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应妇女节征稿,看到我们妇女事业家庭两不误的辛劳,就想探讨一下女性的尊严和幸福问题。本文站在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讨论女性角色定位,以期抛砖引玉,进一步推动两性平等、社会和谐向前发展。过去由于人类物质财富的贫乏,主要负责家庭琐事和养育后代的女性们,无法像男性一样出去创造有形的社会物质财富,被男尊女卑思想禁锢,过着任劳任怨的生活。如今到了男女平等的时代,“妇女能顶半边天”,现代妇女们一方面珍惜来之不易的受教育机会和工作机会,积极参与政治社会经济事务;另一方面,由于已婚女性对孩子的天然的情感投注、不由自主投入很多精力在家庭生活中。这使得当代女性在双重角色压力下,难免顾此失彼。本文探讨的是,在女权主义已经广为人知的现代,社会也给了女性们前所未有的自主选择权,女性们该何去何从、才能得到更理想的生活呢?一、女性面临的天然生理弱势及连带弱势;(一)身体素质。女性强壮程度不如男性;(二)月经问题。女性从14-49岁长达35年有月经,月经期与非月经期的比例是1:3,经期女性的体力、脑力大大下降,无法与男性平等竞争;(三)生育担责方面。生育后代,男性几乎没有生理上的负担,而女性怀胎、生产、哺乳期,冒的风险和付出的代价大大高于男性。这是造成男女差异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四)家务缠身。由于怀孕生产过程中付出的身心代价巨大,女性更天然地对孩子有着更深的情感贯注,更容易牺牲在家务事当中。而往往生育期及照顾幼儿期多在25至35岁期间,也正是一个人事业上升的关键期。女性在此期间可以说,只能二选一。二、当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影响的社会现状;(一)制度上的保护仍未改变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贡献弱势。我们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世界上现在有几个国家元首是女性呢?创业最成功的企业家有几位女性呢?顶级科学家里女性占比有多少呢?另外再看看你身边,事业成功的女性有多少呢?当真是凤毛麟角。(二)大多女性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只是为了经济独立。女性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多都在考虑:这份工作是否清闲、能兼顾家庭?当然也不乏只考虑个人发展前途的女性,那么,一个整日“”的女人,她的家里可能是空荡荡、冷清清的;反过来讲,一个有成就的女人后面,可能有丈夫的事业或孩子童年的幸福缺失作为代价的。(三)制度上的平等和民间的性别歧视同时存在。尤其在中国,女性可以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随着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民风民俗方面的进步,民间重男轻女思想都已经大有改观,甚至有男性提出,对女权过于保护,以至于男权受制。同时,在社会物质生产中女性贡献少的现状并未改变,在工作场所,人们观念中始终并不认为女性已经可以和男性平起平坐,所以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思想仍占很大比例;同时,女权主义,西方性解放思潮,发达的美容业,拜金主义……裹挟着女性,物化女性,女性在自卑和自豪中转换着,男性则在对女性的歧视和妥协中矛盾着。仔细想来——我们自古至今从未将女性摆在正当的位置。(四)在正常家庭,女性自始至终在家庭中居于核心位置,尤其决定着一个人的童年幸福。民间有俗语说:“宁死朝廷当官的爹,不死讨吃叫街的娘”,老百姓站在个人幸福角度、显而易见明白这种利害取舍,但我们物质丰富了以后反而不明白自己需要啥了。女性在看得见的功名利禄追求方面、很难超越男性,但在无形的塑造幸福家庭和给予一个人人生幸福的底色方面,有着男性无法替代的优势。(五)家庭稳定性差、不婚主义、丁克、离婚率高、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降,这已经威胁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了。在个人职业生涯和家庭奉献中很难两全的纠结里,在现代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横行的价值观冲击下,婚姻和家庭是一个投资大于回报的买卖,因此女性在婚姻自主权利保护下,结婚积极性越来越低。据民政局统计,80后们的小家庭已有40%离婚了。我们观察一部分小家庭像旅馆,不开灶、没有烟火气;而开灶的家庭、有几个妻子能够安于操持家庭事务呢?“经济独立才有人格独立”、“有钱才有资格谈尊严”已经成为现代女性主流意识。之所以他们还能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与老人的帮助分不开。很难想象,未来几代人没有如今这些吃苦耐劳的老人的帮衬,家庭如何正常运转?还会再养育后代吗?这个问题很严重,也就二十年后的现实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六)保姆也解决不好问题。即使有家庭为了兼顾妻子的事业,请了保姆操持家务,但保姆对家人没有亲情维系,很难做好孩子教养的任务,对生活品质和教育孩子有高要求的普通家庭,请保姆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不难想到,在消除了奴隶制、人人都是自由公民的现代社会,不可能有完全依附于主家的保姆,保姆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主家的家庭事务当中去。人人平等观念不可逆转,过去有条件就找奶妈忠仆解放女主人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三、探索人类未来的幸福和谐前途,什么是我们必须正视和保护的?