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氏临床精神病理学第四章思想及语

(e)健康得病之妄想(DelusionsofillHealth)这些是忧郁性疾病的特征性特点,但也可于精神分裂病及异常人格发展中发现。Schneider曾提出,忧郁性妄想是揭露病人之基本担忧造成之结果。许多人担心他们的身体健康、财务、及其道德价值,因而当他们变的忧郁时,他们自然发展出对健康、贫困、或罪恶之妄想或过度重视意念。这项阐释可延伸而涵盖被害妄想,因为许多人担忧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他人的意图觉得疑心,这种人当忧郁时可能发展出被迫害的过度重视意念或妄想。时常出现于忧郁病人的虑病妄想(Hypochondriacaldelusions),范围可从坚定不移地相信“此处必有蹊跷”以解释其症状,到清楚且特定地相信自己已得到一些无法治疗疾病,诸如癌症、结核病、梅毒、脑瘤等等。今日在英国,对梅毒或结核病的妄想并不多见,可能因为这些疾病已比二十年前少见。身体健康得病的忧郁性妄想可能牵连到病人的配偶及子女。因而忧郁的母亲可能相信她已传染了自己的子女,或她已发疯而子女已遗传了这种无法治愈的疯狂(incurableinsanity)。这可能促使她基于错误的信念,以为她正在助其子女脱离惨境而去谋杀子女。许多忧郁的产后妇女害怕或相信新生儿是智能不足。或许我们应将无法治愈的疯狂之过度重视意念或妄想归于虑病妄想之内。许多中度忧郁的病人相信自己将变成无法治愈的疯狂。这或许将促使他们淡化其症状,医院,因为他们相信若入院则余生将从此关在收容所内。精神分裂病之虑病性妄想可为忧郁心情、身体幻觉、及一种感觉的主观性变化之结果。在精神分裂病较早阶段,这些妄想之形成,通常是由于忧郁、及对一般性心理与身体功能不足之解释。在慢性精神分裂病则通常是身体幻觉的结果。慢性虑病症可能是人格发展之结果。身体意识感到不安全的人们,先发展出健康得病的过度重视意念,渐渐增加强度而发展成为妄想。有时妄想在一次手术或一次药物后遗症之后变得明显。与这些妄想有些类似的是妄想性专注于面貌或身体外观(delusionalpreoccupationswithfacialorbodilyappearances),例如病人相信他的鼻子太大、面容扭曲、或因痤疮而破相等等。有时这些有关身体有病或身体外观的专注想法,具有强迫性本质,故病人不能不去想自以为有的疾病或身体变形,虽然在安静深思时他能了解这些是荒谬的。另一些病人之信念已达妄想程度,而从不承认其信念可能是无稽的。(f)罪恶妄想(delusionsofGuilt)在轻度忧郁的病例,病人可能有些自我谴责及自我挑剔,而这被用来从反应性忧郁中分辨出真正的忧郁性疾病。在重度忧郁性疾病,自我谴责以罪恶妄想的形式出现,此时病人相信自己是邪恶的罪人,且已毁了自己的家庭。他可能宣称自己已犯下不可恕之重罪,并坚持自己将因此而下地狱。此罪行通常只是自慰或婚外性行为。在极为严重的忧郁病之罪恶妄想,则具有夸大的特征,病人可能坚持自己是世界上最邪恶的人,古今中外最可怕的罪人,将永不死亡但将永远地承受惩罚。我记起有个老妪,她是个传教士,正处于迟滞性忧郁的痛苦中,病情十分严重,她处于几乎完全木僵状态。我试图探寻何以她会觉得如此罪恶感,在一再探询后她终于以极低声喃喃说道:“我在那里(Iwasthere)”。显然的她正引用一项传说,即所有人类的灵魂都呈现于耶稣钉死十字架上之苦像上,并从此以后参与了这项罪恶。这些过度的罪恶妄想常与虚无妄想相关联。已有人指出罪恶妄想可以产生被害妄想。(g)虚无妄想(NihilisticDelusions)法国精神医学家称呼此为“否定妄想(delusionsofnegation)”,因病人否认自己身体、心灵、所爱之人、及周遭世界之存在。他可能主张自己没有心灵、没有智能、或自己的身体或其中部份并不存在。他可能否定自己的身为一个人,或以为自己已死、世界已停顿、而其他所有的人都已死亡。这些妄想发生于非常严重的激动性忧郁病人,特别是所谓的“更年期忧郁病(involutionalmelancholia)”。虚无妄想偶尔发生于亚急性谵妄状态及精神分裂病。当病人相信自己能以某些动作制造一种毁灭性灾难时,虚无妄想与罪大恶极妄想(Delusionsofenormity)会有关联,例如,他可能拒绝泼水(passwater),因这将淹没全世界。(h)贫困妄想(Delusionsofpoverty)在此病人相信自己是贫穷的,且相信穷困已降临于自己及家庭。这些妄想是忧郁病的典型表现,但在今日英国比二十五年前似乎少见多了。4.妄想之现实性(Therealityofdelusions)虽然妄想病人相信他的妄想是真实的,但他未必一定去执行此妄想。