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治疗精神疾病
治癒精神病患的过程中,艾瑞克森从不试图解决个案所有的问题。一如面对其他类型的个案,他努力促成微小的改变,而如此轻微的变化势必导致广泛的转变。由于身受精神病所苦的个案,面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往往呈现两极化——一向以「不是黑,即是白」的极端态度应对周遭人事,艾瑞克森的治疗策略因而非常具体,成效多半立即可见。艾瑞克森处理精神疾病的经验,最早来自于其在精神病院的工作。他的某些重要心理治疗原则,很可能基于这些应对精神病患的体验。他最喜欢运用的两项治疗准则——「说个案的语言」以及「加入个案的行列」,必定出自治疗精神病患所获得的领悟。在其他心理治疗师可能一直坚持「获取病史资料」,或是企图对个案「说理」的情境中,艾瑞克森却倾向采取出人意料的步骤。一如我们在「站立的病人」以及「进行一场又一场的赌注」故事中所见的例子,他经常将个案引到被迫采取行动以及进行选择的紧要关头。在以下这些故事内容中,我们即将一再见到诸如此类的例证,以及其他许多治疗策略——包括有效操纵与重新建构等技巧。故事1:进入非现实世界
在渥斯特时,我曾有位病人总是会回应你的招呼。如果你向他提出问题,他会十分快乐地望着你不发一语。他是位彬彬有礼、温驯又安静的人,每日循规蹈矩地至餐厅用餐、上床睡觉,却似乎无话可说。除了「哈喽」或「再见」之外,你很难由他口中听到其他话语。
我逐渐对访谈他的过程感到十分厌烦。我急欲获知他的身世背景与病史资料。显而易见的是,他处在与现实脱节的情境中。我足足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摸索出进入他所属世界的方式。
某天,我走近他并向他打招呼:「哈喽」他也回应:「哈囉。」我接着脱下夹克,并将夹克翻转后反面穿上。
随后,我又伸手替他脱下夹克,里外翻转后再替他反面穿上,然后对他说:「我要你告诉我你的故事。」
我就此获得了他的身世背景与病史资料。加入个案行列,如此而已。
※※※※
当艾瑞克森将个人的夹克反转颠倒穿上时,他象徵性地进入了个案与现实脱节的「反转」与「颠倒」的非现实世界。他并且促使个案加入他的行列,与他使用相同的「语言」。一旦两人置身在相同的「世界」(反转及颠倒的世界)中时,他们即可以展开交谈。
此外,有关这位病人「总是会回应你的招呼」一事,足以显示出他多半会仿效心理治疗师的行为。
故事2:站立的病人医院的精神病房内站立了六、七年之久。他从不开口说话。他会至自助餐厅用餐,然后又回到精神病房来。他会一直不上床睡觉,并在必要时进行沐浴。然而,绝大部分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站在那儿。
你可以对他说上一小时的话,却得不到任何回应。某日,我决定采取一项必然会激发他有所反应的步骤。我拿着地板磨光器走向他,这个地板磨光器是由三尺长的方形木板连接着长柄把手製作而成。方形木板上包裹着一块旧地毯,于是你可以藉着来回推动这个地板磨光器摩擦地板。
我拿给他一个如此构造的地板磨光器,并将他的手指一一缠上把手。他直直地站在那儿不做任何反应。每天我都会告诉他:「请推动地板磨光器。」
他开始来回推动仅一寸长的距离,而我每天都会迫使他增长来回推动的范围,直到他一小时接着一小时地磨擦整个精神病房的地板。他终于开口说话,开始指控我虐待他——逼迫他成天拖地板。
我告诉他:「如果你想做点别的事,我求之不得。」于是他转而开始整理病房床褥,并且发表个人意见、述说病史,以及表达内心各种错觉与妄想。不久之后,他即开始有权享受在庭园中自由活动的特权。
医院的庭院中四处散步。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已可以回家正常生活,先是返家一星期,接着是两星期、三星期至一个月之久。
他依旧是精神病患,却已能够适应外在的世界。
※※※※
此处,艾瑞克森具体说明了引发微小改变,以及逐渐扩充改变范围的治疗原则.我们在许多情境中均可得见艾瑞克森此项作法——尤其是在他治疗恐惧症过程中,如此循序渐进的治疗取向历历可见。藉由此例,艾瑞克森同时示范出他总会直接引导个案,直到个案有能力接管自己为止。我个人即曾经亲耳听见他对一位个案说:「我会继续采取行动,直到你自行展开行动为止。」在前项案例中,个案即不断依艾瑞克森的命令行事,直到他打破沉默,抱怨艾瑞克森有意虐待他时才开始自行做主。当文中个案终于能够「为他自己展开行动」(意即开口说话)时,艾瑞克森方才提供他「其他的选择」。此番抉择能力,正是个案走向康复之道的首项具体征兆。
故事3:谁才是真正的耶稣基督?
