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每天进行的新陈代谢中,生长出多亿个新细胞的同时,也会长出1-20个“癌细胞”。所以,微小的肿瘤几乎存在所有人体内,只是有的安分终生不为人知,有的爆发成癌夺人性命。而影响它是否爆发,爆发后会否迅速致命的,除了基因、环境之外,更有你的一举一动、一饮一啄,这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免疫功能,甚至成为助长“癌细胞”气焰的帮凶!
1、癌症的流行率
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 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年登记资料。报告主要发现年恶性肿瘤发病约.9万人,死亡约.8万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5个人因为癌症去世,所以我们几乎每个人身边都会遇到这样的人。与白癜风相比,癌症负担呈持续上升态势。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
2、为什么癌症是一个老年病?
事实上现在全球已经有超过万人带癌生存,他们和癌症一起和谐地共存着。为什么我们现在能够“战胜”癌症,为什么癌症的生存率已经翻番了?是因为我们对癌症的认知发生了革命。
中国的癌症发病率现在在世界上其实是排在近70位,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高。事实上全世界癌症发病率 的20个国家,几乎全部都是大家挣完钱以后想移民的国家,都是欧美的发达国家。
为什么是这样?原因很简单,因为癌症发生 的风险因素不是大家想象的空气污染、转基因食品,而是寿命。
无论男女,当超过55岁以后,癌症发病率就开始指数性地上升。现在上海的平均寿命已经是80岁以上了,所以是处在发病率的顶端。
我们身边的癌症患者越来越多,是因为大家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以前的皇帝从来不得癌症,不是御医好,是死得早。从秦始皇到光绪的平均寿命大家知道是多少吗?是39.8岁,所以他们没有多少机会得癌症。
咱们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字面上理解就是,自古以来活到70岁以上的人就是很少的,但现在中国70岁以上的人已经有万以上了,所以风险会越来越高。
发达国家越来越多,主要就是因为别的疾病都无法杀死我们,那么在癌症这边就出现了。
为什么癌症是一个老年病?整体来看,是因为癌症发生需要两个最核心的因素, 个是基因突变(日积月累),第二个是免疫逃逸(免疫系统监管缺位)。
根据美国现在的统计,37%的女性和42%的男性在一生之中会遇到癌症,这个比例远远高过大家的想象。如果是这样,一个八口之家里面出现一个癌症患者的概率就超过了90%,所以这个东西躲是躲不掉的。
身材矮小的人为什么不会得癌?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学教授瓦尔特?朗格,曾经研究过厄瓜多尔一个小村庄里的特殊人群——莱伦氏综合症(侏儒综合征,也称为生长激素迟钝症候群)患者。
朗格教授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莱伦氏患者身材虽然矮小,但他们竟然不会患诸如糖尿病或者癌症!他们会抽烟喝酒吗?会,和所有西方人一样。他们注重饮食吗?不会,也和所有西方人一样。关键在他们体内的生长激素IGF-1,也就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极低。由于生长激素少,所以他们长得矮小;但也由于生长激素少,所以他们体内细胞分裂次数也少。
什么意思呢?人的衰老,其实就是细胞不断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越快分裂的细胞,越快衰老。从整体来看,人体细胞分裂越快,越容易衰老。生长激素少的人,他们细胞分裂比一般人缓慢,衰老过程比一般人也慢。而且,由于新细胞的产生缓慢,我们的身体会将能量转向另外的用途——修复受损细胞,而且会修复损伤的DNA。
修复损伤的DNA有什么意义?它可以预防癌症的产生。癌症就是因为细胞DNA受损,导致复制异常,进而产生出了疯狂分裂的细胞。因此说,IGF-1的减少,会让人不仅衰老缓慢,而且身体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这跟饮食有关系吗?当然有。从莱伦氏综合症患者的例子,我们可以反推出正常人的情况:我们吃饭的作用,就是为身体提供能量。身体的能量,主要是用来维持细胞的分裂。吃得越多,蛋白质吸收越多,越会刺激IGF-1的生成和作用。也就是说,吃得越多,你的身体越有能量,也越有多余的能量全速迈向衰老,乃至疾病和死亡。
癌症的真相(1)视频3、癌症发生的机制