急性精神分裂病病人可能攻击或伤害他所谓的迫害者,但并不常发生。通常当精神分裂病慢性化后,病人的妄想与其行为并不一致。例如,夸大的病人可能擦洗地板,坚持自己无病而被陷医院内成为志愿的病人。忧郁性的罪恶妄想及虑病妄想,可导致尚未迟滞的忧郁病病人采取行动。虑病妄想可能导致自杀,或若妄想影响家庭时导致伤人。一些罪恶感的忧郁病人则试图向警察自首。嫉妒性妄想或过度重视意念,看来是种最危险的妄想或过度重视意念。因此East发现在个疯狂谋杀者(意即并非明显精神病性的)中,46个是因嫉妒的动机而杀人。须牢记最棘手的婚姻不忠实妄想,要属于心因性反应或人格发展所造成,因而并非纯正的妄想。因此看来以妄想样意念或过度重视意念为基础的病人,比真正以妄想为基础的病人更可能采取行动。这甚易了解,因为真正的妄想是人格解体的结果,而过度重视意念发生于一个完好的人格,妄想样意念可出现于无人格败坏之非精神分裂性疾病。八、思考形式之障碍(DISORDERSOFTHEFORMOFTHINKING)所谓“形式的思想障碍(formalthoughtdisorder)”一词,与发生于精神分裂病及粗略脑病的观念或抽象思考之障碍(disordersofconceptualorabstractthinking)同义。对精神分裂病的形式的思想障碍,已有许多描述及研究;但在粗略脑病的观念性思考,则除了失语症及脑伤之心理测验外,少有其他相关研究。Cameron将由功能性或器质性精神状态,所造成的思考解体症状(symptomsofdisorganization)分类成共济不能(incoordination)、互相贯通(interpenetration)、支离破碎(fragmentation)、过度涵盖(overinclusion)。他并未分辨精神分裂性与器质性的观念性思考障碍。让我们暂且不管器质性之形式的思想障碍,而仅考虑精神分裂病之形式的思想障碍。这可分成两种亚群,称做消极性与积极性。在消极性(negative)形式的思想障碍,病人已失去以往思考的能力,但不会产生任何不寻常的观念。要判断病人的智能表现不良,是否为拒绝的态度或失去合理思考能力所造成,当然并不容易。而在积极性(positive)形式的思想障碍,病人将不相合的材料混合一起而产生了错误的观念。Bleuler把精神分裂病看作一种组织力(association)的障碍,而指出精神分裂病之形式的思想障碍之最大特点,是联想之间缺乏关联性,这产生了可变且不清楚的观念。他相信这种意念的不完全性是凝缩作用、转移作用、及误用象征(misuseofsymbols)的结果。在凝缩作用(condensation)两种某方面相近的意念被混合在一起成为一种错误的观念,而在转移作用(displacement),一种意念被当做相关联的另一种意念而使用。误用象征(faultyuseofsymbols)则是死板地使用象征而非其代表意义。因此有个Bleuler的病人说:“我听到一只鹳鸟在我体内拍翅膀”,她真正的意思是她怀孕了。Bleuler自佛洛依德借取了凝缩作用、转移作用、及误用象征的观念,佛洛依德已指出这些机转是梦境中思考的特征。大多数其他对精神分裂病之形式的思想障碍所作的描述,只是借着不同心理学观念描述了同样的现象,所以无须在此沉闷地重复描述。然而由于Cameron、Goldstein、与CarlSchneider的看法已引导了一些有趣的研究,因而在此将稍加讨论。Cameron也强调在相继的思绪之间缺乏足够连接,而称之为“asyndesis(思绪松散)”。他指出病人使用整群多少有些相关的思想,以代替严密的思考次序,并且病人无法略去不必要的材料来专注于必须解决的问题。病人使用不正确的名词或词组之近似语,来替代精确的用语。Cameron称呼这些不正确的用法为“metonyms(用字含混)”,并指出病人发展出自己独特充满个人惯用语的语言模式。令人印象深刻的是Cameron主张互相贯通(interpenetration)是思想解体(disorganization)造成的一群症状。在精神分裂病,思想解体的互相贯通以主题的互相贯通来表现。病人的语言包含了当下主题之材料,但却散布在无法制止的幻想思流之内。最后,Cameron宣称“过度涵盖(overinclusion)”是形式的思想障碍之显著特点。它是无法保持问题的界限及无法限制思想活动于其正确范围之内。病人无法专注思考活动,也无法产生相关有条理的态度与特殊的反应。因此精神分裂病病人虽然能够一般化(generalize)及由一假说转到另一个,但他的一般化牵连太广,涵盖性太强,及与个人幻想太过纠缠不清。Goldstein主张在精神分裂病及粗略脑病,会失去抽象的态度,而使思考变得僵化,意即病人不能将自己由思考的表浅僵化方面解放出来。Goldstein认为发生于粗略脑病及精神分裂病之僵化思考,彼此的差异在于后者并未失去其贮存之字汇。