在精神病房内,我曾遇见过两位耶稣基督。他俩成天逢人即宣告:「我是耶稣基督。」并且一再强行留住他人聆听他们的解说:「我才是真正的耶稣基督。」我迫使这两位自称是耶稣基督的约翰与艾伯特,共同坐在长条板凳上,并对他们说道:「请你俩坐在这儿。你们均声称自己是耶稣基督,现在,约翰,我要你向艾瑞克森解释,是你而非他,才是耶稣基督。艾伯特,也请你告诉约翰,你是真正的耶稣基督,他并非耶稣基督,你才是。」自此,他俩成天坐在板凳上忙着向对方解释,自己才是真正的耶稣基督。过了一个月后,约翰前来对我说:「我明明是耶稣基督,而那位疯狂的艾伯特却说他才是耶稣基督。」我乘机指出:「约翰,你知道吗?你所说的话和他所说的话一模一样,他所说的话与你所说的话也如出一辙。我认为你们两人当中一定有一个人疯了,因为这世上只有一个耶稣基督。」约翰仔细思索了我说的话一星期之久。他事后表示:「我所说的话与那疯狂的傻子完全相同。他如此疯狂,而我竞与他说同样的话,这一定意味着我也十分疯狂。我实在不愿变得如此疯狂。」我说道:「老实说,我并不认为你是耶稣基督。既然你不愿变得如此疯狂,医院的图书室内工作。」他在图书室工作了数星期后来对我说:「有件事实在不对劲:每本书的每一页内容中竟全都有着我的名字。」他边说边翻开一本书,向我展示约翰·桑顿的英文字母。在每一页的内容中,他均能找到自己的名字。我同意他的说法,并向他指出每页内容中所出现的米尔顿·艾瑞克森英文字母。除此之外,我还请他帮我找到了休夫·卡麦克医师、吉姆·葛里顿、戴夫·夏克的名字。事实上,我们可以在那书页上找到任何他想到的名字。约翰随后说道:「这些字母其实并不属于任何名字;它们属于所代表的英文字!」我附和道:「完全正确。」约翰继续待在图书室内工作。六个月后他康复回家,终于摆脱了精神病患的身份。※※※※艾瑞克森并不仰赖一般心理治疗师常用的「说服」技巧。相反的,前后两回他均将约翰放在得以自行发现个人想法纯属错觉的情境中。其间,艾瑞克森凭藉的是「回映」个案行为的技巧。第一项情境中,艾瑞克森安排了另一位同样身受相同错觉所苦的病患,回映约翰的错觉。第二项情境中,艾瑞克森自行回应了对方的行为——在书中找寻自己的名字。如此回映措施充分运用在罗勃特·林德纳所著的心理故事《喷射推进式卧榻》中。艾瑞克森曾告诉我林德纳是他的学生,其在出版包括先前故事的着作《五十分钟时段》之前,曾征询艾瑞克森的意见。至于那则典型心理故事,描写的是一位心理治疗师与活在虚幻世界中的个案,彼此互动的情节。当故事中的心理治疗师,以个人在虚幻世界中的游走经验炮轰个案时(当他加入个案的错觉世界时),个案反而开始担负起心理治疗师的角色,企图告诉对方他俩所熟知的思考形态,其实是与现实脱节的虚幻错觉。
故事4:进行一场又一场的赌注