(1)缺陷细胞失控
像一切生物一样,我们的身体时刻在生成有缺陷的细胞,当缺陷细胞失控时,就变成了强盗般全副武装的癌细胞,游离于健康身体所遵守的任何规则之外。它无视组织发出的停止繁殖的信号,疯狂分裂,分泌出特殊的物质毒害那些健康的组织,征用附近的血管,强迫它向四周扩张。癌症,会把人的身体拉入战争状态。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失控也会受到身体的阻挠:当免疫系统被调来对付它们的时候;当身体拒绝产生炎症的时候;当血管拒绝增殖,并不再为癌细胞提供生长必须的给养时。这些机制在经过强化后,就可以用来阻止癌症抢占先机。
在北卡罗来纳州维克森林大学的生物实验室中,一个叫崔正的博士一直利用老鼠实验毒性最强的癌细胞S。S进入老鼠体内后会迅速繁殖,每10小时肿瘤体积就会翻一番,直到老鼠器官崩溃或血管爆裂而死。没有一只老鼠注射过S后能活过一个月,因此实验室的老鼠需要不断更新。
直到一天,一只叫6号鼠的老鼠,抵御住了注射的影响。助手再次注射,崔正还建议注射剂量翻倍,但老鼠还是好好的。接着10倍、倍、0倍标准剂量的癌细胞依次被注射,6号鼠还是好端端地活到第8个月。而且,这只后来被称为 鼠的后代,也能接受剂量为20亿单位的S注射。
崔正的团队开始研究这些老鼠如何能打败S,这中间到底存在什么机制。他们从 鼠后代身上取下了S细胞样本观察,发现与普通的癌细胞不同,这些细胞到处都是凹痕和小洞。原来,这些细胞被免疫系统的白细胞,包括 的“自然杀伤”(又称“NK”)细胞围困,并进行了激烈的战斗。NK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种特殊媒介,它在体内不断巡弋,搜寻细菌、病毒、异常细胞,只要它们发现敌人,就会立即围住入侵者,奋力将自己的细胞膜贴上癌细胞的细胞膜,一旦贴上,就会释放NK细胞的化学弹药,用穿孔素和颗粒酶渗透癌细胞的细胞膜,然后激活癌细胞的自我摧毁机制。癌细胞的尸体会被紧随NK细胞的巨噬细胞吸收。
怎么样才能够提高我们自身的免疫力的活跃度呢?保证饮食健康,保持体内环境洁静,并且进行全身运动的时候,就不只是手和脑部的运动,免疫细胞就会处于 状态。免疫细胞还对我们的情绪十分敏感,它们会对以幸福感和荣辱感为特点的情绪状态产生积极反应。而传统的西方饮食习惯,长期的愤怒和绝望的情绪,与世隔绝,这些是抑制免疫细胞的因素。
(2)炎症的两面性
一切生物都能够在受伤后自然修复伤口,其基本机制就是炎症。人的身体一旦损伤,血小板就会觉察,迅速聚集释放出一种简称PDGF的化学物质向白细胞示警,继而由白细胞产生一系列别的传递物质,相互协调,修复受损部位。癌症会像木马一样,利用修复过程侵入身体。这就是炎症的两面性,它能帮助形成新组织,也能转而促进癌症的生长。
曾经有学者提出,癌症是因为身体修复伤口的行为出错而造成的,组织一旦恢复,炎症因子就会停止生产。而癌症会持续不断生产炎症因子,让附近的白细胞陷入混乱,并且阻碍细胞凋亡的自然过程,于是肿瘤不断膨胀。
研究发现了癌症促发炎症机制的致命弱点,即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依赖一种由肿瘤细胞分泌的特殊促炎因子,没有它,肿瘤就会变得脆弱不堪。这种因子被称为核因子—kB,几乎所有的癌症预防药物都是这种因子的抑制剂。
(3)切断癌症的补给线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海军的一位军医福克曼,提出一个假设:如果癌性肿瘤不能成功地将血管转为己用,它就根本不能生长。手术实践不断验证他的假设,所有切除的癌性肿瘤都极其依赖脆弱而扭曲的血管提供养料,因为它生长实在太快。癌细胞会绑架身体制造新血管的能力为己用。所以,福克曼提出通过向血管发动进攻,阻止癌细胞绑架血管,让肿瘤退化,变成无害的休眠微肿瘤。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临床医生欧宁胥挑选了93位已经由活体检查证实患有早期前列腺癌的男性,把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简单监护,一组实践医生制定的一整套身心健康计划,然后监视他们血液中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变化。
整整一年,接受健康计划的人每天都摄入维生素E、维生素C和硒,一克ω-3脂肪酸;参加体育锻炼,每天徒步30分钟,每周6天;做瑜伽,放松;参加互助小组。12个月后,只接受监护的49人,PSA含量平均值上升了6%,6人病情恶化;而改变生活方式组,没有一个人恶化,且PSA平均值下降了4%,这说明肿瘤正在退化。而且,他们的血液阻止癌细胞生长的能力比对照组高7倍。
这些研究,以及学界更多实验表明,最多只有15%的癌症死亡病例是由基因导致的。基因会种下种子,但种子是否成长,则要看环境是否适宜。人类近些年的生活方式,无疑给癌症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4、如何预防癌症?
