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鉴定:老旧谣言
近日,一篇名为《复旦大学小时雾霾肺部实验结果令人震惊!》在朋友圈流传。文章称:“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PM.5会引起肺组织生化成分改变及炎症因子释放,诱发炎症,严重或致肺部疾病乃至肺癌的发生。研究通过大鼠解剖后发现,PM.5对照组大鼠经过隔天滴注,6天后肺组织有明显黑色颗粒物弥散,俗称‘黑肺’,治疗几乎无逆转可能。”
该文与年10月5日中新网健康频道刊发的报道《复旦大学最新研究敲警钟,雾霾致国民健康亮红灯》(以下简称《雾霾》)除标题之外一字不差,而“雾霾导致黑肺”之所以能成为“月经谣言”,与《雾霾》一文有很大的关系。
《雾霾》一文中提到的复旦大学的研究是真实存在的。据多家媒体报道,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宋伟民和某药企合作,研究两种止咳药对PM.5致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实验中使用“滴注法”直接对大鼠的肺进行染毒。《雾霾》一文还称,该药企的两种药物对PM.5肺部损伤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疑似“广告植入”。
但在随后的传播中,该研究被越传越离谱。年11月18日,中新网官微发布了以“复旦新研究: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为主题的微博,还附有3张对比实验图片,分别为正常鼠肺、受PM.5污染以及预防用药后受PM.5污染的鼠肺。当时就引起了大量转发,这是该谣言引发的第一次恐慌。
不少媒体当天就采访了宋伟民教授,他表示在微博上引发热议的报道“是错误的”,与事实不符,自己从未说过“若形成黑肺,逆转几无可能”。实验采用的“滴注法”也并不是像大家理解的那样把老鼠暴露在大气中,而是先采集PM.5,再制成PM.5悬液,把老鼠杀掉把肺取出来,直接把悬液滴在肺上面,6天内分3次滴。如果把悬液的浓度换算一下,相当于正常空气浓度的成千上万倍。
辟谣不代表谣言就此终结。每年冬季,“雾霾导致黑肺”的谣言就会被翻出来。年10月3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