当我初医院时,曾在男性精神病患的病房内当差。当时,有位名叫赫伯特的病人已在那儿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住院之前,赫伯特曾重达两百四十磅,是个凭体力维生的劳工阶级,成天不是玩牌就是工作。他活着无非就是为了工作与玩牌。不知是何缘故,赫伯特变得非常忧虑,而且病况愈发严重,体重开始直线下降,最后终于被医院。在院中,至少有四个月的时间,赫伯特的体重仅仅只有八十磅而已。即使每日经由导管喂食四千卡路里的营养品,体重仍始终不见增加。其他的医师早已厌倦了以导管喂食赫伯特的工作,我理所当然地负起接管赫伯特的重任。初来乍到的我毕竟是个年轻的新手,不得不接受众人避之惟恐不及的麻烦差事。当我头一回以导管喂食赫伯特时,曾刻意将营养品至两千五百卡路里.我认为对一个体重仅有八十磅的男人来说,两千五百卡路里的养分即已足够。当我以导管喂食赫伯特时,他说道:「你和其他的医师同样那般疯狂吗?你是不是也准备和其他人一样,在我身上进行相同的卑劣把戏——假装对我进行导管喂食?我知道你已带来了导管喂食的营养品,你们瞒不过我的眼睛。只不过,你们都是技术一流的魔法师,总是会运用某种手段,促使导管内的营养品突然消失踪迹。如此一来,我便无从获得任何营养品!你们只不过装模作样地将导管插入我的鼻子,说是要经由导管对我进行喂食,事实上却从未真正输入营养品,因为我根本就是个没有胃的人。」我静静聆听赫伯特的说词,他的忧虑症已使得他对人生的看法变得尖酸刻薄。当他告诉我他其实没有胃时,我立即接口:「我认为你有胃。」他说道:「你简直与其他的医师同样疯狂!这疯人院中怎麽会有这麽多疯狂的医师?也许这才最适合疯狂医师留驻的地方——在这疯人院中进行疯狂的任务。」整整一星期进行导管喂食的过程中,我一再向赫伯特表示:「下星期一早晨,你将会亲自向我证明你确实拥有一个胃。」他依旧坚持己见地说:「你真是无可救药。你比此处其他的医师还要疯狂。你竟认为我会向你证明我有胃,而事实上我却明明没有胃。」就在那个星期一早晨,我充分准备了赫伯特的导管喂食营养品——牛奶、奶油、生鸡蛋、小苏打、醋,以及生的鳍鱼肝油。通常,当你以导管喂食病人时,无可避免的,你总会先挤出一柱相当于导管长度的空气至对方胃中。喂食过程中,为了避免挤入更多的空气,必须在导管内持续不断注入营养品才行。那天,当我替赫伯特进行导管喂食时,我却刻意一反常态,挤了许多的空气至他胃中。我随后抽回导管,站在一旁等待结果。赫伯特诚如我所预料地打了一个大饱嗝,并且说道:「好臭的鱼腥味。」我立即反应:「你亲口证实了,赫伯特。你知道自己打了饱嗝,你也闻出了鱼腥味。你之所以能打饱嗝,是因为你有胃的缘故。你终于以打嗝的方式向我证明你确实拥有一个胃。」赫伯特则一直在那儿打嗝打个不停!他随后说道:「你自以为很聪明。」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除了饮食问题之外,赫伯特还一向站着睡觉。我实在不晓得人类居然可以站着入睡,但赫伯特确实如此。护士们均十分害怕督促他上床睡觉的过程,因为他会无比愤怒地予以抵抗。为了避免与他缠斗不休,护士们只好让步,任由赫伯特我行我素。我曾在凌晨一点、两点及三点时巡视病房,总是发现赫伯特直挺挺地站在那儿呼呼大睡。于是我又花了一星期的时间每天告诉赫伯特:「赫伯特,你将会向我证明你可以躺着入睡。」赫伯特说道:「你实在无可救药,你的错觉多的吓人。」接下来的一星期当中,我每天都会询问赫伯特是否曾进行沐浴。