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网友提问“为什么得了精神病一定要治疗?”,他的观点颇为有趣,小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该网友认为有一些精神病人是因为在生活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而自身无法承受,为了逃避现实,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启动,“强迫”自己得精神病。他认为这样的情况下,病人比病前活得更轻松,只要他们对社会没有危害,为什么一定要强制性地“治好”他们呢?
回答这个问题呢,小健认为首先要从精神病的病因说起,进而分析精神病所带来的危害。
这期我们先回答“为什么人们会得精神病呢?”
说实话,这是个很大很宽泛的问题,很难用一句话进行概括,因为每一种精神疾病都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病因。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精神分裂症,医学界广泛认为是由于大脑内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分泌失调有关,再比如女性同胞容易得的产后抑郁症,这就跟5-羟色胺和多巴胺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与特殊的生理状态有关。
尽管精神学科已经发展了多年,但以现在的医学水平还是无法解释很多精神疾病的病因,只能将病因大致地分为几大类因素。一位医生给过很形象的比喻:可以把精神疾病的发作比作一把手枪发射子弹的过程,其中遗传因素是子弹,生理神经因素是枪把,社会与生活经历是枪管,诱发因素则是扳机。
举个栗子来加深理解。几乎确诊为精神分裂阳性症状的病人发病的模式都是一致的:家族中(直系或是旁系亲属)有精神病史,或是有些亲属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在生理检查时会发现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分泌水平有异常现象,再加上外界的巨大的刺激(工作或生活压力等),最终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因此,文章开头那位网友把精神疾病只归结为外界因素是不科学的。按照该网友的逻辑,精神病患者得病是“自愿”的,他们为了逃避现实压力,选择得精神病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安全。这个思路强调了患者在患病这件事上有自主权,我们是没有权利干涉他们的患病的权利,即无权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治疗。
而事实上,精神疾病的爆发对患者而言并不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相反它是被动的。上文我们说到过精神疾病涉及的因素包括遗传、生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在多种因素的组合作用下,患者不可能主动地选择自己何时发病在哪里发病发什么病,而是任由疾病的折磨而束手无策。
在这个层面来说,精神病的治疗是必要的,精神病并不能给患者带来快乐,带给他们的只会是无穷的痛苦与黑暗。只有通过科学的治疗,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才能让患者们重获幸福的生活。
下期我们将从“精神病带来的危害”这个方面来讨论我们为什么要治疗精神病,敬请期待哦~(相关阅读:避免精神病复发,除了治疗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你给忽略了!)
寻求文章推广、广告合作请与我们北京看白癜风权威医院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