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围产期不同阶段性激素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围产期抑郁的关系。
方法:年2月至年2月间在广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孕妇例入组,分别于早孕期(12周)、晚孕期(34周)、产后1周及42d采用放射性免疫技术检测血中雌激素、孕酮、催乳素、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进行心理测评,并由精神科医师诊断围产期抑郁(抑郁组),非围产期抑郁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检验比较2组间及各个时间点间性激素的变化差异。
结果:共例孕妇完成研究,共诊断PND54例,其中早孕期诊断10例,晚孕期新诊断16例,产后1周新诊断14例,产后42d新诊断14例。
(1)2组性激素水平比较:抑郁组雌激素水平在早孕期、晚孕期、产后1周和42d时分别为(.30±.68)、(.60±.32)、(.70±.54)和(.40±12.21)pmol/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92)、(.00±.15)、(.90±.83)和(.50±11.86)pmol/L](P值均<0.05)。抑郁组孕酮在早孕期、产后1周和42d时分别为(.49±20.40)、(24.23±3.53)和(6.40±3.53)nmol/L,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80±19.06)、(5.71±2.36)和(3.87±2.03)nmol/L](t值分别为﹣2.、﹣2.和﹣2.,P值均<0.05)。抑郁组催乳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在产后42d时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40±1.69)与(17.50±1.64)μg/L,t=﹣4.;(0.32±0.21)与(2.21±0.17)mU/L,t=﹣12.](P值均<0.05)。抑郁组和对照组在早孕期、晚孕期和产后1周时促卵泡生成素具体值测不出,但在产后42d时,抑郁组低于对照组[(2.22±0.58)与(3.15±0.29)mU/L,t=﹣15.,P=0.]。
(2)不同时间点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抑郁组和对照组雌激素水平在4个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孕酮水平在4个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产后42d的水平仅与早、晚孕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和对照组催乳素在产后42d的水平最低,与其他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检验,P值均<0.05)。
结论:围产期低雌激素和高孕酮水平及其水平波动可能与围产期抑郁有关。
围产期抑郁(perinataldepression,PND)[1]指孕期到产后1年这一特殊时期发生的抑郁障碍,会发生于20%~36.5%的孕产妇[2]。PND会增加孕期以及分娩时并发症,增加剖宫产率,影响孕产妇发挥社会功能及其社会人际交往,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甚至可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3]。既往研究表明,雌激素与抑郁症的发生有相关性[4-5],但动态观察性激素特征及分析其与PND的相关性的研究较少。现对围产期不同阶段性激素的变化特征与PND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1.入组标准:(1)年2月至年2月,在广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孕妇。(2)早孕期(<12周)。(3)年龄22~35岁,职业、文化程度不限。(4)早孕期体格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感染指标及心电图等正常。(5)愿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6]:(1)入组时患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等精神病性障碍。(2)入组时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等其他影响心理情绪波动的疾病。(3)有不良嗜好或物质依赖。
二、研究方法
1.PND诊断及分组:符合标准者按就诊顺序入组,直至完成例早孕期病例完整资料的收集。入组者分别于早孕期(12周)、晚孕期(34周)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elfDepressionScale,SDS);产后1周及产后42d填写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PostnatalDepressionScale,EPDS)。PND的诊断完成的量表由2名精神医学科专业评定技师进行评分,SDS评分>53分、EPDS评分≥13分,并经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评估后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PND;非PND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过程中因出现其他妊娠期疾病(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或内外科疾病退出及失访等原因,最终完成4个阶段评估的研究对象共例。晚孕期、产后1周及产后42dPND及对照组均除外前一阶段诊断PND的病例。
2.性激素测定方法:入组孕妇分别在早孕期(12周)、晚孕期(34周)、产后1周及产后42d,上午8~9点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5ml。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雌激素、孕酮、催乳素、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素水平。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每个阶段新诊断病例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2组间差异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多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一、PND的发生率
