邕赏赐给代王宇文达。擅长宫斗的冯小怜在宅斗中同样游刃有余,宇文达的正妃李氏都差点死于她手。可是“安稳”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几年后,杨坚篡位,改国号为隋,北周步入北齐的后尘。隋文帝杨坚又将冯小怜送给宇文达正妃李氏的哥哥李洵为妾,李洵的母亲听说这个差点害死自己女儿的“祸水”来到了家里,逼迫她以死谢罪。一代艳妃终是香消玉殒。据说当年,冯小怜虽然受到宇文达的宠嬖,但是她的内心深处还埋藏着对高纬的思恋,一日,她正在弹奏着琵琶,弦却突然断开。望着断开的琴弦,她回忆起往昔的美好岁月,随口吟道:“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胶上弦。”也许,这一对“苦命的鸳鸯”至死都没有明白,到底是天下人负了他们,还是他们负下天下的人。推荐阅读:古代第一女神相对西汉战神周亚夫的神预言西汉丞相陈平为何娶一个连克五任丈夫的寡妇,背后的原因太现实为什么郭解必须死,背后的真相令人深思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鱼羊作者团
对我们最大的支持,点个“在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a.com/bqcs/1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