赫伯特深感受辱地指出,他当然曾经沐浴,任何脑筋正常的人都会按时沐浴:「你是怎麽回事,难道连这也不知道吗?」「我只是认为必须问这个问题。」他回应:「你必须每天都问吗?」我说道:「是的,因为你认为自己无法躺着入睡,然而你终须向我证明你其实可以躺着入睡。」赫伯特表示:「你真是没指望了。」随后,某天傍晚,我将赫伯特带入了水疗室,并令他躺在水流不断循环的浴缸中。这是一种有着帆布吊床的浴缸。当你通体抹上凡士林后便可平躺下来,整个浴缸随即被罩子盖住,只有你的头部会暴露在罩子之外。你整个人躺在浴缸中,就此让与体温相同的水流不断冲刷你的躯体。处在如此情境中,你势必渐渐入睡,因你别无选择。次日清晨,我前去唤醒沉睡在浴缸中的赫伯特并对他说到:赫伯特回答:我接着表述:赫伯特自此之后即睡在床上。当他的体重增至一百一十磅时,我对他说:赫伯特抗议:我继续说道:赫伯特闻言直摇头:连续一星期,我每天都提醒他,他将会冲动餐厅门口使劲敲门,呼喊着恳求一杯牛奶、一杯水。赫伯特认定我已完全失控。到了星期日夜里,待赫伯特上床就寝后,我请值班护士将他的四肢拉开绑起,让他无法自行下床。而我早在当天以导管摄取的晚餐中,加入了大量的食盐。赫伯特睡到半夜时开始感觉到口渴——非常非常的口渴。次日清晨,当他一旦获得松绑后,便不由分说地冲向饮水机,但饮水机的水早就被关闭了,他又冲向厕所找水,未料厕所的水也被关闭了。他只好冲向餐厅,使劲敲打餐厅大门并对值班护士大声吼叫:他大口喝下了水和牛奶。当我走进病房时,赫伯特对我说:我回到:赫伯特开始自行饮用牛奶和汤汁,却依旧坚持无法吞咽固体食物。当他体重升至一百一十五磅时,我进一步告诉赫伯特:赫伯特表述:我丝毫不为所动地说:而我又该如何令他吞咽固体食物呢?我知道赫伯特曾经一度是个小孩子,我知道我自己曾经是个小孩子,我知道所有的人都曾经是个孩子而且拥有人类的基本天性,而我只不过需要运用点人性反应令他就范而已。各位多少了解一些人性,你们又会如何利用人性促使赫伯特吞咽固体食物呢?我令赫伯特坐在餐桌前,面前放着满满的一盘食物,他的左右两旁则坐着一位素行不良的精神病患。这两位仁兄从来不吃自己盘中的食物,而习惯从别人的盘中取食。赫伯特知道他盘中的食物是属于他的,而他唯一可以保有食物的方法即是将它们吞到肚子里去!他并不想让身旁那两个疯狂的笨蛋侵占他的食物!这是人类的天性。当赫伯特吃完第一顿固体食物后,我问他是否喜欢他的晚餐。他回答:「我一点也不喜欢这顿晚餐,但我却非得吃下去。它是属于我的晚餐。」我说道:「我早告诉过你,你可以吞咽固体食物。」他再次表示:「你自以为很聪明。」我回应:「赫伯特,你的反应开始变得一再重复了。我已同意过你两回,我现在仍旧同意你的看法。」赫伯特一面咒骂我,一面悻悻然地离去。当他重达一百二十磅时,我向他表示:「赫伯特,你现在不但可以自行吃固体食物,而且也增加了体重。」赫伯特相当不悦地说道:「我会吃那些固体食物的原因是我非得吃它们不可,因为如果我一旦拒食,你便会再度将我放在那两个疯狂的白痴中间活受罪。」我点头同意:「你说的没错。」「而我根本毫无食欲。我根本不喜欢那些必须入口的固体食物,但我却必须将它们大口吞下以防那些白痴偷走它们。」