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勇贵教授答患者问1抑郁症十

有时候,你情绪低落,连做平时最喜欢的事都打不起精神;有时候,你常有这样那样的身体疼痛,可就查不出原因;有时候,你感到心慌、胸闷,可心电图检查却正常;有时候,无名的焦虑、感伤长时间挥散不去,却无法向他人诉说;你失落、彷徨,感到生活似乎没有希望,“没劲!郁闷!”不知何时起,成了你的口头禅……

你有过这样的烦恼吗?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本期袁勇贵教授针对患者对抑郁症最常见的困惑进行了详细解答——

01

抑郁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抑郁症不意味着个人的软弱或应对能力不足,也不是酒足饭饱后的无病呻吟,如同糖尿病一样,抑郁症被认为产生于化学物质失衡(如NE、5-HT、DA)。此外,应激性环境和其它心理社会因素也可导致抑郁症发生。抑郁症影响包括躯体、心境、思维的整个身体,是心情明显而持久的改变,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出现不食、不语、不动的所谓“木僵状态”,伴有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自我评价过低、对日常事物丧失兴趣、没有愉快感、自觉思考能力下降、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彻夜不眠或早醒、经常感到疲倦乏力、身体局部不适(如胸闷、心慌、头痛、背痛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性欲下降,经常哭泣、紧张、害怕、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等。

02

如何区分正常的抑郁情绪和抑郁症?

首先,正常人的抑郁情绪与境遇相称,如受到不良精神刺激或由精神负担严重所引起,而抑郁症的抑郁症状则与境遇不相称,或并无可引起抑郁情绪的起因,或微弱刺激引起了过大的抑郁情绪反应。

其次,正常人的抑郁有时间限度,刺激引起的抑郁情绪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抑郁情绪会慢慢减轻。而抑郁症的情绪反应则持续较长时间,抑郁发作的病程标准即为至少持续2周,如不经适当治疗,病情迁延,甚至有病期超过2年的慢性抑郁症。有的患者即使缓解,今后复发的可能性也很大。

第三,正常人的抑郁情绪影响社会功能一般较轻,而抑郁症患者则较重,甚至完全丧失自理生活能力。另外,正常人的抑郁不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而抑郁症患者可出现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

03

抑郁症会遗传吗?

可以肯定,遗传因素对抑郁障碍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不是直接遗传了致病基因,而是遗传了多个与抑郁障碍相关的基因或易感素质。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抑郁症患者的家属患同类疾病的几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其患病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15倍,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几率越高。孪生子的研究结果显示:单卵双生儿的患病一致性较高,平均为70.88%,而双卵双生儿患同类疾病的可能性下降至25,且孪生儿分开与共同成长的患病一致性没多大差别。

04

抑郁症的患病率有多高?

抑郁症是当前常见的心理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分析,全球抑郁症的发生率约为3.1%,而在发达国家发病率更是接近6%。预计到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达3.5亿人,每年因抑郁症自杀的死亡人数高达万。年《柳叶刀》上一篇流行病学调查估算,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万。抑郁症患者常有痛苦的内心体验,是“世界上最消极悲伤的人”,自杀率高达12%-14%,所以称为“第一心理杀手”。

05

抑郁症会复发吗?

抑郁症不是一次性疾病。约1/3的患者一生中只患一次抑郁症,但是,其余的患者在首次发病后的2—5年间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抑郁症发作。在老年人中,抑郁症的复发频率更高,持续时间也会更长。

大量临床试验证实:①若首次抑郁发作仅获得部分缓解,复发的可能性增加四倍;②第二次复发病程延长3年至5年;③第三次复发,可能成为终生疾患,而且90%患者会反复发作。

06

哪些人易患抑郁症呢?

①性别:女性抑郁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②年龄:抑郁症的好发年龄为26-30岁和51-55岁。

③出生季节:l-3月份出生者易发生抑郁症,其可能原因为:1—3月份出生者,气候寒冷,病毒感染机会较多,早产较多。乳儿营养易受影响。

④社会地位:抑郁发作在低层社会较多。

⑤种族:白人的患病率比黑人高。

⑥婚姻:分居、离婚者最高,已婚和未婚者皆较低。

⑦生活事件:生活事件可对抑郁症的发病起“扳机作用”。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的发病关系更大。

⑧学历:抑郁症与文化程度的关系较精神分裂症更为密切。

⑨地区:城市中的抑郁症患病率高于农村。也有人认为城市、农村在发病后症状表现不同,对是否易于发现也有关。

07

抑郁症最危险的后果是什么?

抑郁症的最危险后果是自杀。有学者认为,自杀者中60%左右患有抑郁症。自杀是人类精神崩溃、自我心理防卫功能降至最低的表现。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中,自杀自伤居第五位,抑郁症及其他精神障碍所致自杀死亡率占整个人群自然死亡的40%以上,对人类生存质量、对罹患患者个体和社会都造成严重影响。

08

抑郁症的常用治疗方法有哪些?

抑郁症的治疗包括以下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其它治疗(如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电休克治疗(ECT)等)。抑郁症的首选治疗是药物治疗。在疾病的严重期心理治疗往往收效甚微,而在疾病的康复期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09

症状消失就不必要继续服药了吗?

有些患者认为,抑郁症经过抗抑郁治疗后,只要症状消失了,抑郁症就已经治愈了,不必再继续服用抗抑郁药。抑郁症是一种有复发倾向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充分,复发次数增多,不仅会增加治疗的难度,而且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费用。临床证实,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确有防复发作用。至于抗抑郁药的副作用,患者大可不必担心。目前,抗抑郁新药,如百优解、赛乐特、左洛复、兰释、来士普、喜普妙、欣百达、博乐欣、怡诺思、瑞米隆等副作用较少,长期服用很安全。

10

如何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①心理社会因素的支持。抑郁症患者病前个性往往具有性格软弱、多愁善感、对自身的健康过分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白癜风土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a.com/bqcs/6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