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精神病患者沟通

在普通人眼里,精神疾病患者是可怕的、危险的、怪异的,因此人们敬而远之。精神疾病患者真的那么可怕、无法理喻吗?实则不然,只要掌握与他们沟通交流的技巧,便可了解精神疾病患者并没有那么难以接近。一、精神障碍患者的特点精神障碍患者一般来说呈现较多的人际关系冲突和心理问题,如对家人的不满、怨恨,以及负向的自我概念等。此外,精神症状的干扰,无自知力,妄想,幻觉,思维障碍,不合作等。因此,要与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需要了解精神卫生知识,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通过了解患者的需求,达到帮助患者,建立信任的关系,构建沟通桥梁,实现与患者良好的沟通交流。二、与精神障碍患者沟通交流的原则1、收集与患者有关的信息资料,如疾病情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社会关系等。2、沟通以患者为主题,沟通者应是主动的一方,话题围绕着患者的问题来谈。3、接纳与尊重患者,关心他们所关心的,接纳他们所感受的,尊重他们的个性,并将此态度传达给患者,如礼貌的称呼患者,无论患者症状如何,都不能流露出丝毫轻视的态度。4、协助患者维持希望,每一位患者都是有希望的,在沟通过程中,应该协助患者维持希望,使患者对自己充满信心。否则,再好的沟通技巧都不能提供有生命力的帮助。5、积极稳定自己的情绪,沟通者应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不被患者的不良情绪所影响,不把个人的不愉快发泄到患者身上,及时调整情绪,使自己在沟通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平和的情绪状态。三、与精神障碍患者沟通的关键点1、理解和同情患者2、宽容和接纳患者3、尊重和保护患者。四、与精神障碍患者沟通的基本方法1、倾听:参与进去,试着去了解交流中患者所传达的“所有信息”。由于精神病患者的陈述也许让你不能理解,甚至词不达意、胡说一气,此时你也需静下心来,听其诉说,因为,您的耐心倾听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归属感,由此感受自尊和自身价值,这样患者才会信任你,为之后良好的沟通搭建桥梁。2、回应:用患者能听懂的语言答复或示范患者所说的内容,用点头、嗯、是吗?等语言表示。当患者有疑问或想得到回复汲取意见时要适时作出回应,使患者能够从你的回馈中感受到一种获得。3、沉默:适当适时的沉默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技巧,以温柔的态度表示沉默,会给患者以舒服的感觉,同时也给患者以思考、调试的机会。急于打破沉默,会丧失重要信息的获得。4、观察:在沟通的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眼神、表情及语言,根据患者的肢体语言判断患者的需要与渴望。如面部表情的变化是患者表达内心感受的的一种方法。案例,患者李某,缄默状态,入院后不语不笑,很多次我们鼓励他参加工娱疗活动,都不予理会,后来我发现他在观看其他患者做萝卜蹲游戏时一直在笑,通过对其面部表情判断,他对这项活动是有兴趣的,于是我们主动引导患者参加这项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康复效果。5、软化自己的肢体语言:姿势是一种非语言沟通方式。当你与患者沟通时趴在桌上或托着腮或翘起二郎腿,患者就会觉得你对他不尊重、不耐烦,从而对你产生距离感、被冷落感,无法与其建立信任关系。6、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与精神障碍患者沟通需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有利于沟通交流的顺利进行。亲密距离:0--45厘米,见于父母、夫妻、子女、恋人。个人距离:45--厘米,见于朋友交谈,同事接触。社交距离:--厘米,见于谈判,商业接待。公众距离:--厘米,见于人际接触正式距离。7、辅助语言:沟通时声音的音、调、节奏、速度、等非语言方面恰当的使用,会以情感人,引起患者的共鸣。切忌频率过快、音调过高,使患者感到不舒服而影响沟通效果。8、使用美好的语言,避免伤害性语言:温和的语言:使患者感到欣慰;亲切友善的语言:使患者感到信赖;坚定的语言:使患者感到镇定;鼓励的语言:使患者感到自信。鄙视的语言:使患者感到屈辱;责怪的语言:使患者感到反感;训斥的语言:使患者感到难堪。9、避免封闭式问题:问题要简单清楚,少提问什么,如:患者出现一些病态行为或想法,总爱询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呢?这种交流方式不是在理解患者的基础上,引导患者说出想法。可以使用开放式语言,如:你这样做或这样想我完全能够理解,那我怎么做才能帮助你呢?引导话题延续,利用简单的字句,如“然后呢”“继续说下去”鼓励患者描述感受(幻觉,妄想)。10、与患者合作分享:沟通时实时地对谈话内容进行重述、澄清,如“你刚才是说...对吗”。归纳、总结,如“我们来回忆一下...”“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你所说的情况?”五、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1、与胆怯、恐惧、接触被动患者的沟通技巧这类患者往往缄默不语,处于病态体验中,在与其沟通时应采取主动热情、态度温和,以观察、沉默、运用开放式话题沟通为主,可以将观察到的结果传达给患者(如“我发现你今天很精神”),应将语速放慢,耐心引导,尽管患者不语,但沟通者关切地静坐起身,患者是能够体会到的,这种安慰和重视可以降低与患者沟通的难度。