我说道:「赫伯特,你将会发现你确实拥有食慾,而且你也确实会感到飢饿。现在是一月份,时值罗德岛的冬季。我要你穿得暖和些;医院附属的农场中去——不吃中饭就去。农场上有颗大橡树,直径约有十五尺粗,我要你把它砍下来噼成柴火。如此一来,你的食慾必会大增。」赫伯特说道:「我情愿将这份工作转包给他人进行。」我回答:「即使如此,你也得不吃午餐就启程到那农场中去待上一整天。当你傍晚回到此处时,你将会发现自己早已饥肠辘辘。」赫伯特表示:「你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梦想家。」当我将赫伯特送往农场后,我商请餐厅厨师协助我完成计画:「威尔斯太太,你重达三百五十磅。你一向热爱你的食物。今日,可否请你省略早餐与午餐,我希望你能先设法捱饿。到了晚餐时间,再准备远超过个人胃口所能容纳的双倍美食,尽情享受一番。千万记得要出手大方,必须准备双倍分量的食物,我稍后会告诉你应将美食置于何处。」傍晚时分,赫伯特自农场归来。我请他置身在餐厅一角,面对餐具早已准备就绪的餐桌。餐桌前恰巧有两个座位。威尔斯太太占据着其中一个位置。赫伯特目不转睛地望着她与餐桌。威尔斯太大随即端上好几大盘盛得满满的美味佳餚,开始自顾自地狼吞虎咽起来。赫伯特望着她吃得津津有味的模样,肚子愈发感到飢饿。终于,他忍不住要求:「我可以吃一些吗?」她回答:「当然可以。」赫伯特立即开始大快朵颐,因为他实在饿极了。我的女儿们在晚餐后总习惯拿些骨头出门喂狗。她们一致表示:「那些狗啃骨头的模样令我忍不住要流口水,我真想也凑上前去啃一啃那些骨头。」可怜的赫伯特,当他眼见威尔斯太太用餐时必定口水直流。当天晚上,赫伯特在病房内对我说道:「你确实聪明。」我说道:「你终于发现了:现在,赫伯特,我还要为你做另一件事。你曾经非常喜欢玩牌,医院中待了将近一年之久却不曾玩过一次牌,从没有任何人能够说服你玩牌,但我保证今晚你将会自动要求开始玩牌。」赫伯特难以置信地望着我说:「你变得愈来愈疯狂!我看你真是没救了。」我说道:「你却还有救。赫伯特,今晚你势必重温玩牌旧梦。」他回答:「若真是如此,这将是个值得纪念的大日子!」当晚,两位健壮的护理人员一左一右引领赫伯特走向一处牌桌,观赏四个有着严重精神障碍的病人玩牌,其中一人玩扑克,一人玩桥牌,另一人玩的却是某种称之为「皮那克」的牌戏。他们会轮流发牌及出牌,但其中一人口中说的是:「我要那张,这就成对了。」另一人却说:「我出王牌。」接下来的一人则宣告:「我获得三十点了。」他们就这样牛头不对马嘴地玩着牌。赫伯特被迫站在那儿,夹在两位健壮的护理人员中间,迫不得已地观赏这够荒唐走板的牌戏。最后,他实在按捺下住了:「让我赶紧离开这些白痴,只要你们让我离开这儿,我自愿与你们玩牌。我实在受不了他们如此瞎胡闹。」稍晚,我巡视病房时赫然看见赫伯特正在玩牌。他抬头对我说:「你又赢了。」我回答..「你赢了。」几个月之后,赫伯特康复出院。就我所知,他的体重如今已增至一百八十磅,而且每日辛勤工作。我曾经为他做的,原只不过是矫正他的症状而已。我设法将他引进某种情境,从而促使他自动修正个人的问题。