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跑姿科学,跑鞋合理。
跑姿科学,无非就是流畅自然,不拖泥带水,比如耸肩,摆臂幅度过大等,只能通过慢跑调整纠正。对于大众爱好者,无明显硬伤,不受伤,就中!你问我有没有送髖,我也不知道,跑起来舒适平稳有力,就行!适合自己的就好啊!比如合适的步频、步幅,并没有所谓的标准,跑起来健康持久,还能稳中有进,就好!千个跑者有一千种跑法,无需纠结,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完美的。
2、学会呼吸,鼻吸口呼。
鼻吸口呼,平稳呼吸。几步呼,几步吸,繁琐!我也学不来,再说,速度稍快快点,根本呼吸不过来,整简单点吧!跑起来,舒适,平稳,有力,就行!怎么舒服,怎么呼吸;怎么呼吸,怎么舒服,大概就是这么个理吧!我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几步呼,几步吸,而是鼻吸口呼,平稳呼吸,均匀呼吸,绝不大口呼吸,那样容易口干舌燥,打乱节奏。在马拉松的赛场上,基本上以有氧节奏为主,保持稳定的呼吸频率,节奏不能乱。
3、多热身,放松心态。
现在流行马克操,你觉得适合你,就学!嫌麻烦,就不勉强;热身的方式有多种,能让身体慢慢预热,呈放松的姿态,就行!热身5分钟,慢跑2公里,身体跑开了就好了!不热身就开练,是不严肃的,作为大众爱好者,不热身,不开跑;不拉伸,不退场。热身充分,能放松肌肉,预防伤病,身体太紧绷,影响跑步体验,久而久之,也容易出问题。
4、慢跑开局,控制好节奏。
先慢后快,让身体慢慢进入节奏。开局飙得太快,导致乳酸堆积而产生酸痛、乏力感,同时也会消耗过多的体能。建议比赛前5k,甚至10k,慢跑,或者匀速开局,等身体跑开之后,再微微提速,回归到自己舒适平稳的节奏。很多有经验的跑者,都是以慢摇开启比赛之旅,先把身体跑热乎,再匀速,稳节奏,直至健康完赛。
5、练习好核心力量。
一周一次,45分钟左右,深蹲,平板支撑,箭步蹲之类,一边刷剧,或者听歌,一边练习,以此缓解力量训练带来枯燥乏味的局面。力量训练,提升肌肉的耐受力,核心肌群持续供能,腿部耐操,越跑越有劲;其次提升肌肉的柔韧性,可预防伤病。不提倡撸大铁,刻意练肌、增肌,轻微的徒手力量,比如平板支撑,进行分组练习,在轻松舒适的节奏中,完成训练。
6、跑量缓慢增加。
不能肆意堆积跑量,身体承受范围之内,适量增加。原则每周增加的跑量不能超过上周的10%。跑量,第一,取决于你的体能,能hold住+的月跑量,既能保证强度,跑后又能迅速恢复,完美!第二,取决于你的时间我们要上班,并没有那么多时间训练,所以适合自己的就好,不攀比,开心就好。
7、佩戴手表,压心率跑。
忘掉配速,压心率跑。轻松舒适的有氧区间,无疑是最安全的选择;混氧区间,虽然有点吃力,但还能勉强坚持,这种中高强度的训练,一周来一次就可以;至于呼吸急促,摆臂幅度过大的无氧训练,尽量不要尝试,极限冲刺对于大众爱好者来说,根本用不到。夏天,气温高,湿度大,建议佩戴手表,压心率跑。
8、拉伸到位,跑休结合。
不要天天跑,身体疲劳,也扛不住。尽量跑休结合,松弛有度。跑步应该越跑越有劲,绝不是越跑越疲劳。休息给身体以缓冲,是为了更好地跑步。跑两天,休息一下;或者跑三天休息一下。天天跑未必能提升成绩,但一定会种下疲劳的种子,久而久之,就会崩盘。跑休不是躺平,而是适度拉伸,缓解肌肉压力,同时也要保证营养和睡眠,跑后的恢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