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瓜娃子,玩游戏上瘾了吧?”这样的话,机哥真的是从小听到大。
沉迷电子游戏,究竟是不是一种病?这个问题,争论了十几年,从来没有停下来过,也从未有过定论。
现在,大伙都可以歇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告诉我们,玩游戏,是会上瘾的。
WHO是这样定义“游戏成瘾”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游戏障碍”:
游戏障碍,是一种特征为持久或反复的,进行在线或离线游戏(“数字游戏”或“视频游戏”)的行为模式,具体表现为:
1.失去对游戏行为的控制能力(如:开始、结束,持续频率、强度、时长,环境);
2.将游戏行为的优先级,置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之上;
3.即使发生了负面后果,仍在继续或升级游戏行为。其严重程度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职能领域的严重损害。
这种行为的模式可以是连续、间歇或反复的。游戏行为和其他特征至少需要持续12个月的行为证据,才可以进行诊断,但是如果已满足所有诊断要求且症状严重则可以相应缩短。
ICD-C51Gamingdisorder咳咳,机哥总结一下:在长时间内,持久、反复地,不受控制、不顾后果地玩电子游戏,且“玩游戏”的优先级高于一切。
在去年,WHO就公布了草案,准备在今年将游戏障碍,正式作为一种成瘾性障碍,加入到新修订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名单里。
就在上个周末,5月25日,WHO在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投票表决,正式通过了ICD-11,年正式生效。
这一次,玩家们,家长们,争论多年的“游戏成瘾”这件破事,似乎终于熬到了头。
WHO,这个有国际公信力的组织,为游戏上瘾盖上了棺材板。
真的是这样吗?
先别急着欢呼,也别忙着悲观,机哥先和大家捋一捋,这个“纳入名单”,到底意味着什么。
ICD是个什么东西,凭什么大家都认它?
ICD,全称《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这是一份由联合国制定的临床诊断分类标准,定义了各种疾病、障碍、损伤和其他有关健康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一份世界上最权威的病名目录大全。
被列入ICD,意味着这种病,或着健康状况被正式承认,纳入统计,并且展开更多的后续研究。
然而,在这一次修订通过之后,争议似乎并没有就此消停,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最大的争议之一,就是:凭什么?
凭什么只是游戏?
在这一次版的修订中,和游戏一起,唯二在列的另一种行为障碍,是赌博。
而机哥一字一句地看完这俩“病”的定义之后,喷了...
在这一大段话中,除了Gaming/Gambling这两个字眼的区别,这两种障碍的定义是完全一致的。
机哥还特意用文本比对确认了一次:
(红色部分是完全一致的)
单纯的替换一个关键字,就多了一种新的障碍类型未免有点太儿戏了吧?
成瘾行为导致的障碍,这个分类,就像是一个大口袋,什么都能套进去。
琴棋书画、看电影、健身、远足、钓鱼、阅读、看戏、下厨、烘培、吸猫、撸狗、刷抖音、唱、跳、rap、篮球...
不论是高居鄙视链顶端的“大雅“,还是不堪入目的”大俗“。
游戏,只不过和上面的种种一样,是一种普通的娱乐而已。
把这份名单中的任意一个替换到这条定义中,毫无疑问,都是成立的。
不信?机哥随手Ctrl+F替换一下文本,一个编号6C5x-Rap障碍横空出世:
Rap障碍,是一种特征为持久或反复的,进行Rap(说唱)的行为模式,具体表现为:
1.失去对Rap行为的控制能力(如:开始、结束,持续频率、强度、时长,环境);
2.将Rap行为的优先级,置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之上;
3.即使发生了负面后果,但仍继续或升级Rap行为...
不只是像机哥这样的普通人看来不能接受,就连业内人士们,也发出了反对的声音。
在ICD-11通过的当天,美国游戏产业协会ESA联合世界地游戏业界发表了一份公开信,建议WHO撤销对游戏障碍的分类。
而机哥更想知道,在学术界仍然对“游戏成瘾”是否存在,如何判定,争议悬而未决的时候,WHO直接将其列入名单,是不是操之过急?
最有说服力的学术证据,也没有公布...
机哥罗列了这些质疑与争议,并不是想说,WHO的这条标准纯属扯淡。
而是想说,作为一个有国际公信力的机构,给出的指导准则,还是得更严谨、证据确凿才行。
同为成瘾性行为,尼古丁上瘾,就有非常明确的一套判别标准:
不但列举了各个成瘾阶段的特征,还明确地描述了依赖性、戒断反应的一系列病理指征。
机哥觉得,这才是一个有参考价值的分类。
玩游戏,已经背了许多莫须有的锅,也被玩家群体以外的人们预设了奇怪的负面立场。
机哥老是能在家长群、在新闻里,看到游戏又把xxx怎样了,谁玩游戏xxx了。
而游戏,何罪之有?
在这样的负面大环境中,谨慎地提出一套有详实证据的分裂标准,无论是是对真正的“瘾者”,还是对玩家们,才是负责任的。
到了年的今天,游戏对于我们的意义,已经不只是一个用于日常消遣的“玩物”那么简单了。
第九艺术,游戏已经可以像电影、音乐、画作一样,为我们带来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除了娱乐,游戏也渐渐变成了社交的一部分。
电子竞技,也已经成为了正式的竞技运动。
但冷静下来,想一想。
这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坏,玩游戏并没有“要完”。
游戏障碍,在ICD的这一次修订之后,终将会有一个国际公认,有理有据的明确标准。
当然,要等它正式进入医疗机构的诊断流程,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不过,标准,终归是标准,医疗机构将可以通过明确的指征对真正的游戏障碍进行诊断。
家长们,“杨教授”们也不再有那么大自由裁量的余地。
让真正的“瘾”得到正确的治疗;让普通的玩家,安心地玩。
机哥觉得,这才是ICD-11把游戏障碍纳入名单的意义。
会好起来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