※※※※此处,医院的场景,设计出令个案渴望付诸行动的治疗方式。其间原则不是迫使个案坚守某一情境——利用重复个案的话语达此目的,就是如对付赫伯特般使用较为复杂的心理束缚技巧。艾瑞克森一再向赫伯特证实他的原有观念是错误的。他以强迫赫伯特扛嗝的方式证明赫伯特其实有个胃。他将赫伯特置于水疗浴缸中,藉以证实赫伯特除了站着入睡之外也可以躺着入睡。他设法令赫伯特感到极端口渴,非但必须喝水而且急切地乞求喝水,从而向赫伯特证明他其实能够自由吞咽。他又曾将赫伯特置于两个习惯抢别人盘中食物的重度精神病患中间,令赫伯特不得不自行吃下固体食物,以确保属于自己的餐点。为了证明赫伯特其实也有食慾,艾瑞克森甚至巧妙地安排威尔斯太太在饿了一天的赫伯特面前大吃大喝。最后,为了引发赫伯特的玩牌慾望,他刻意令赫伯特观赏四位重度精神病患玩牌的情景,直到赫伯特保证:「只要你们让我离开这儿,我自愿与你们玩牌。我实在受不了他们如此瞎胡闹。」藉由如此巧心布局,艾瑞克森引导赫伯特发现自己十分渴望看到别人正确地玩牌。换言之,赫伯特因此发现他其实有欲望好好地玩一场牌。结尾处,艾瑞克森十分谦逊地表示:「我曾经为他做的,原只不过是矫正他的症状而已。我设法将他引进某种情境,促使他自动修正个人的问题。」实际上,藉由连续矫正一个又一个的症状,艾瑞克森逐渐激发出个案特定的行为模式,以及思考与回应的方式;赫伯特从而体认到自己非但拥有食慾,也对生命充满慾求。一旦开始玩牌后,赫伯特势必体会到自己深具社交意识,以及相当渴望与他人展开互动。艾瑞克森到底如何强迫当事人以特定的方式产生回应呢?显而易见的,以赫伯特的例子而言,他运用的是基本人性反应——竞争与模彷倾向(例如眼见他人大吃大暍的模样,常会激起个人的食慾)。他同时也使用「认知」策略——一如曾强迫赫伯特在理智上无从否认自己一定有个胃(否则无法扛嗝)的情境。当然,医院中,艾瑞克森才可能全权掌控他的行为。然而,治疗过程中,艾瑞克森也同时具体示范出运用心理束缚的技巧。心理束缚一如生理束缚,个案被刻意放置在势必导致预期结果的心理情境中。在此项案例中,赫伯特对每一项深具挑战的情境均做出了预期的回应。其间过程好似艾瑞克森在进行一场又一场的赌注,而每回都一举猜中结果一般。如此深具助人能力的心理治疗师,想必令个案印象深刻。治疗期间,艾瑞克森每回处理一项症状。他先由外围的问题开始着手,一旦促成改变后,在转向较核心的关键所在。基于先前每一次的成功经验,随后的成功总不出所料。本文来源于米尔顿·艾瑞克森的书籍《催眠之声伴随你》
推荐阅读
推荐序:让自己变得更好
推荐序:由潜意识中撷取新生命力
前言
第一章改变潜意识心智
第二章个人励志故事
第三章信任你的潜意识
第四章间接暗示法
第五章克服习以为常的极限
第六章重新建构
第七章以经验为师
第八章主导你的生命
第九章留住纯真的眼睛
第十章用心观察:留意特异性
推荐学习:正向催眠:在潜意识中根植一个自信的自己(点击链接进入课程界面)黄仕明:做自己的生命教练,创造丰盛人生五维能量呼吸训练,为生命带来更多喜悦与深刻蜕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