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一群精神病的青春

本文首发于深圳晶报《泰然野狐禅》专栏。以前我写专栏吧,在电脑前面臭贫几句就行了。直到编辑妹妹说从这一期开始每期都写影评,弄的我自掏腰包买票看电影,每期稿费立减50块。最糟糕的是,大部分电影都对不起我这50块票钱,比如这礼拜看的《左耳》。如果把一部电影比作一个人,《速度与激情7》就是你高中时班上打篮球最好的那酷酷的坏男生;《万物生长》就是班上那早熟、在校服里偷偷穿件低胸T恤的风骚女生;《甜蜜蜜》是总能让同学喜欢班主任待见的聪明乖巧小帅哥;而《左耳》就是总故作深沉假正经、其实逻辑混乱一脑袋糨子的班长。在《左耳》上映前,我曾专访过导演苏有朋。苏有朋说相比起其他青春片,《左耳》“不是大家爱来爱去就在一起了,而是有完整好看的故事、有想表达的价值观的。这部影片的口味更重,颜色更深,调性更暗黑,主题也更深刻。”我姑且不谈故事的完整性和价值观,但看过影片后,我终于明白苏导为何只强调故事和价值观,因为这片子里根本没有人——至少是没有正常人。欧豪扮演的张漾患有人格障碍症。单亲家庭塑造张漾叛逆独立的性格,他有胆量,在篮球场上敢和欺负人的黑道大哥硬碰硬,但我不明白,在要报复“夺母之恨”的许弋时,他为什么却要让一个姑娘替他出头?他看不惯父亲懦弱的样子,医院看抛弃他们父子的前妻时,竟对父亲大吼:“你还有没有自尊?!你不要脸我还要脸!”但就是这么个“有尊严”“要脸面”的男子汉,却心甘情愿被富家小姐包养,在被富家小姐举着摄像机逼问的时候,又逆来顺受的说自己真爱的人是婊子。小张,药不能停,不能放弃治疗啊!更为性格扭曲的是马思纯扮演的黎吧啦。尽管演到一半就死了,黎吧啦绝对是片中最为完整、丰满的角色,但却丰满的诡异和不经推敲。这是一个风尘边缘的女子,她冷艳风骚,把不经世事的男孩子玩弄于股掌间,这在她追求欧豪的一场戏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但一转眼她就扔下所有的高贵,乖乖接受欧豪的指令,扮成一个逗逼去勾引许弋了。当我还没回过神来,就看到在床上黎吧啦甜蜜的接受了张漾的“求婚”、并发誓一定要让张扬幸福,第二天早上甜蜜的洗初夜床单——逗逼又摇身一变成了清纯无邪的贤妻良母!一个人确实会有多面的性格,但黎吧啦在这些性格中切换的太快并且毫无征兆,不能不让人觉得这又是一个精神病。片中有的精神病能让人笑场,比如黑社会大哥黑人。他从心底里深爱着黎吧啦,在黎吧啦死后他在悔恨自责中剁掉了自己的一截手指头。他把这恨记到了张漾身上,他甚至带着弟兄们绑架了张漾和他的富二代女朋友,想要和他们同归于尽,这是多大仇啊!但当这一对不共戴天的男人偶遇在地下通道,竟然相约一起去涮肉了!而且化解仇恨、祭奠黎吧啦的方式竟然是让张漾喝20瓶啤酒!然后原来的一对仇人竟然还成了兄弟!我说黑人你长点儿心行不行?20瓶啤酒?我都替黎吧啦冤得慌。在片中,主人公类似的精神病行为特征不胜枚举。其实故事完整性也好,价值观深刻性也罢,都要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而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如此扭曲拧巴甚至可笑,如果不是有病,不正说明影片缺少必要的铺垫和交代吗?所以故事的完整性也就无从谈起了。我觉得导演应该缓谈“价值观”,而先致力于讲出一个好故事、塑造一个好人物。我应该佩服自己的忍耐力,因为在放映前本来已经坐满的放映厅,散场时只剩下不到一半,大部分人都已提前离场。而即便是我捏着鼻子看完这部“疼痛青春”电影后,也一点都找不到青春共鸣。这也难怪,这是一群精神病人的青春,他们的世界我不懂。

赞赏

长按







































白癜丸价格在哪个价位区间
白癜风能治好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a.com/hbys/79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