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就是找一个志同道合的神经病,然后

今天,铺子想说一对神奇的夫妻。

他们没有为了房子,手拉手挤爆离婚办事处。

也没有两口子过日子,蹦出个经纪人出来。

他们就是对普通的,面对柴米油盐的夫妻。

只不过,他们有个比较特殊的职业——旅美的日本艺术家。

如果说还有什么不同,就是他们的年龄加起来,已经快了。

导演扎克瑞·海因策林在年与这对爷爷奶奶结识,一见面就产生了拍纪录片的想法。

于是,他扛着摄影机进入了他们的生活。

这部纪录片便也由此诞生,它就是——

《小可爱与拳击手》

片子展示了两位老人纯粹的内心,不管是对艺术,还是四十年的爱情生活。

很多网友看完片后,纷纷表示对爱情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影片在豆瓣评分8.5。

不仅评分很高,而且还受到不少奖项的青睐。

第29届圣丹斯电影节直接把最佳导演奖给了年轻的导演,第二年在奥斯卡也入围了最佳纪录片。

(导演在圣丹斯电影节领奖)

其实,关于老人的电影,我们知道很多,其中也不乏得奖无数的《爱》。

也不缺感人至深,赚足眼泪的《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那么《小可爱与拳击手》牛在哪里?

私认为这部电影显然比上面两部更酷,更萌。

首先,有没有人觉得老奶奶好有气质。

虽然年纪大了,还会扎两个辫子,简直反差萌爆棚。

老爷爷过生日,她会选择送他一双鸭子拖鞋。

老爷爷也是十分可爱,吹生日蜡烛毫不走心。

他们经常会拌嘴吵架,类似于嫌弃爷爷的吃相糟蹋了美食这种。

但争吵的气氛,总不会持续太久,很快就会被化解。

比如爷爷表演个花式吃圣女果。

在异乡,他们一起生活,彼此依靠。

你很容易就感受到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

其次,这部片把艺术家作为拍摄对象,非常具有特点和个性。

他们对问题事物的看法,绝对让你哭笑不得。

给大家举俩儿例子。

场景一:他们有次吃饭,聊着聊着天谈到了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于是发生了下面一段对话。

(艺术家总能把自己问晕。)

场景二:在展览馆,面对半成品上一个还没画完的人物,两位老人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

(右边那哥们,杵在那里好尴尬。)

艺术家的行为举止,总是让你意想不到的。

比如说本片的名字,可能你会认为小可爱就是老奶奶,拳击手就是老爷爷。

但其实并不准确,艺术家的世界可能你不懂,铺子需解释一下。

小可爱其实是老奶奶笔下的一个漫画人物。下图才是她本尊。

漫画的故事原型就是他们年轻时的生活,代表爷爷的叫比利,代表奶奶的叫小可爱。

在漫画里,既有真实发生的事情,也有奶奶的想象。人物性格与现实也有变化。

老爷爷也不是职业拳击手,他只是在画画时,戴着拳击手套,上面包裹着海绵,蘸取墨汁,像打拳一样向画布砸去。

(就是这样。)

这里给大家科普个绘画形式——行动绘画。

它十分抽象,自由粗旷,绘画工具不限,只靠一系列即兴动作来完成。

老爷爷就是这个画派的,旁边看很容易理解成乱涂乱抹,不过作品的整体效果确实很刺激人的眼球。

(作品《章鱼》用了滚刷、抹布、电动搅拌棒......)

这种风格在爷爷还年轻时,并不受待见。

那时,纽约媒体对他的评价是——纽约最有名的最穷的最努力的艺术家。

收藏家面对他的作品会说:那是一幅很棒的作品,但不合我的口味。

(年轻时的爷爷)

他的作品时常被质疑,似乎只带着反抗与批判,却缺少了美感。

刚来纽约时,他每天早上步行几个街区,去收集创作所需的硬纸板。

最后做出了一个超级大的哈雷雕塑。

那时的他就开始用拳套画画,但总给人偏执的感觉。

所以年轻时,他几乎一部作品也没有卖出去。

也在这个时候,一位19岁的艺术系学生偶然进入了爷爷纽约的工作室。

没错,就是年轻的奶奶,她从没见过这样的雕塑和绘画。

爷爷允许她在工作室进行创作。

她感觉他很有趣,看上去也十分纯洁,于是便留了下来。

奶奶年轻时沉溺在自己的理想之中,艺术是她的第一选择。

在这些方面他们态度一致,她也从来没有碰到过如此胸怀坦荡的人。

于是他们很快相爱,没过多久就闪婚,步入殿堂。

相处了六个月,奶奶就怀孕了。

有了孩子以后,爷爷却染上了酒瘾。

那时,他们经常因为喝酒的事而吵架。

奶奶也无心创作,只能独自照顾孩子,嫁给一个艺术家所能想象到的苦难,她都经历了。

他们的儿子也因家庭贫穷,并且父亲是个酒鬼而感到自卑。

从小身边都是醉醺醺的大人,直接导致儿子成年后也染上了酒瘾。

不过,好在儿子现在也在进行艺术创作。

第一次看他的作品,铺子也真的是着实吃了一惊。

(这是自画像)

还有这幅,你不禁感叹基因的强大。

年轻的生活充满挣扎,如今已渐渐步入了正轨。

虽然还会为房租发愁,为了展览还得忽悠博物馆,但他们早已习惯。这些经历也恰是灵感和乐趣所在。

(为了交房租,爷爷还给把作品带回日本贱卖。)

