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读精彩历史
ID:pingdulishi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一、权力过于巨大
权力过于巨大,是造成中国皇帝们不幸的根本原因。
皇帝是天下最自由的人,因为他的权力没有任何限制。皇帝又是天下最不自由的人,同样因为他的权力没有边界。
皇帝十分清楚他的一切都是来源于自己的权力。
当皇帝的好处太多了,所以要保住皇位,是非常焦虑的事情。
因为别人也想当皇帝啊,普天之下有多少精英人物在做皇帝梦,日夜垂涎、掂量、窥测、谋划着大位。
于是为了让天下人成为自己的奴隶,皇帝自己成了权力的奴隶。
他必须象爱护眼睛一样地爱护自己的权力,一分一秒也不能松懈。被剥夺权力的恐惧使皇帝们神经常年高度紧张,甚至风声鹤呖、草木皆兵。
朱元璋在写给自己继承人的《皇明祖训》中,就鲜明地表现了这种过度戒备心理。
他说:凡帝王居安之时,应该常怀警备之心,日夜时刻不可松懈,这样才不至于被人所窥测,国必不失……每天都要当成是在战场上一样,白天注意观察周围人的言语举动,晚上要严密巡查,搞好宫内安全保障。
即使是朝夕相见的心腹之人,也要提高警惕,所谓有备无患也。
如果有机密之事要与亲信商量,需要屏退旁人,那么也不能令护卫们退得过远。最多十丈,不可再远!……兵器、甲胄,不离左右,更要选择数匹良马,置于宫门及各处城门,鞍鞯俱全,以防意外……
你说这皇帝当得是不是太紧张了。
那么,要把权力抓在自己手里,皇帝们就必须事必亲躬,什么事都要自己处理。因为你要是交给别人处理,他们就变成权臣了。
所以历代以来,当皇帝越来越累,特别是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以后,“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就更累了,简直是当牛作马。
二、工作狂
在中国历史上,那些雄才大略的皇帝,每一个都不得不成为工作狂。
秦始皇每天规定自己必须看完一百二十斤的竹简文件,才能休息。朱元璋说自己“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虑患防危,如履渊冰,苟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犹恐不及。”
据史书记载,洪武十八年九月的八天之内,他阅读奏折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阅读奏折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雍正皇帝在位期间,自诩“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在位十三年,写出了一千多万字的朱批,有的时候一天就要写一万字的批示。
康熙皇帝曾经专门解释过为什么历代帝王短寿,他在遗诏中曾深有感触地说:“自古帝王多享年不永,书生们每每因此多有讥评,说是因好色多欲所致。
他们怎么知道,皇帝面对的政务之烦,使人不胜其劳。做大臣的,想做官就做官,不想做就不作,回家抱抱孙子,优游度日。皇帝们就没有这样幸福。当了皇帝,就没有退路,不能退休。”
所以做皇帝其实是很累的。
三、刻板
除了劳累之外,皇帝的生活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刻板。
我们都说皇帝自由,我们不知道,除了开国皇帝很自由,其他皇帝大多不自由。
中国历代王朝,在开国之初,为了保证子孙后代能不乱来,能永远把皇位永远保持下去,都建立了一套祖制,让皇帝的生活,每一分钟无不处于被规定之中。
比如清代祖制,每天早上五点左右,皇帝就必须起床。
起床之后,第一件事是着衣。
皇帝穿衣戴帽是不能由着自己喜好来的,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月份,不同的日子,甚至同一天的不同时辰,皮、棉、夹、单、纱的各种质地以及式样、颜色规格、文饰都有严格的规定。
梳洗已毕,首先要做的事是“读《实录》一卷”,也就是说要学习祖先的光辉事迹,背诵祖先的教导。
早上七点到九点半是皇帝吃早饭的时间。御膳的食谱每天由内务府大臣划定,每月集成一册。
在做御膳时,内务府大臣还要负责监督,每道菜的配料都有规定,不许任意增减更换。
皇帝就坐后,传膳太监一声呼喊,饭菜鱼贯而入。
试膳太监先查看每道饭菜中的试毒牌变色不变色,再亲口尝尝,然后皇帝才开始吃。每种菜最多只能吃三口。为了怕人下毒。
吃饭不自由,睡觉也不自由。
按照规矩平时皇帝不能到妃嫔宫里过夜,皇帝如果想要哪位妃嫔来陪他睡觉,只能把她们召到皇帝的寝宫里来,叫做“召幸”。
由太监把被传的妃子用一条大被裹好,送到皇帝寝宫。
妃子必须从皇帝的被脚爬入,开始被幸,幸到规定时间,比如说三十分钟,窗外太监就一声呼喊:“皇上节劳。”
于是皇帝翻身下来,太监再把妃子包好送走。皇帝一个人孤令令的睡觉。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如此。
在一定意义上说,皇帝简直就是世上最可怜的囚徒,他的刑期是无期。
这是让皇帝们感觉压力大的第二个原因。
四、个人素质和工作需要不和谐
第三个原因,皇帝们的个人素质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
皇帝的工作量特别大,而且每一项都是事关国家兴亡的大事,所以要求皇帝即要有超人的精神,又要有超人的智力和能力。
对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类精力过人意志超群的超级皇帝来说,权力都令他们不堪重负,更何况他们那些远不如他们坚强的后代。
中国王朝存在着一条铁律:那些艰难创业的开国帝王往往性格坚毅,精神旺盛。而继他之后登上皇位的人往往是一蟹不如一蟹。这是由于中国皇族特殊的成长环境造成的。
一生下来,皇子们就处于太监奴仆的包围之下,众星捧月之中,每有所需就立即要求满足,缺乏等待延后满足的能力。
这极容易导致皇子人格的不成熟。
而“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过度关照,又往往使皇子们身体过于孱弱。
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皇位继承人很容易出现种种心理和性格问题,最常见的是意志软弱、自制力差。
另外,深宫之中,妇人之手,使皇子们难有接触社会,了解民生的机会,也培养不起实际的执政经验。
因此,大部分继位的君主,缺乏治国所需的能力。
一方面是能力低下,另一方面是要求极高。
他们的生存因此就变成了权力重压下的挣扎,显得十分可怜。
所以在阅读中国历史的时候,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是,为什么沉溺于酒色的皇帝那么多。
人生的乐趣那么多,特别是皇帝富有四海,可以做的事那么多,可以经历的人生那么丰富,为什么那么多皇帝都象乍富的大款一样不开眼,一门心思赖在酒桌和床上?
酒和色这两样事物确实很好玩,但也至于好玩到让人丧命的程度吧。
道理其实很简单,这是一种逃避。就象我们今天的学生,平时可能也不是特别喜欢上网,但是一到考试,就特别喜欢上网,这是一种逃避。
权力的沉重和规矩的森严使皇帝们无力承受,而祖先的期望、臣民的指责、让他们产生深深的负罪感、无能感、自卑感,不能不自暴自弃,逃避到纵欲当中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