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之痛可谓「痛中之首、痛中之最、痛中之极」。东汉名医张仲景曾把痛风称为“百虎历节”。就像只老虎同时咬住你的关节。所以自古以来,痛风也被许多人认为是“天下第一痛”。
根据《痛风白皮书》相关的数据表明,这几年我国的高尿酸血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患病的人群大约在1.77亿,而痛风的总体发病率达到了1.1%,患病人数大约为万。
01为什么会有更多的人患上痛风?
喜欢喝酒
酒中并不含嘌呤,也不产生尿酸,其代谢产物是乳酸。但恰恰是这个乳酸,会和尿酸在肾脏竞争性抑制其排出。所有的酒类都会诱发痛风,啤酒最快,啤酒中含二氧化碳,吸收迅速,且二氧化碳会转化成碳酸,降低pH值,引起尿酸排出受阻。
常在寒区工作
研究表明,温度对痛风有一定的影响,寒冷的情况下,温度降低,原来溶解的尿酸盐就会变成结晶,白细胞会“吃掉”晶体,释放炎性因子,引起痛风急性发作。所以,痛风患者最好不要贪凉。
饮水过少
很多人直接将各种各样的饮料代替水来饮用,饮料含有的糖分非常多,跟普通的白开水相比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在口渴的时候应该直接用白开水,而不要饮用饮料。另外,平时水分要补足充足,才能促进尿酸排泄,防止痛风出现。
长时间久坐不动
在高强度的工作中,除了熬夜通宵,很多还经常久坐不动,减少运动量,却不知运动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血液循环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以帮助促进尿酸排出,而长时间久坐会导致能量堆积,身体各器官受到影响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02我国超千万人患痛风,豆制品是“祸根”?
很多坊间说法都将豆类归类为高嘌呤食物,高蛋白食物,吃了容易引起尿酸高和痛风,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人体内的嘌呤只有20%是外源性的,即来自食物摄取,剩下的80%都是内源性的,是人体自身代谢出来的。
很多人觉得干黄豆的嘌呤很高,但是它和我们吃的豆制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经过浸泡、研磨、加水、制作后,大部分嘌呤已经溶解在水中,由高降低,所以不必太担心。
以豆腐和豆腐干举例,一个是55.5mg/g,一个是66.5mg/g,和干黄豆mg/g相比差别很大。
豆制品不仅不会诱发痛风,还有一定降低高尿酸风险作用,平时正常食用没有关系,不要刻意多吃即可。
03医生提醒:这4类食物才是嘌呤大户
1.动物内脏
在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动物内脏是人们滋补身体非常好的选择。那个时候,家里来了客人,上一碗猪肝,是比较高的一个礼遇。
确实,动物内脏的营养成分是非常高的,但是,它的嘌呤含量也非常高,容易成为高尿酸的“导火索”。无论是猪、牛还是其它家禽,它们内脏的嘌呤含量远远超过正常标准,如果长期食用,高尿酸就是尽早的事。
2.肉汤
比如像海鲜汤和浓肉汤,因为肉类和海鲜里面所含有的嘌呤含量本身就不低,而这些食物经过长期熬制以后,汤里面所含有的嘌呤含量更是高的离谱。
所以,长期喜欢喝浓肉汤或海鲜汤的人群,身体就会合成大量的尿酸,这些尿酸如果不能够及时排出体外,就容易导致痛风的发生。
3.十字花科植物
西兰花、花椰菜等都是属于花科类蔬菜,也是日常我们常见能吃到的食物,含有的维生素和其他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很高,患有高尿酸的人不可以进食此类食物
因为食物中含有的嘌呤也有很多,如果进食过量会阻碍尿酸的排泄和身体内的毒素分解,让尿酸盐结晶快速形成,引发痛风危害健康。
4.海鲜
海鲜营养价值高,味道美,在很多的城市吃海鲜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海鲜里面的嘌呤含量也是很高的,如果发现了自己体内尿酸值高的话,就要懂得忌口。
尤其是常住在海边的人,平常吃的海鲜比较多,如果检查出了尿酸高,以后就不要再吃海鲜了,尤其是带贝壳类的海鲜要忍住,避免尿酸控制不住,引发痛风和肾脏类的疾病。
04尿酸高的4个表现,值得警惕
腰酸背疼
尿酸高容易导致,腰酸背疼的症状,肾脏主要负责的就是,身体的排毒,而当体内的尿酸偏高时,势必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也会影响到肾脏的排毒功能,这样就会连带出现,腰背疼痛的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腿部无力和抽筋的情况。
突然少尿或无尿
尿酸结晶沉积于肾脏,可导致急、慢性尿酸性肾病和尿石症。大量尿酸结晶沉积在肾小管等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会突然出现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所以,一旦出现这类情况,也要警惕尿酸高了。
身体出现水肿
肾脏的主要功能就是代谢,在尿酸过高的情况下导致肾脏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肾脏帮助体内排除多余水分的功能。长期以往下去,尿酸高的人尿液,就很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然后堵塞肾小球,然后引起身体水肿的症状。
血糖出现异常波动
高尿酸会降低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而且还会阻挡血糖的代谢,从而影响胰岛素正常发挥。同时,尿酸盐结晶还会损害胰岛细胞,降低自身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因素迅速上升,甚至是引发二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