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刻尽显担当
——医院抗洪救灾纪实
8月19日上午,该院住院患者刘晓(化名)在家人的陪同下准备出院。办理完出院手续后,刘晓诧异地发现,原来的大门走不通了,已经被垒起来的沙袋封堵了,出院只能绕行到临时通道。除此之外,医院内丝毫看不出任何受灾的迹象。或许,正医院全体职工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抵抗灾情,在这些患者的眼中,这场惊心动魄的泥石流灾害似乎从未发生。严防死守抗灾自救
8月17日上午,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淹没了国道,医院涌入。
“快堵沙袋!”随着一声令下,除两名留守重症病房的男医生外,其他职工都在大雨中与泥石流抗争。医院今年迎战的第三次强降雨。
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服务着陇南九县区、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和舟曲县的精神疾病患者。全院目前有名住院患者,绝大多数都是有严重肇事肇祸行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重症控制病区还住有被强制治疗的重性精神病患者。
武警官兵和医护人员合力清淤。
“我们的患者比较特殊,转移、安置无法保证绝对安全。留给我们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原地坚守。”医院(精神卫生中心)院长王培基说。
进入8月份以来,医院已经组织职工进行了两次抗洪应急抢险演练,购置了雨衣、雨鞋和铁锹等抗洪物资,准备防洪沙袋多个,并先后向社区申请了防洪沙袋多个。
医院所处地势的原因,接到陇南市委、市政府的暴雨预警通知后,全院职工第一时间行动起来。职工们将住院患者以及药品、设备都转移至楼上,医院大门外筑好了沙袋墙,并安排应急组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抗洪救灾。
为应对这次强降雨,医院还制定了应急预案,医院防洪划分为三道防线。第一道为泥石流阻挡应急处置区,第二道为保障正常工作值班区,第三道为确保住院病人安全区。
8月17日中午,对面山上巨石裹在泥浆里飞滚而下,医院的大门,应急值守人员在大雨中堆放沙袋并及时向主管局领导汇报情况。此时,医院第二道和第三道防区内一切如常。
“精神疾病患者最怕受到惊吓,我们最担心的就是病人情绪波动。院长要求所有参加防洪抢险的医护人员进入病区先要将有泥浆的衣服换干净,调整好心态,平稳情绪。”该院副院长王富春介绍说。
生命至上风雨同行
名特殊病人没有被忘记,关爱不断向这里汇集。
8月17日,除了面对泥石流的威胁,该院还面临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医院北边的两个大门都被泥石流堵死了,医院里的名病人与医护人员都被围困在里面。
医院中的淤泥。
“砸墙,开路!”
当天,接到该院的灾情汇报后,陇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副市长、市公安局长薛小勇冒着大雨到现场查看灾情,市民政局负责人通过梯子爬过高高的院墙,现场指挥应医院西边的应急救援通道。
8月18日早上,陇南市武警支队的40医院展开清淤作业。
医院内厚达近一米的淤泥,官兵们用锄头挖、用铲子铲。18时左右,医院内的淤泥被清除了。同时,官兵们还筑起了一道20米长的防护墙,用来抵御随时可能涌来的泥石流。
8月20日上午,陇医院下拨了25万元经费,医院做好受灾后的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等各项工作。
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在抗洪抢险的同时,该院依旧不忘积极收治病人。8月17日夜间起,因洪涝灾害导致病情复发医院,13名分别来自舟曲县、西和县、武都区和宕昌县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及时得到了住院治疗。医院还通过24小时值班电话,对因道路冲毁,医院就诊的5名文县患者进行了居家治疗指导。
精神病患者康复后最怕受到刺激。灾情发生后,该院对患者的回访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医院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办公室专业人员通过电话指导患者的亲属,进行居家管护治疗。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援助热线,该院还对17名因泥石流灾害导致焦虑和严重失眠的群众进行了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
武警官兵和医护人员正在装填沙袋。
灾情发生后,该院迅速组织开展灾后环境消杀和疫情防控工作。医院消杀组工作人员携带消毒工具,到周边受淹店铺、街道开展消杀工作。对被洪水浸泡过的垃圾桶等喷洒消毒药剂,尽最大努力保障周边群众的安全。
如今,除了防洪沙袋堵在大门口外,在医院内,已经看不出任何遭受过洪水、泥石流侵袭的痕迹。院内的桂花阵阵飘香,患者的各项治疗等工作都已开始正常进行。同时,医院的心理健康救援队也已赶去文县碧口镇进行支援救灾工作。
来源:甘肃日报省自然资源厅:守护生命安全建设美丽家园
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东西部协作扶贫的“邮储品牌”
全省脱贫攻坚公益广告
环县生态秉赋成就自然美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