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认知偏执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首先声明我不是心理学专家或心理学研究者。我对认知偏执现象也没有认真、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我只是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对身边人的观察,以及部分思考,得出对于认知偏执现象的理解和认知。不一定对,但觉得说出来或写出来,或许会对身处认知偏执困扰中的人和相关者会有所帮助。

偏执,说明不是处于正常状态。偏即不正,执即执着,亦即不易改变。偏执,从字面理解,即偏重于一边的执着。

执着本身并不一定是贬义,但过于执着,超过了一定的度,过于偏向了某一边,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困扰或伤害,就意味着某种程度的不正常。再严重一些的话,就是心理疾病。

认知偏执,即为个人认知所处的不正常状态。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认知与想象之中。这个认知与想象,有基于过往生活的经历、经验和教训,也有对所观察世界和社会的体验、学习和思考,还有对未来的领悟、预测与想象。简要的说,这类认知与想象,就构成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行动指南,会对一个人和他周围最密切相关的小群体或小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虽然每一个人的认知与想象都非常有限,也不一定能符合实际情况,但只要符合常识,不是太出格,只要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困扰或伤害,就基本属于正常状态。

认知极不正常的人,很容易被发现。因为他们没有认知事物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这类人被称为精神病患者,或“神经病”,或弱智者。

认知过于偏执,不仅会给自己,也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很多困扰。虽然还没有到违法和犯罪的地步,但造成的困扰不可忽略、忽视。对这方面认识得越清楚、越深刻,就越能保护好自己,也能更好的帮助他人;对这方面认识越模糊,就越容易陷入困扰之中,并且难以自拔。

然而,认知偏执这一现象虽然普遍存在,却并没有引起人们和社会足够的重视。对认知偏执的研究,也并不久远,最多不过百年的时间。以前,虽然没有对应的名词来表述认知偏执的现象,但词汇中还是有些蛛丝马迹可寻的,如:一根筋、认死理,极度自负、以自我为中心、爱钻牛角尖、牛不喝水强按头、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如此等等,都说明很难改变某些人的认知偏执。

关于认知偏执,程度虽各有不同,但大致有如下共性:

其一是认定的观点,极难或不能改变。忽视或不相信与自己认知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想法,即某种程度的脑残。

其二是过分自负,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人是错的,错不在自己。若有挫折或失败就归咎于他人,责任也必须由他人来承担。

其三是对别人的错或认定是别人的错,哪怕一丁点,都会记仇,且铭刻在心,不予原谅或包容。一旦发生争执,就会拿来说事,并穷追不舍,直到对方妥协或认错。

其四是这类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认知和行为持否认态度,即自己没有问题,是他人有毛病。

其五是以自我为中心,狂妄自大,唯我独尊,不懂得尊重与对等。往往得意于自己的一点点小成就,仿佛自己那一滴水就是大海,藐视天下,舍我其谁,独孤求败。

其六是与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完全失去自我,成为精神上的奴才或沦为工具性价值,成为主子的马仔,或功狗,或铁粉,或五毛。即便没有主子,也得寻找一个主子,完全活在他人的眼色之中。这类人最易倾向于某种崇拜。

认知位于正常和极不正常之间的状态,属于认知偏执,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偏执型人格障碍”,又叫“妄想型人格”。虽然本文所说的认知偏执与偏执型人格障碍两者的概念、定义、内涵和外延,不一定完全对应,但还是可以借用一下,以方便读者的认知和理解。

有认知偏执倾向的人,是麻烦的制造者。在家里不能和亲人和睦相处,在集体不能和同事、同学相安无事,在社会上不能和朋友增进友谊,最终被所有人孤立、远离和边缘化。这样的人一旦当上单位的头头,则会给所有的部属造成极大的困扰和伤害。

历史上最典型的认知偏执型人物有:希特勒、斯大林、日本军国主义极端分子、波尔布特等。希特勒妄想日耳曼人种是最优质人种,要一统全球,对劣质犹太人要予以肉体消灭,制造了惨绝人寰的集中营。斯大林幻想很多部属都是他的反对者,故要予以大规模的清洗,造成数百万人被杀。日本军国主义极端分子也妄想一个月内征服中国,并发动侵略中国和袭击亚太,给日本人自己和被侵略和袭击地方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波尔布特想让柬埔寨跨入共产社会,造成数百万平民死亡却不认为自己有罪。古代中国也有这类偏执狂,如黄巢、张献忠、洪秀全等。这类人是制造人类灾难的始作俑者。

在家庭中认知偏执的也大有人在。有的母亲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也是属于自己的,即使离婚,孩子也只能归属于自己,极端的都不会让爷爷奶奶看一眼孩子。要死,也要把孩子带到另一个世界。有的丈夫认为,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所有人都要靠自己养活,因而所有人必须看他的眼色行事,不得有半点违逆,否则就要还以颜色,甚至施以暴力或冷暴力,直到对方认错、认输为止。

在企业中认知偏执主要是企业领导人或老板,尤其是私营企业,老板掌控了主要的资源,也拥有了近乎绝对的话语权。部属只能看老板的眼色行事,这更增强了老板的主宰感。一旦老板认死理,则员工只有服从的份,这也常常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老赖、跑路党、暴雷、贾跃亭式的人物,不可胜数。有的企业主陶醉于自己一点点的创新型改进,就仿佛为人类作了极大的贡献,连爱因斯坦也不入他的法眼。

政泉、政府或政党中的认知偏执也并不鲜见。古代有:皇帝即神圣,地方官即父母。现代有:这一届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咱们的党是伟光正的,政府是能解决一切棘手问题的最有力机构,最高领导就是最有智慧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类认知偏执,无意为之谓之蠢,有意为之谓之坏。

宗教中认知偏执也非常明显,即只能信我,不能信他,对异教徒不是征服,就是消灭,尤其是ISIS、邪教等。史上历次宗教战争和宗教迫害等事件都具有明显的认知偏执狂特征。

认知偏执还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有某些类同(关于斯德哥尔摩症本编曾有专文撰述,有兴趣者可以索文阅览)。这类偏执特别容易产生皇权崇拜、个人崇拜、领袖和领导崇拜、权威崇拜、政党崇拜、宗教崇拜、古代崇拜、祖先崇拜、偶像崇拜、文化崇拜、制度崇拜、祖国崇拜、民族崇拜、膳食崇拜,如此等等。

崇拜的本质是自卑,自卑到放弃自我。自卑的对立面是自大。认知偏执者有些会极度自卑,有些又会极度自大,有些还会统合对立的两极,既非常自卑,又特别自大。

认知偏执者往往身陷其中而不自知,犹如摸象的盲人,总在一味的指责别人的错误而不知自省。由于不知或不自知,而导致决策或选择的错误,会让自己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也影响到自己生活的质量。更大的问题是影响到身边人,或给相关者造成困扰与伤害。

这类人没有办法与其说理,与其争辩也不会有结果,能够远离或相安无事就非常值得庆幸。但远离也不是办法,因为有些人、有些环境是无法远离的。如何认知、发现这类认知偏执障碍者的存在,并适度的帮助缓解其症状,是有待于社会所需要做的一项工作。

一个群体里的认知偏执狂越少,给群体造成的困扰和伤害就越小,则群体越安宁和谐。愿每个人身边的认知偏执障碍患者越来越少,最好归零到一个都没有;也愿更多的人能够认知到自己或身边的认知偏执者的存在。他们虽不是精神病,但他们也是患者,能帮助就施以援手,不能帮助就保持敬而远之的安全距离。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山水云霞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a.com/hbzl/126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