其实,如今也常会有人邀请爷爷去办展,修平就是其中一位。

他看完爷爷的作品后,就立马把去自己的画廊开展的事给定了。

做完决定后,修平并没离开,本想再谈谈后续的合作,却被奶奶拉进了另一个房间。

那是她的工作室,桌上放着小可爱的连环画,她为它起了名字——

《有司男的地狱重生》(爷爷叫有司男)

修平对这套作品也特别喜欢,决定也让奶奶的这套连环画一起参展。

这让奶奶露出了少女的期待,反倒爷爷在一旁很尴尬,不知所措。

他的尴尬是有原因的,身旁的女人在为家庭付出,支持他的艺术创作。

这些年,他一直把她当作助理,似乎确实忘了家里还住着另一个艺术家。

“作为一名女艺术家。无论如何,一定要多少有点钱,而且还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上面这句话,出自女性主义的先锋伍尔芙女士。

奶奶经常在心里想着这句话。其实她从来也没有放弃艺术,一直在创作。

她要好好筹备这次展览,各个环节他都要亲力亲为。

在画廊展厅的几面墙上,她还特地创作了几幅大型连环画。

并设定了一个可爱的结局——小可爱征服了比利,并为她当牛做马。

可这在现实生活中,奶奶想征服爷爷,似乎真的不太容易。

这段时间,爷爷也在为展览积极的做准备。

不是在为雕塑上色,就是调整造型。

要么就是为展览创作大幅绘画,老头儿忙的不可开交。

片中有个细节,奶奶回家时发现爷爷在创作。

她仔细看了看眼前的这幅画,摇了摇头走掉,丢下一句——

“我觉得这幅画真不咋滴!”

爷爷当时的表情如下图所示。

(在那一刻,她好像征服了他。)

“我们就像一个花盆里的两朵花。刚开始会很困难,养分无法同时满足两个人的需求,不过一旦步入正轨,就会绽放成两朵花。所以这对我们来说,这是天堂也是地狱。”

以上是面对媒体关于艺术家夫妻之间关系的提问时奶奶的回答。

艺术是个恶魔!只要陷进去,就很难自拔。妻子会抛弃你,孩子也有可能离你而去。

所以她的陪伴,无疑是爷爷最难得的幸运。

“LovisaRoarrr...!!”

这是奶奶为展览主题起的名字。

爷爷很讨厌"爱是......"这种句式。但她没有妥协,而是坚持了这个想法。

她很爱爷爷,这种力量就来源于心底的咆哮。

爷爷回日本,她会躲起来,哭的稀里哗啦。

她一听到敲门声,就知道是爷爷,兴奋的忙跑去开门。

她也确定爷爷是爱自己的,因为爱对于他们并不俗套。

与爷爷在艺术上的碰撞与激发,以及她的忍耐,这些都是背后汹涌爱潮的体现。

很快,他们的展览准备就绪,各个艺术品画作都已摆放到位。

他们的展览顺利举办,吸引了很多人都前来参观。

奶奶创作的大幅连环画,被好多人驻足欣赏了好一阵。

有人看到墙上两个辫子的女孩,一眼就认出了老奶奶,并主动上前和她交流沟通。

她徜徉在画廊里,忽然发觉与爷爷在一起才成就了今天的她。

如果再经历一次,她还会欣然接受。因为这对她的艺术必不可少。

导演在拍摄这部片时,经过三个阶段:

一开始夫妇俩会问“为什么要来?”

然后总问“拍摄意图是什么,想谈点什么?”

到最后啥也不问,随便拍,因为爷爷已把他当成家里的电饭锅。

(电饭锅本尊。)

本片音乐也是好多朋友关心的话题。

关于此片的问题,总共6个,其中一半与音乐相关。

片子的配乐就是——清水靖晃。

他是日本著名配乐家,跟日本很多导演都合作过。

比如今敏编剧的《回忆三部曲》,日漫《X战记》,以及《纽约,我爱你》等等。

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专辑,感兴趣可以搜来听听。

(《回忆三部曲》海报)

为了达到柔化褪色的效果,导演还使用了老式的尼康镜头。

强调人物衣服颜色,这是对现实生活的理想化处理。

但是用在沉浸在艺术世界的艺术家来说,恰如其分。

本片以筹备展览为主线,其中穿插年轻时拍摄的dv,还有老奶奶的关于回忆的手绘动画。

而爷爷的性格很强势,奶奶总是扮演忍耐的角色。

所以导演把视角慢慢转移到老奶奶身上。这也是该片能打动人的关键。

最精彩的还要属最后一场戏。

他们带着沾满颜料的拳套互打,背景音乐是巴赫G大调大提琴组曲。

老爷爷从作者变成了画布,拳击也从他的个人符号中解放出来。

这样的设计简直不能更棒。

奶奶站上了拳台,因为婚姻,也因自己坚守的艺术。

而爷爷却回到了生活的舞台,因为家庭,更为了身旁的奶奶。

他们仍在创作,只不过变得更加独立,不再去追随妥协。

(老奶奶在右上角)

生活对于他们来讲,是创作的来源。

里面充满了磕绊挣扎,相互支撑又包含斗争。

但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爱。

讲真,这样的艺术好酷!这样的爱情好美!

电影铺子









































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北京哪家的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a.com/hbwh/46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