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亦是正常人——关于同性恋
文\刘彩霞
(相关资料参考“维普网”)
同性恋的存在如今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国家和人们正逐渐接受这个群体,一些国家相继使同性婚姻合法化。曾经看到一组同性恋家庭的的全家福,他们的家庭或三人或四人,脸上都是满足幸福而甜美自然的笑,孩子手上所举的牌子最为打动人心:“Mfamilyisjustlikeyourfamily!”“Myfamilyisequal!”——“我的家庭跟你们的家庭是一样的,同等的!”
同性恋,homosexuality,这一词是法国医生Benkert于年创造的。而西方国家对同性恋的看法大致经历了古代文明、罪行化、非刑事化、病理化、非病理化的过程,亦可以说是从宽容到排斥再到逐渐接受的过程。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同性恋多出现于名人中。在古希腊,爱慕同性被视为具有强烈男子气概的表现。当时柏拉图《会饮篇》至今仍然是捍卫同性恋情的最经典作品。而在古罗马,同性恋被传颂是来自于战争——在斯巴达克起义军中最英勇的军团就是由同性伴侣组成,在敌人攻陷关卡时,双双自尽于对方怀抱,殉国而殉情。据考证,古罗马12位皇帝只有1位不近男色。可见,在西方早期社会,同性恋是带有英雄色彩的,是被宽容接受的。
而后,同性恋却被认为是一种罪行,长期受到社会谴责。中世纪欧洲的教会和一些国家制定了多种惩处法律,如监禁、苦役、火刑和绞刑等。其一,这是因为其违反了基督教的婚姻生育原则——原罪说,尤其在基督教作为罗马宗教建立后。其二,《圣经》作为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础之一和中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立法基础,其中的生育崇拜是反对同性恋的最根本理由。
.
十多世纪以来,即使有许多指责和法律的禁止,同性恋现象并没有消失。同性恋正常性研究最早始于18世纪的社会改革思想家杰洛米·本森。其认为同性恋行为于个人、社会有效用,能促进社会总福利提高。该改革思想使法国、意大利等国和德意志部分地区率先将同性恋行为非刑事化。年埃宾写了《性倒错》,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病,是性倒错,而非犯罪。从19世纪开始,其被认为是性变态。西欧部分学者曾陆续提出同性恋正常化。这个过程无疑是漫长而艰辛的。年,美国精神病学会首先将同性恋剔除出疾病分类;次年,美国心理协会也作出类似决定;年,联合国卫生组织也将同性恋从心理障碍剔除。
而今,已有多个国家将同性婚姻合法化。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将结婚制度适用于所有伙伴关系而不考虑他们性别的国家。相继一些国家也将其列为非病非罪。
从西方同性恋发展的过程来看,同性恋者尤为不易,在逐渐解放的时代里,他们看到了曙光,同性婚姻的合法化让该群体脸上绽开了幸福之花。
.
时代在进步,思想在解放,越来越多的人去认同这个群体。他们亦是正常人,也许只是灵魂错置,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关心的目光,而是需要我们用看平常路人的目光去看待他们,不带同情,不带鄙视。
“我的家庭跟你们的家庭是一样的!”那些孩子闪亮的目光仿佛会说话。
整理\林珊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癜风的发病年龄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