过度涵盖与僵化思考的观念已被许多研究者所引用。Payne宣称一般僵化思考的测验,有着形式的思想障碍之精神分裂病病人做的很差,但这测验实为有关过度涵盖的测验。Payne发现并非所有的精神分裂病病人都有过度涵盖,而没有过度涵盖的病人常有显著的精神运动性缓慢。由过度涵盖的观念开始,Chapman做了许多有关精神分裂病之形式的思想障碍的有趣研究。她提出证据以支持其论点:精神分裂病病人的观念性思考有种障碍,即他们无法将自己由文字的主要意义挣脱出来。Schneider宣称形式的思想障碍有五项特质可分离出来,即脱轨现象(derailment)、取代现象(substitution)、省略现象(emission)、融合现象(fusion)、及胡言现象(drivelling)。在脱轨现象思想滑开到另一次要的思绪去,而在取代现象则主要思想被另一次要思想所取代。省略现象则包含无理的省略一组思想的全部或部份。在融合现象异质的思想元素彼此交织在一起,而在胡言现象一组复杂思想的各组成部分无秩序地混杂着。Schneider建议健康的思考应有下列三项特质:(1)恒常性(Constancy):这是特征性地坚持某一完成的思想,不论此一思想内容单纯或复杂。(2)组织性(Organizatioin):思想的内容在意识层次彼此相关,而且彼此不相混,而以种有组织的方式分开。(3)连续性(Continuity):有着感觉的连续性,所以纵然出现最异质性的次要思想、突发意念、或观察,也都能有条理的安排于整个意识的内容里。Schneider宣称精神分裂病病人抱怨三种不同的思考障碍,可对应于上述的三种正常思考特征。它们是:(1)一种古怪的短暂性思考。(2)缺乏正常的思想组织。(3)不连贯的思考。有三种对应的客观思考障碍,分别是:短暂性思考、胡言性思考、及散漫性思考。(1)短暂性思考(TransitoryThinking)在此可发生脱轨现象(derailment)、取代现象(substitution)、及省略现象(omission)。省略现象须与散漫性思考(desultorythinking)分辨,因为散漫性思考的连续性松散,而在省略现象则意愿(intention)本身已受干扰而有着思考中断。在短暂性思考,病人言语的文法及语句构成结构都有障碍。(2)胡言性思考(DrivellingThinking)病人对复杂的思想有着初步概念,也具备所有必要的材料,但病人失去其思想的初步组织,因而所有的思想组成部份混杂在一起。胡言性思考的病人对其思想有着批评的态度,但因为思想无组织,而思想间的内在关系变的含糊不清,因而使思想意义为之改变。(3)散漫性思考(DesultoryThinking)语言的文法及语句构造都正确,但突发性意念有时强行进入。这些突发性意念皆为简单的思想,而若在适当时刻使用则十分合宜。Schneider主张在精神分裂病有三种单独发生或同时组合发生的症状群。以上三种不同类型的思想障碍正符合他称之为“散漫(desultory)”,“思想抽取(thoughtwithdrawal)”,“胡言思考(drivelling)”等三种症状群。在“散漫”这群,主要特点是情感淡漠、缺乏驱力、身体幻觉、及散漫性思考。虽然情绪强度一般会降低,情绪高昂状态与坏脾气的心情状态可能会交替发生。“思想抽取”这一群的特征是短暂性思考、思想抽取、妄想的启示(delusionalinspiration)、被动性经验、宗教及神秘性经验、及困惑(perplexity)。“胡言思考”这一群的特征则是原发性妄想经验、对事物及价值失去兴趣、情感反应不足够、及胡言性思考。当Schneider主张这些症状群通常可以组合而发生,Astrup则主张在急性精神分裂病它们以相当纯正的形式发生。他发现散漫性(Desultory)症候群可发生于青春型-妄想型的精神分裂病或紧张症的临床表现上。思想抽取症候群可发现于妄想型精神分裂病,并有着投射的(projection)症状,而胡言思考症候群可发生于有着系统化妄想的妄想型精神分裂病。在精神分裂病的早期阶段,首先出现的思想障碍病征可能为一种古怪的“蓬乱茫然(woolliness)”。病人谈论自己,但说话用语的方式是如此含糊,使别人不可能了解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有时候同一字似乎代表不同意义而使用,而任何澄清病人谈话含义的尝试,只换来更多含糊的陈述,谈话因此漂来漂去。最后造成听者的迷糊与困惑,几乎这总是具有精神分裂病的诊断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a.com/hbwh/125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