癌症发病时间很长,它其实就是基因突变和免疫逃逸这两个综合结果造成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够避免一些引起基因突变,引起免疫逃逸的环境因素,或者是别的一些因素的话,现在认为50%的癌症都是可以预防,可以避免的。
具体有哪些因素呢?烟、酒、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膳食纤维、慢性炎症、电离辐射、感染、免疫缺陷、环境污染等等,有很多种。
肺癌现在是中国的 大杀手,无论男女都是。每年死于肺癌的人是所有癌症里面最多的。中国占了世界1/5的人口,但是有1/3的肺癌患者都在中国,大家觉得这是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中国有全世界1/3的吸烟人口。
(1)首先是戒烟,香烟的危害我们就不必赘述。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被视为肺癌高危人群?通常认为是你抽烟到达了20年包。什么叫20年包。就是你每天抽多少烟,和你抽了多少年,乘起来,也就是说你每天抽两包烟,你抽了10年,或者你每天抽1包烟,抽了20年。如果到了这个以上的话,通常就认为是高危人群。
烟,基因突变的帮凶,烟草烟雾中含有超过种化合物,数百种有害物质,其中既有致癌剂,又有促癌剂,因此吸烟不仅会诱发基因恶性突变,更可怕的是,烟草烟雾中的化合物和有害物质还会加速基因的损伤和阻止基因的修复,从而诱发癌症。
雾霾会导致肺癌增加,但增加的比例多大值得商榷,特别是会不会增加肺癌的死亡率。年发表的对名英国医生进行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吸烟是引起肺癌的主要原因,伦敦大雾等空气质量因素是次要原因。肺癌患者中80%到90%是和吸烟或二手烟有关,这是因为烟草中致癌物起码有60多种,雾霾虽然厉害,但里面含有的致癌物要少多了。
另外很多人说不少肺癌患者不吸烟,是的,他们可能是二手烟受害者。中国有3亿烟民,二手烟受害者达到7个亿,算算中国一共有多少人口?在中国不吸烟的人成为二手烟受害者的可能性大?还是不受二手烟之害的可能性高?
此外,还有一个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死于肺癌的人中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比例是17:1!
(2)其次是戒酒,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什么样的酒其本质上都是致癌因素。这是因为酒精本身是无害的,但是酒精的代谢产物 是有害的。酒精,化学学名叫乙醇,进入体内以后脱氢酶变成 ,之后 脱氢酶,变成 ,完成代谢。 也是没有毒性的。但是作为代谢中间产物的 是一种明确导致DNA突变的一种化合物。
脸红更容易基因突变,酒精在体内代谢,会变成 ,而 大量堆积,会导致染色体重排,并 地改变DNA序列,从而导致癌症的风险。所以为了安全,酒还是少喝的好,尤其是喝酒脸红的人,你还是别喝了。
(3)再次,缺乏运动和肥胖也是两大致癌原因,这两个原因常相伴而生。运动是非常好的防癌手段。研究发现,有大概13个种类的癌症患病率,长期运动的人均低于平均水平。比较合适的运动量是多少呢?每周平均运动3-4个小时的休闲型运动。这个其实不难做到,每天大概半个小时,快走可以,慢跑也可以,跳广场舞也可以。坚持这样做下来,肯定是有好处的。
懒癌是真的存在,我们笑称有一种癌症叫做“懒癌”,但懒得动,确实是癌症的帮凶。那些性格开朗、喜欢运动的人,往往能抵御癌细胞继续发展。当运动微微发汗、有气喘的感觉时,人体会产生较大量的内啡肽,这是一种能增强愉悦感的激素,可提升身心机能。
倒后走抗癌法,倒后走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养生锻炼,它对抗癌也有一定的效果。因为倒后走的话,看不清前进方向的人们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紧张感,从而会很认真地去走每一步,这时会增加干扰素的分泌,而干扰素有一定得抗癌作用。
气功抗癌法,说到气功抗癌,我国一位 的画家曾练气功就成功治愈了自己的癌症。因此说气功锻炼法是有临床经验的,既可以健身,又可以抗癌。其保健作用相当于瑜伽和太极,但又优于后者。
钓鱼抗癌法,钓鱼是新兴都市人喜欢的释放压力的爱好,垂钓使人既紧张专一,心情舒畅,又动静结合,可促进身心健康,而且垂钓的空气环境相对清新干净,对呼吸道是很好的呵护,能起到药物所不及的作用。
(4)同时还需要避免饮食里面缺少纤维等,饮食结构不均衡是对结直肠癌是有比较明确的致癌因素的。欧美的结直肠癌患病率比中国高很多,原因就在于他们不健康的饮食结构。