例孕妇中共诊断PND54例,PND发生率为30%。早孕期诊断者10例,诊断率为5.6%(10/);晚孕期新诊断者16例,诊断率为9.4%(16/);产后1周新诊断者14例,诊断率为9.1%(14/);产后42天新诊断者14例,诊断率为10%(14/)。
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1.2组之间性激素水平比较:抑郁组雌激素水平在早孕期、晚孕期、产后1周和42d时均低于对照组,抑郁组孕酮在早孕期、产后1周和42d时均高于对照组,抑郁组催乳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在产后42d时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抑郁组和对照组在早孕期、晚孕期和产后1周时促卵泡生成素具体值测不出,但在产后42d时,抑郁组低于对照组[(2.22±0.58)与(3.15±0.29)mU/L,t=-15.,P=0.]。
2.不同时间点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抑郁组和对照组雌激素水平在4个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检验,P值均<0.05)。抑郁组和对照组孕酮在产后42d最低,且抑郁组中产后42d的水平与其他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产后42d的水平仅与早、晚孕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检验,P值均<0.05)。抑郁组和对照组催乳素在产后42d的水平最低,与其他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检验,P值均<0.05)。抑郁组和对照组促黄体生成素在4个时间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讨论一、PND的发生率
生育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不但生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心理也要经历一次应激过程,常见的情绪反应有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及意志活动力减退等。孕期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剧烈(主要体现在6~10孕周及晚孕期),在产后2~3d内迅速下降至非孕水平。性激素的剧烈波动容易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水平),因此孕妇更容易发生紧张不安、多虑和情绪低落等[2]。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女性抑郁障碍(包括重度抑郁和心境恶劣)患病率高达8%,几乎是男性的2倍。这种差异自青少年之初始,一直持续到绝经时,提示抑郁症可能与女性激素异常相关联[7]。PND的发病率较高,研究报道为20%~36.5%[2],而本研究结果为30%,与之一致。
二、PND与性激素变化的相关性
妊娠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分娩后急速下降至基础水平。在产后的几天内,血清雌激素陡然下降,子宫胎盘绒毛不再分泌雌激素而由卵巢分泌,但卵巢恢复排卵并分泌雌激素的功能恢复较慢,因此延长了产后雌激素相对不足的时间[8]。另外,产妇此时经受着巨大的生理转变期,精神疾患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原有的精神疾病也极易复发或加重[9]。
围绝经期妇女体内雌激素下降明显,此时抑郁症高发,故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雌激素水平过低现象[10]。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与妇女抑郁、恐慌、焦虑、易怒情绪有关。健康妇女随机接受安慰剂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对照研究发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干预会引起卵巢性激素(雌激素和睾酮)减少和抑郁症状增加[11]。对78例更年期患者的调查发现,焦虑抑郁组雌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63±.32)与(.83±.64)pmol/L,P=0.][12]。
本研究也显示,抑郁组在早孕期、晚孕期、产后1周及产后42d的雌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抑郁组和对照组4个时间点雌激素水平在晚孕期最高,产后迅速下降,提示低雌激素及其水平波动与PND发生可能具有相关性。孕酮被认为是导致负性情绪的原因之一,孕酮能够提高单胺氧化酶的浓度(此酶能够分解脑内的5-羟色胺)而降低5-羟色胺水平[13]。对分娩前后孕产妇血清性激素的研究显示,孕期高孕酮水平与心境障碍增多有关,产后抑郁的妇女血中孕酮水平(6~10孕周)较无产后抑郁的妇女明显升高,提示孕期高孕酮水平可以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14]。
国内研究认为产后高孕酮水平或孕酮下降缓慢可能为产后抑郁的又一发病原因[10]。王丽华等[15]的研究认为,产后3d抑郁症者孕酮含量高于对照组。本研究也显示,抑郁组在早孕期、产后1周及产后42d的孕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抑郁组和对照组4个时间点孕酮平均水平有波动,提示孕期高孕酮水平及其波动与PND的发生可能有关。催乳素为一种垂体前叶激素。在对精神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研究中发现,催乳素能影响多巴胺的活动并改变多巴胺受体的敏感性[16]。催乳素水平与产后哺乳与否、胎次、睡眠状况、饮食等有关,且催乳素能影响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酮,可能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混杂,导致催乳素与产后抑郁症相关性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国内研究发现,产后抑郁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较正常组低,产后催乳素的变化可能是产后抑郁的病因之一[17]。本研究显示,催乳素含量在早孕期和晚孕期即低于对照组,但只在产后42d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也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报道。尚未检索到国内外研究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有哪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