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精神分裂症会使患者反应迟钝而,不爱与人说话,以至于出现妄想、幻听等症状,而不同的人在不同阶段发病症状也是不相同的。
01
青春型精神分裂
多发病于青春期,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多在2周之内达到高峰。主要症状包括思维破裂、思维内容荒谬离奇、情感多变,易冲动,言语杂乱无章、幻觉妄想、行为异常等。此型大多呈反复发作,发作多次后易趋向精神衰退。
02
偏执型精神分裂
主要以幻觉和妄想为主要表现,幻觉即无客观刺激的作用下,患者听到或看到他人无法感知的声音或图像;
妄想指与现实推理不相符合的荒谬想法,如无故感觉周围人群的行为皆针对自己,严重者甚至认为他人意图加害自己,且对此坚信不疑,患者因此可能出现一系列攻击性行为。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外表多无明显异常,甚至工作能力优秀,只有在深入交流时方能发现其思维的异常。
03
紧张型精神分裂
行为抑制、表情淡漠为主要表现特征,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发病于青壮年。发病初期,言语动作明显减少,发展至严重时呈木僵状态、不动、不食,毫无表情。
但要警惕有时会突然解除抑制呈兴奋状态,突然打人、毁物、逃跑,常历时短暂,又可转回木僵状态。
04
单纯型精神分裂
无明显诱因,多于青少年期缓慢起病,以孤僻懒散、冷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为主要特征,早期常有头痛、头晕、失眠、全身无力等症状。
病程发展缓慢,往往短者1一2年,长者3-5年;因此早期易被误认为性格或思想问题。如不及时诊断及治疗,易逐渐迁延为慢性精神衰退。
05
其他类型(未定型)
精神分裂症除以上几种精神病性症状较为明显的类型外,尚有未分型、残留型和抑郁型等几种类型。
未分型精神分裂症是指多种症状交叉混合,很难归入上述任何一型的精神分裂症,也可成为混合型。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是指在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活动期后,迅速转入以“阴性症状”为主的、非特征性表现的人格缺陷阶段的精神分裂症,本型在精神分裂症中也较为多见。
抑郁型精神分裂症是指精神分裂症急性期除“阳性症状”外,同时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如精神分裂症其他各种症状减轻后才逐渐出现抑郁症状,则称为分裂症后遗抑郁状态。
专家提醒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坚持长期治疗的原则,急性期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巩固期治疗目的是防止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能的恢复;维持期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