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抑郁症
了解有多少?
你以为他们只是经不起挫折,
喜欢怨天尤人,
又或者是想要存在感?
……不对
他们是抑郁症
他们被心理疾病折磨,苦苦挣扎
他们曾经会向亲友求助,
却屡屡遭到漠视
无人意识到他们病情的严重性
让我们走进抑郁症的世界
并了解其用药的研发趋势
请不要再对他们的求救
袖手旁观
如今,全球约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
为全球范围内致残的第一大诱因
全球范围内,
接受抑郁症治疗的患者
不到实际患病人数的一半,
在一些国家甚至还不到十分之一
除了心境上的持续低落,
抑郁症还伴随一系列生理反应,
如:
暴躁易怒、精神无法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学习交流出现障碍
更严重的抑郁症还伴有胸闷、心跳变慢、无法控制情绪等病状
抑郁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遗传基础
早期定量行为学研究表明,
遗传因素可以解释抑郁症
24%~55%的变异,
家系研究发现
亲属同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
而在生化因素中,有5-羟色胺假说、去甲肾上腺素假说、多巴胺假说、r-氨基丁酸假说等
简单来说,即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的浓度高低会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
因此,
治疗抑郁症需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
两方面的努力。
在美国,
用于抑郁症治疗的药物多是重磅级药物,抑郁药与精神分裂症治疗剂合计占世界精神病药物80%以上的份额
反观国内,
抗抑郁用药仍然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
原因一方面是
抑郁症的概念在我国普及程度较低,
大多数人认为病人出现情绪低落的原因
主要是未能调节自我心境;
另一方面,即使被诊断出是抑郁症,
也有很多人对药物有抵触情绪
可见,
我国未来的研发
应该是针对难治疗的抑郁症患者
以及用生物标志物
确定病人对药物的响应程度
这两个方向,
同时
要改变国人对于抑郁症的认识
以及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