2、与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沟通技巧沟通时应注意言语对患者的激惹性、影响性和指导性。与躁狂患者沟通时不应采取强制性语言和措施,对其过激言行不辩论,但也不能轻易迁就,可因势利导,对其抱打不平的行为婉言谢绝。与抑郁患者沟通时,应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鼓励患者诉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适时帮助患者认识精神状况,帮助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3、与兴奋、躁动患者的沟通技巧沟通时,态度要沉着、镇定,语言要温和、耐心,真诚的倾听患者的诉求,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其激动的话语,多用正向引导,并用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与其建立有效沟通。4、与幻觉,妄想患者的沟通技巧这类患者语言往往脱离现实,与其沟通时,要启发其诉说,以听为主,对患者所述之事不做否定或肯定,不与患者争辩,更不能取笑其幻听和妄想的内容,采取默认、理解的方式进行有效沟通。5、与有攻击行为患者的沟通技巧正确处理来自于患者的攻击性行为,要沉着、冷静地采取有效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或选择患者最相信的人进行说服,口气平和,安抚为主,切不可质问患者或与患者争辩。遇有患者冲动伤人时,不可与患者共处一室,可寻找机会从背后或侧面阻击患者行动,切不可迎面阻拦。6、与异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沟通技巧与异性精神障碍患者沟通时,态度要自然、谨慎,举止要稳重,言谈得体,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引起患者的误解。7、与消极、悲观患者的沟通技巧沟通者要诱导患者诉说内心的痛苦,多用安慰鼓励的语言,启发患者回忆以往成功、美好、快乐的事,并表示赞誉和敬重,寻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8、与康复期患者的沟通技巧与康复期患者的沟通,主要是收集患者健康信息的过程,此时,患者已经能够正确地认识自身疾病,应帮助患者进一步确认自己的健康问题,中肯地指出患者性格方面的缺点和弱点,与患者沟通时,应选择合适的时间,适宜的环境,语言材料切题,符合逻辑,从患者最关心、最重视的问题开始交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适时肯定患者感受的真实性,坦诚接纳患者,可采用身体前倾,眼神凝视等姿态鼓励患者讲出想要了解的内容,以便了解患者真实的想法和需求,从而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对医护人员而言,与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依赖,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家属而言,患者疾病的急性期通过住院期间的药物、心理、康复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不少患者的精神症状消失即家属所见到的伤人、摔东西、胡言乱语、自伤等消失了。但这并不代表治疗的终止,因为精神疾病对患者人格、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损害,往往潜隐存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很难发现。如不同程度的情感淡漠、行为退缩、依赖性强等不利于人际关系恢复的因素,周围人群也会以异样的目光看待患者。所以精神症状控制后的精神康复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减少病情的复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精神康复中由于不少患者亲人缺乏科学、有效沟通技巧而显得身单力孤、事倍功半,有的家属则因此放弃患者的家庭精神康复治疗,患者出院后听之任之,此举无疑会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加之目前由于社会上普遍存在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和偏见,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病人常表现为抑郁、悲伤、自卑等,性格也变得暴躁。对此,家属应多给予些爱心和理解,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满足其心理需求,尽力消除病人的悲观情绪。患者生活在家庭中,与亲人朝夕相处,沟通密切,家属便于可对患者的情感、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患者的思想活动也易于向家属暴露。这样才能随时对患者进行启发与帮助,帮助他们从矛盾意向中解脱出来。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生活及工作能力。对周围人群而言,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使人们正确的认识精神疾病,消除社会偏见,对精神障碍患者多一些宽容和接纳,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a.com/hbwh/89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