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与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研究综

精神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病程多迁延不愈。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成人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其中心境障碍的患病率为6.1%、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1%。由精神和物质使用障碍造成的疾病负担占我国所有非传染性疾病的13%,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给国家、社会、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负担。目前精神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以往的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在精神障碍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与MTHFR、FKBP5基因多态性有关。其中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能够增加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精神障碍的患病风险,可能的机制为MTHFR基因多态性影响甲硫氨酸循环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向甲硫氨酸(Methionine,Met)的转化过程,进而导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发生紊乱。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精神分裂症

近年来,许多学者围绕“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Hcy水平是否发生改变”这一科学问题展开研究,大多数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显著增高,但尚未得到一致结论。年,Muntjewerff等对既往的研究进行了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水平每增加5μmol/L,精神分裂症的患病风险将增加70%。依据前期的研究结果,一些学者进一步围绕“抗精神病治疗能否影响血清Hcy水平”和“对高血清Hcy水平进行干预是否能改善预后”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探索。其中一项关于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予利培酮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疗效与血清Hcy水平下降呈正相关;另一项研究通过纳入血清Hcy水平15μmol/L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结果发现,与安慰剂相比,予维生素B治疗3个月后,随着血清Hcy水平的降低,精神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尽管目前的研究结果不太一致,但也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综上所述,作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Hcy水平较健康人升高,通过干预血清Hcy水平可能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抑郁症

与精神分裂症类似,抑郁症患者血清Hcy水平变化情况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a.com/hbys/110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