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不舒服先承认自己有ldquo精神

刘军连简介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901/9392445.html

“我有个老病人,医院的专家,10年内做了8次胃肠镜,总觉得自己肠胃不舒服,来门诊找我。这时候,如果我告诉他你这个应该去看精神科,他会接受吗?”

昆明医院的缪应雷主任在消化内科从事临床和研究30年,他每周的门诊平均有30个患者就诊,其中50%的人都是功能性胃肠病。这个病在普通人群中约1/3的人都出现过相关症状,按此计算,中国有4.6亿人都是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

而功能性胃肠病大多都是精神性焦虑所导致的,简单来说,患者想治好病,就必须承认并接受自己有精神方面的疾病(焦虑、抑郁等)。但遗憾的是,90%的人,都固执地认为自己得的就是“肠胃炎”等胃肠道疾病。

大脑和胃肠之间的神秘联系

人体是个神秘而复杂的大“工厂”,随着医疗技术和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这间大型工厂里,各个零件之间都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大脑”和“胃肠”之间的联系就藏在神秘的“脑肠轴”中。

“脑肠轴”究竟是啥?

如果把“肠道”和“大脑”比喻成一对恋人的话,两人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中枢内分泌系统、肠道菌群等介质进行交流。“脑肠轴”可以理解为这整套交流系统的总称。生活当中,胃肠和大脑相互作用影响的场景数不胜数。

场景一:当你吃下一块芝士蛋糕后,大脑分泌多巴胺获得了愉悦的快感,这就是“大脑”和“胃肠”这对“情侣”热恋的结果。

场景二:工作中,你和上司吵了一架,气得连饭都吃不下。此时,“大脑”和“胃肠”这对“情侣”就处于相互赌气的“冷战”状态。

胃肠是情绪“晴雨表”

承认情绪异常才能谈治疗

说清楚为什么是“脑肠轴”之后,大家就能明白良好情绪的重要性。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出现轻度的焦虑、抑郁、不安等情绪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不必害怕。

真正害怕的是,患者本人和家属都不愿意承认这是精神疾病的范畴,因此拒绝到精神科寻求帮助。于是胃肠不舒服的人反反复复跑到胃肠科看病,胸闷心慌的人经常跑去心内科就诊。全套检查下来之后,什么都好好的。等下一次情绪不好,症状来了,又开始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昆明医院精神科的卢瑾主任介绍,无论抑郁还是焦虑,在早期发现的时候,医生可以很轻松就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怕的是拖到重度焦虑和抑郁,都已经开始医院,那个时候治疗就比较困难。

同家人一起面对疾病!

缪主任看过太多被功能胃肠病折磨的患者和家庭。下至幼儿园的小朋友,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因为不愿承认精神有异常,一家人工作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很多家属,即便已经发现患者时常疑神疑鬼,情绪异常,也不愿承认自己的家人是焦虑症或者抑郁症。这时,谁都不愿做“坏人”说出真相,但这个时候的避重就轻会给整个家庭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家人之间真正的爱,是一起客观认识疾病后,和医生携手对抗疾病。

令人欣喜的是,缪主任的门诊中,已经有10%的人承认病患并积极配合治疗。这部分患者经过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后,超过90%的人都可以恢复到患病之前的健康状态。

所以,患者不要讳疾忌医,调整好心态很重要。缪主任说:“心态好的人,一般都积极乐观,身体自然也差不到哪去。”

DianYiTong

很高兴得到你的认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a.com/hbzl/13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