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后的十年精神分裂症与其他精神病患者的

孙达亮副主医院

医学博士,医院副主任医师、老年科主任、精神卫生研究所行为医学研究室副主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小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焦虑障碍协作组委员、精神创伤协作组委员;北方精神医学论坛委员;天津市康复医学会精神及智力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天津市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精神卫生》杂志青年编委;天津市健康教育巡讲专家。

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计划项目1项,主持天津市卫计委重点资助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医学论文21篇,其中SCI5篇。

认知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核心特征,了解这一损伤的性质和过程对我们理解此病的病理生理学有很大帮助。尽管有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从发病前到发病后存在显著的认知功能下降,但具体过程尚不清楚。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认知障碍在精神分裂症发病后会保持稳定,至少持续到老年;可是迄今为止,鲜少有人运用良好的研究方法对首发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长期的纵向研究。

鉴于此,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JolantaZanelli及其合作者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了一项基于人群的对照研究,对参与者进行了长达10年的随访,旨在探讨以下几个课题:1.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首次发作后是否都会出现认知功能衰退;2.这种衰退是普遍现象,还是仅限于个人神经心理功能的不同;3.这种衰退是否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特有。

本项研究在线发表于精神医学权威期刊《美国精神病学杂志》(最新影响因子14.)。

研究简介

研究者对基线和随访的人口学特征进行了汇总,并在随后的神经心理学评估中完成了针对实验组例患者(男性63例)和对照组例(男性40例)的调查;实验组平均随访时间.3个月(SD=29.5),对照组.9个月(SD=34.1)。总的来说,随访样本和基线样本的人口学变量相似,提示随访时的队列可代表原队列。

本项前瞻性研究的重点聚焦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在认知障碍方面的区别和变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潜在缓和作用,不同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对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以及敏感性分析等。

主要研究结果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患者的认知障碍

研究人员以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病原学和种族调查(AESOP)研究中,研究对象在智商和个体神经心理学方面表现出的缺陷为基线进行分析。

图1显示了涉及14项指标的基线和随访对照结果,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广泛的、持续的认知障碍,其表现明显劣于对照组;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也表现出广泛的损害,但通常较精神分裂症患者轻。

图1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在基线和随访时的神经心理表现

图中显示了以标准化(z)分数表示的效应大小,以及基线和随访时与对照受试者的95%置信区间的差异;将对照组设置为零。效应大小根据年龄、性别、种族和教育水平进行调整。不包括0的置信区间表示p,0.05的显著性水平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患者的认知变化

研究人员比较了精神病组(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和对照组认知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a.com/hbys/109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