(一)每个人都应体认到,一个人的童年幸福是一生幸福的情感基调,未来再有成就的人,都在童年期离不开天然的母爱。温馨的家庭和母爱的呵护,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价的,要摒弃那种“又没工作,就是只能做做饭,带带孩子”的忽视女性价值的错误观念和认识。社会有再大的进步,都是人做出来的,人都是母亲养育的,可以说,没有母亲,一切都无从谈起,就因为母亲们的工作没有领工资,我们就可以藐视母亲们的付出吗?(二)承认女性生育后代、操持家务,是项劳苦功高的伟大事业,人类社会应保持正常的人口出生率;同时尊重少数女性以事业为重的选择。生理差异决定女性在和男性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女性如果彻底放弃女性角色和男性一决高下,也不是不能超越男性,不婚的吴仪总理,就是杰出女性的典范,女性要取得和男性一样的成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但如果女性们都去和男人们一样只注重个人职业前途,那整个人类社会将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三)破除西方物质主义观念,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应该如何衡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如何平衡?物质财富和个人幸福的关系?我们衡量一个东西的价值,如果是以金钱价格来计算,那么女性可以说是弱势的;但这个衡量标准有问题。世界上阳光、空气和水是不值钱的,我们呼吸空气时不觉得它有多重要,没有它却分分钟要了我们的命!也许女性的价值类似于空气和水吧,容易被忽略,但没有女性角色的支持,我们的人类社会就会出大问题。南怀瑾先生上个世纪就说过,21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问题是“精神病、家庭和婚姻的消失”。(四)正确理解性别平等:性别平等应该是人格上的平等,而不是角色上的同一。女性厌倦做女性角色了,要和男性一模一样出去闯荡了,这是我们要的结果吗?女性们需要反思,男性们更需要反思。好比,以前我们一个螺丝钉一个螺母配套使用的,现在螺母们都不愿意了,都要当螺丝钉,所以没有螺母(母爱和家庭)了,大家都是螺丝钉了,然后都处在“寻找阳光、空气和水”的焦虑中了,人类社会岂不是要发“精神病”?没有家庭的人类社会,将是令人焦虑和绝望的,我们要避免走入这条死胡同。人类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分工越细,现代社会我们口中吃的,身上穿的,手里用的,哪一样靠一个人能单独生产出来?同理,分工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也一样重大。(五)城乡规划和民居环境的改善。这个问题看似与男女平等没有什么关系。但过去女性主内宅生活,有着比现代女性更有利的居住环境的一项优势:在阳光明媚、安静美好的庭院里,有条不紊地打理院子和屋子,在绿树、花丛、菜畦中穿梭,无需外求,就能安抚一颗宁静的心灵。如今的城市主妇们,家中空间封闭,外出车水马龙、汽笛的噪音、喧闹的街道,不利于自由、独立空间的享受,也不利于安全轻松地带孩子玩耍、让孩子享受高质量的游戏空间,无法接触到大自然的广阔天地。这也是将女性从家里往外赶的因素之一。(六)女性应开拓适合现代女性的工作机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很多工作不需要受限于地理位置,很多女性可以从事自由职业,或兼职,女性承担教养孩子的重任,保持悠闲乐观的情绪状态非常重要,所以女性适合从事符合个性的职业,能够满足个人成就感、保护个人闲适生活状态的。比如广告文案创作、艺术设计、自媒体运营、网店、手工创作、知识付费答主……等等,有数不清的创新职业等待我们去挖掘。只要受过良好的教育,肯在一个行业深钻细研,假以时日,无论有没有工作、总会积累起足够的资本,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一技之长”。我们女性们可以不工作,但不能不学习,因为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目光短浅、见识狭窄的母亲会限制孩子的发展空间。(六)由于角色分工不同,女性除了普通教育,还应受到女性专业的教育这个问题需要探索,现代学科越分越细,由于女性所从事的主要事务和男性不同,所以一刀切地和男性接受同等的教育内容,这肯定是不利于分工合作的。初步设想:男性所从事的所有行业女性都可以学习,但女性除此之外亟待学习的是只有女性能做的事务,比如幼儿教养课程、主妇学堂…….这些在日本和韩国已经开发比较早了,比如幼儿教育、烹饪、收纳术、插花、茶道、书法、艺术修养、礼仪……,且不说课程质量,已经设置这个行业有这个课程,有这个土壤,所以才产出了生活教育集大成者、山下英子的“断舍离”理论,创立了培训公司,影响了全世界人的生活理念。综上所述,尽管女性们身体不如男性强壮,但她们在人类社会中发展征程中,做出了巨大的、无形的贡献,这种贡献是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在女性意识觉醒的新时代,女性如果摒弃家庭责任全力以赴与男性竞争,在拼脑力劳动方面并不弱势,男性们要意识到这一点:女性可以取代男性的很多工作,男性却无法取代女性作为母亲的工作!全社会都应将母亲的工作提高到应有的的地位,鼓励女性愿意回头热爱母亲这个角色和工作,这一点很难,需要在女性社会保障、生育政策倾斜、法律法规、城乡规划、社会舆论和价值观方面多管齐下,才有可能遏制现在的高离婚率、低结婚率、不婚率问题,为社会的长远发展做出明智而有益的推进!两性平等是一个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世界难题,它的实现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所论挂一漏万,只是个人浅见,目的是为了提请有识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