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一玩手机就停不下来

“刷5分钟胖圈我就去看书……”

“看10分钟微博我就去写卷子……”

“再聊一会,我就睡觉”

“我就听两首歌”

“睡不着,我就玩几分钟手机……”

每天就这样把许多时间浪费在刷网络社交工具上,然后抬头一看表,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

为什么你就控制不住你自己呢?

是意志力不坚定吗?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著名科学家在年做了一次著名的小白鼠实验,他们把它称为“令人困惑的小白鼠”。

作为蒙特利尔大学的年轻科学家,他们尝试研究可能令生命感到恐惧的区域。

科学家把一个电极植入小白鼠的脑袋里,轻微电击大脑的某个区域。其他科学家已经验证这个区域能让老鼠产生恐惧,它们会尽量避免任何导致电击这个区域的事情。

但是科学家的小白鼠却恰恰相反,它不停地回到刚才被电击的那个地方,那个它曾经受电击的地方。

看起来,它还想受电击,难道这只小白鼠其实是一只受虐狂?

不,真正的原因是科学家在试验中插错了区域,却阴差阳错地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大脑区域。

但在当时,他们误认为自己找到了大脑的“快感”中心。

科学家开始试图证明,刺激这块区域会带来多大的快感。

他们首先让小白鼠禁食24小时,然后把它放在一根短管的中间,管道的两头都有食物。通常情况下,小白鼠会跑到管道一头开始吃东西。

但是,如果小白鼠在这之前受到了电击,它便会待在原地,一动也不动。和一份有保证的食物相比,它更愿意等待还有可能出现的一次电击。

科学家假设:如果自我折磨能够刺激这片大脑区域,小白鼠能够忍受这种折磨到什么程度?于是他把能够电击小白鼠的控制权交给了这只小动物,让它自己决定。

他设计了一个控制杆,只要按下控制杆,就会给予这个区域电击,小白鼠学会这个技能之后,就会开始自我刺激。

随后,科学家把控制杆放在一张电网的两端,每次小白鼠只能得到来自一根控制杆的一次电击(它不能连续按下控制杆获得电击,而是必须到电网的另外一头按下另外一根控制杆),小白鼠在电网上跑来跑去,直到它烧焦的爪子不能再继续奔跑了。

于是,科学家更加确信,只有一种感觉能够产生这样的行为,那就是“极乐”的感觉。

这只小白鼠果真是因为感觉太好而不愿意停下来?确信是这样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呢?

直到后来,科学家终于发现,当年科学家发现的区域并不是“快感中心”,而是一种动物体内的“奖励”系统。

他们刺激的区域是大脑最原始动力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逐步进化,驱使动物采取行动和消耗体能。也就是说,小白鼠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是因为每当这个区域受到刺激时,大脑就会告诉它:“再来一次!这次准会让你感觉更好!”

本质上,每次刺激都让小白鼠寻求更多的刺激,但是结果却不会带来什么满足感——彻底的“满足感”永远都得不到,永远都在“下一次”,所以它就不停地跑下去。

一个精神病专家在病人身上重复了这个实验,他的病人的反应和小白鼠一样——病人们停不住地电击自己,结果显示他们平均每分钟会电击自己40次。

在过程中很多病人会由于电击使肌肉放松下来,部分病人会休克,还会体会到欲望与快感。

之后电击方法便风行起来,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国被用作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癫痫,在发现对这两种病其实没多大作用后,它才被用在了应该被用的地方——治疗抑郁症,并延续至今。

人们始终被大脑欺骗着期待得到许诺的快乐,但大多数时候它只给予期待,就算最终获得快感也与期待中的有所不同。

说了这么多,回到今天的主题。

为什么我们刷社交软件的时候停不下来?

因为今天的社交软件激起了“快乐中枢”持续不断工作,让我们对新的信息产生持续不断的期待。而且今天社交软件的设计,根本不会给予用户以一个结果,永远让用户处在期待和没有结果不被满足的过程里……

微博、胖圈.......永远没有刷完的一天,信息永远不会停止,在你刷新出新的消息的时候,你的“快乐中枢”就开始工作,并且刺激着你这种感觉不错,继续下去吧,下面会有更好的内容。

真的就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其实还是有的

只有当你意识到这种所谓的快感并没有带给你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时,你就会从内心去停止这种行为。

我觉得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是,让手比眼快。即,在你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但是还想往下看,这时候什么都别想,马上把手机锁屏!

记住,先不用考虑还要不要看手机了,先灭屏!

然后,回想一下刚才看过的东西,还记得哪些?而哪些又是有用的?

你就会发现,大部分看的东西是无关紧要的内容,比起继续看这些无尽头的信息,还是去刷几道题更有用。

千万不要等玩了一两个小时,发现一点用都没有,再来懊悔。









































白癜风权威医院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a.com/hbwh/68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