(5)高脂饮食催生癌细胞,饮食中如果高热量食物、动物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 和维生素等明显缺乏时,溶解和吸收致癌物的危险将会增加。如果长期处在这种刺激中,很可能诱发肿瘤细胞产生,导致大肠癌。建议少吃或不吃肥肉、动物内脏、鱼籽等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植物油限制每人每日20-30克(约合2-3汤匙);每日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6)高盐让胃癌风险增2倍。吃得太咸会导致胃黏膜屏障的慢性损伤,日久会增加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导致胃癌发生。高盐饮食的人和那些清淡饮食的人相比,胃癌的相对发病风险要增加接近两倍。这是因为过量的盐会导致渗透压高,破坏胃黏膜的保护作用,继而提高胃癌的风险。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盐食用量5g。腌菜、话梅、火腿肠等加工产品,注意查看含钠量,尽量少吃一些。
复旦大学女老师于娟患癌去世,生前在她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她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方法,写下了一篇《为啥是我得癌症?》。
“ ,我没有遗传;第二,我的体质很好;第三,我刚生完孩子还喂母乳一年;第四,乳腺癌患者都是45岁以上人群,我那时只有31岁。”那么为什么她得癌了?她得出的 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的饮食习惯:比如说,瞎吃八吃。从来不会在餐桌上拒绝尝鲜的人,暴饮暴食。
不是说你吃什么就能适应什么,而是说食物到了你的身体内,如果营养不适应,就会引起你身体发生变异。最严重的变异,就是吃出了癌症。日本科学家指出,饮食过多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几率。患癌当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食物、环境、睡眠、压力,多方面因素综合起来,慢慢让你垮掉。但是饮食习惯的重要作用,你 不能忽视。
(7)睡眠抗癌法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指出,如果每晚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不仅会很大程度上抵消体育锻炼的抗癌效果,还会增大患癌几率。这是因为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人体关键荷尔蒙和新陈代谢,对抗癌有副作用。
癌症的真相(2)、糖才是真正的元凶、排汗与排尿的差别、爱可以治癌视频
5、糖是肿瘤的元凶
今天,西方营养学调查显示,我们身体56%的热量来源于三个方面:精制糖、漂白面粉、植物油。专家认为,如果肿瘤周围的环境中没有生长必须的炎症因子,肿瘤就不能成功扩散。而炎症因子,直接来源于我们的饮食。精制糖会提高促进炎症的胰岛素和IGF(InternationalGoFederation,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人类生长激素:HGH在肝脏中所制造的肽,它会附着在细胞上,并执行促进生长及再生的责任)的含量。
世卫组织曾调查了23个国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结论:糖的危害,甚于吸烟。美国权威专家在《自然》杂志上公开提出: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上瘾的物质,摄入多了如同慢性 。
癌细胞偏爱甜食,实际上,癌细胞往往比正常细胞生长更迅速,对葡萄糖的需求量更大,会与正常细胞争夺营养。瑞典科学家曾对8万名参与者进行了长达9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与很少喝甜饮料的人相比,每天喝两杯甜饮料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要高90%;每天吃5小勺糖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要比不吃糖的人高70%;每天用甜水果酱涂抹面包片的人,患胰腺癌风险也比不吃甜食者增大50%。这一结果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引起了营养界和医学界的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