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说起精神疾病,很多人都觉得它有些神秘。而治疗精神疾病的医生,更像是过着不为人知的生活。精神疾病医生到底怎样看病?他们又是怎样和患者打交道?
最近,笔者来到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采访,通过一名普通精神疾病科医生关涛,了解了精神疾病患者,以及精神疾病医生的生活原貌。
(精神科医生关涛在为患者进行心理咨询。)
一个大男人的眼泪,震撼了她的心灵
关涛是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一病房主任。她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精神心理疾病医生这个职业,多少还有些不自信。社会上不少人对此存在误解和偏见。但是,一件事让她坚定了做一名心理医生的信念。
那时候,病房里来了一个小女孩。由于患病,她和家人每天都会吵架,不吃父母做的饭,对父母都十分敌视。无奈之下,医院。
一段时间以后,医院来探视。就在患者的目光和爸爸对视的一刹那,她随口叫了一声“爸爸”。患者父亲闻听,立即留下眼泪,一个大男人站在墙角呜呜哭个不停。原来,自从患病,小女孩已经有一年的时间未曾叫过一声爸爸。这一声呼唤表明,孩子真的好转了。
关涛说,这个大男人的眼泪带给她太多的震撼。她深深感觉到,作为心理医生,救治的不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
一架纸钢琴,抚平了她所有的委屈
在关涛的办公室里,记者发现了一架手工制作的纸钢琴。它小巧玲珑,十分可爱。关涛说,这架纸钢琴是一位患者送她的礼物。正是这件礼物,抚平了她所有的委屈。
关涛曾经收治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次,关涛查房的时候想好好观察一下她。没想到,这名患者冷不防给关涛一个耳光。这一下打得关涛脸火辣辣地疼。关涛愣了一下,随后继续查房。以后的日子里,这名患者每次见到关涛,都会有一些言语攻击。哪怕是关涛说一些叮嘱和问候的话,也会引起她的强烈反应。
面对此,关涛并非不生气。但是作为一名精神心理疾病医生,她只能理解和接受。一段时间以后,让关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随着治疗深入,该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一次,他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纸钢琴送给关涛,不好意思地说:“我那阵子有病,觉得你的眼睛总恶狠狠的,脸色铁青,我特别害怕,所以才想打你。我做过那么多不好的事,请你原谅我”。这一番话,抚平了关涛的所有委屈。
精神疾病医生对患者的付出不仅如此。有时候,患者以为医护人员在自己的饭菜中下毒。医生就会在患者面前大吃一口,让患者安心。还有的患者因为强迫症,怕细菌进入体内而不敢说话,医生就只能从对方模糊的发音中揣摩意图。关涛说,理解患者、接受患者,是心理医生的基本功。
一个老太太,成为她病房里的“老妈妈”
前不久,关涛的病房收治一位特殊的女性患者。这位老人在患精神分裂症的同时,还患有肺癌。发病以来,她无论如何都不吃饭。为了防止她身体的进一步衰竭,医护人员首先要想方设法给她喂饭。每一次喂饭都需要两三个人一起努力。
有一次,关涛查房的时候看见了这位患者。没想到,她很高兴地说了一句“女儿回来了”,随后吃了几口饭。由此,关涛敏感地察觉到,老人的问题中包含着对家人的思念。于是,关涛只要一有空,就会在进食的时候看望一下这名患者。在见到这位“女儿”后,患者的情绪就会平稳。如果关涛实在没空,就让别的女医生或者女护士,在吃饭的时候于一旁静静陪着病人。后来,老人的精神状态日益好转,已经可以支撑她进行下一步治疗,最终顺利出院。
精神疾病医生对患者的付出,有时候多过家人。一次,一位家在外地的患者缺少衣物,医生就把家人的拿过来给患者穿。还有一次,一名患者周末时不慎摔伤,家属怕患者病情医院,医生就自己掏腰包带患者就医,错过了和家人聚餐。还有一些患者,受强迫性导向的影响,会对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反复询问。为此,下了班的医生半夜还要接患者的电话,随时安抚。可电话打完了,家里人也都被吵醒了。
结语
尽管付出很多,但关涛和其他医生告诉笔者,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因为它不仅造福患者自己,也能造福家庭和整个社会。
微门诊∣你手机上的健康顾问长按,识别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