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15的人有心理疾病,这里面有你吗

当你爱的人是精神病患者当你的亲人是精神病患者当你有一天不幸成为精神病患者你将如何面对......你害怕吗?你恐惧吗?你歧视他们吗?你会抛弃他们吗?也许你不知道,深圳是安眠药处方量最大的城市,也是抗抑郁剂销售量最大的城市之一。而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缺乏正确认识,出现问题时往往不会及早求助解决。现状深圳精神障碍患者肇事形势严峻今年5月20日,一疑似精神病人闯进位于罗湖区田贝四路一家餐厅持刀砍伤群众,造成1死7伤。该男子在医院大门后趁护送医生不注意走出,有人认为医生应该去强行把他追回来。调查显示,肇事者为外地流动人员,此前未进入深圳精神卫生诊疗管理系统;而且根据《精神卫生法》,在没有做出明确疾病诊断之前,医院和医生无权强制将其留下来。深圳精神障碍患者肇事形势不容乐观。由于精神障碍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治疗率低“三高一低”特点,尤其是严重精神障碍的慢性、长期等特点,患者及其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突出,患者被关锁或流浪街头,部分家庭无力照护患者。而更具“深圳特色”的是,深圳流动人口多,非户籍流动人口精神障碍管理难度大。截止年9月30日,全市检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75万人,检出率2.58‰,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深圳流动人口多造成的。这些没有检出的患者和已经检出但又失访、拒访患者,隐藏在人群中,如不坚持治疗,家属监护不到位,患者病情一旦复发,容易肇事肇祸。来看看全国精神疾病的形势。根据相关部门的预计,目前我国的精神病患者约有万,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年将上升到全国疾病总负担的1/4,其中仅精神分裂、抑郁症等6类精神疾病所占疾病负担就高达17.4%。溯源节奏快导致深圳人压力更大如果把精神疾病问题看作一座冰山,“5·20”事件只是冰山顶尖的一个极端案例,海平面以下则是巨大的社会公众心理健康问题。而由于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缺乏正确认识,对精神疾病患者更是有一种歧视和恐惧,自己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往往耻于向他人开口求助,更难以得到专业的解决办法。实际上有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63%的自杀者有精神障碍,40%患有抑郁症。在传统的认知里,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这样的躯体疾病才是人类社会的心腹大患。实际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抑郁症已经成为第三大负担疾病,到年,将升至第二位,仅次于冠心病。有资料显示深圳是安眠药处方量最大的城市,3个深圳人中就有一个睡不好、睡不着;深圳也是抗抑郁剂销售量最大的城市之一,抑郁症发生率为7%,而全球抑郁症发生率约为3.1%;深圳焦虑障碍患病率为9.94%。

医院院长刘铁榜介绍,中国的数据是17.5%的人有过心理健康方面的疾病,而深圳市的数据是21.19%。这意味着深圳五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有或者有过心理健康疾病。

他认为,深圳心理健康疾病数据高的一大原因就是深圳的年轻人多,工作压力太大。“总觉得难以启齿,怕别人觉得我是疯子、不正常的。”而事实上,精神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人们将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误解成一种单纯的心理疾病,以为靠自己就能“走出来”,而拒绝精神科医生和药物的帮助。

难点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有限公众对心理健康认识不足在全球3.5亿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接受了有效治疗。中国只有5%到1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公众对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污名化,这使得多数人不愿意去寻求专业帮助。事实上,要找到一位专业的精神科医生也并不容易。中国有执业资格的精神科医生是2万人,而各类精神障碍的患者有1亿多,其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万。而深圳市仅有1医院,承担了精神障碍患者预防、诊疗和康复,以及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救治和强制医疗等多项职能。

另外,深圳医院有精神科或心理科门诊,以开展常见心理障碍门诊诊疗为主,服务群体有限。全市有精神科注册医师名,编制床位张,以深圳市常住人口.88万计算,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仅1.34名、精神科床位仅4.2张。而我国每10万人口精神科床位配置平均水平为17.1张,全世界每10万人口的平均水平为43.6张。

而另一个重要数据是,深圳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率18—60岁人群只有3%左右,也就是说看过心理医生的人少之又少,而美国同样的数据是30%。更为严峻的是,深圳89%有心理疾病的人没有去看过心理医生,而美国80%有心理疾病的人都去看过。社会压力过大和医疗资源缺乏的问题好改变,最难改变的往往是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比起疾病本身给患者带来的影响,社会的歧视和病人由此而生的病耻感,才是精神疾病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的最大障碍。据有关资料显示,从整体上看,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率并不比正常人的比例高。正常人也有约3%的比例可能发生暴力行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发生暴力行为的比例会高一点。大家之所以会恐惧,是因为重性精神病人一旦实施暴力,往往有极大的破坏力。看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心灰意冷,更加焦虑了?Dontworry!!其实,我们一直在努力!探路多举措加强服务管理探索自我管理康复体系根据《深圳市预防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深圳将开展筛查随访专项行动,查找失联失访患者,全面摸清具有肇事肇祸风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底数。对筛查发现的精神障碍患者,将根据患者肇事肇祸风险评估情况,分类纳入社区服务管理。对于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紧缺这一短板,《深圳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精神卫生队伍建设,到年底,每10万常住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不少于2.0人;每10万常住人口市、区精神卫生防治机构专职人员不少于1.6人;社康中心的精防专干逐步专职化,专职比例≥10%;配置社会工作者参与精神卫生服务的社区比例≥10%。对于精神疾病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医院建设,争取年投入使用,缓解患者住院难的情况。各社区将健全由社区民警、社区工作站人员、社康精防医生、残联专干和患者家属组成的“五位一体”关爱帮扶小组,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帮扶政策。深圳还将学习借鉴香港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逐步在全市社康中心配置专业社工,协助社康精防医生开展访视、家属教育等精神卫生工作,使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由单一的医疗服务,逐步转变为多学科、团队式、全方位服务。事实上,经过康复的精神疾病患者,是完全可以回归到社会的。深圳有一个精神疾病康复患者自我管理的康复机构——蒲公英会所,该会所成立于年,由罗湖区慢性病防治院和罗湖区残联共同举办,是广东首家通过国际会所发展中心(ICCD)认证的精神康复机构。年龄在18至60岁之间、户籍为深圳市罗湖区的精神病患者,都可申请为会员。目前,这里的登记会员有多人。通过让会员们通过自我管理,逐渐回归社会,目前会所已有多人康复后结婚或参与了过渡就业。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精神障碍反歧视宣誓小测试你的心理问题有多严重?

这是由英国医生Goldberg等编制的一个主要用于社区人群筛查和评定非精神病性精神疾病的自评问卷,已经过国内大量研究使用及验证,适用性强。

①是否干什么事情都不能专心②是否因心烦而睡眠很少③是否感到在各种事情上都不能发挥作用④是否对一些问题没有能力做出决断⑤是否总是处于紧张之中⑥是否感到无法克服困难⑦是否从日常生活中不能感到乐趣⑧是否不能够面对困难⑨是否感到不高兴和心情压抑⑩是否对自己失去信心?是否认为自己是无用的人?是否所有的事情都感到不值得高兴↓↓↓每道题答案是“是”获得1分,“否”不得分。当评分大于或等于4分,说明你的心理健康已经出现问题,需要改变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享受音乐、多做运动、向朋友家人倾诉烦恼等方式缓解紧张的情绪,必要时就医进行治疗。理解、接纳微笑、温暖我们一同前行来源:南方都市报(节选)如有内容合作需求,请联系小健君、小康君。投稿邮箱szswjw

.







































专科治疗白癜风方法
治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a.com/hbys/65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