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精神病治疗发展史,奇葩到你会掉下巴

在《儒林外史》中有过这么一段奇葩的历史:

考了四五十次科举的范进终于中举了,他听到消息之后却喜极而疯。某天,当他正散着头发,满脸污泥在那站着胡言乱语的时候。他的丈人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使劲一个巴掌就打下去了。范进立即昏倒在地,众人上前替他摸胸口,捶背心。不过半日,他竟渐渐醒过来,两眼发亮竟也不再发疯了。

而这“一巴掌治好了癫症”的说法竟也在人们之间流传开来,甚至还有人效仿。

但这个简单粗暴的治疗方法几乎是无稽之谈,从未被证实过有何科学的依据。

不过若是真的,这又能使那些不幸患上精神性疾病的人免受多少痛苦与折磨呢?

精神病治疗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狠人”写就的黑历史。已知最古老的精神疾病疗法,与其说是医学,不如说是驱魔术。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想必没有多少种疾病能比精神病如此让人揪心。辗转千百年过去,人们对精神病的认知还停留在相当原始的想法之中。

几千年前,古老的欧洲就已经留下了对精神病的记录,那时的欧洲人将患者看作是魔鬼上身。病者的全身意识错乱,就好像是见鬼了一样,哭笑不休,四处乱窜见人就扑咬上去等。

当时人们认为,移走头盖骨后留下的孔径有利于“恶魔出逃”。

即便是它们并没有表现得那么具有攻击性,但行为举止也极其怪异,经常自言自语,出现幻觉等。这也加剧了正常人对其恐惧。与此同时,他们在病态心理的作用也会出现血腥的自残行为,以及用各种残酷的自我了断。

在几千年前的欧洲,每当有人像“中了邪”一样哭笑不休、四处乱窜,就会被认为是魔鬼附身。而古人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则是,在“病人”的头盖骨上开个洞,把体内的恶灵释放出去。

“环钻头骨”的证据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年

千百年间,我们对这种精神性的疾病依旧一无所知。但无论在中西方都将它看作是神秘力量在作祟,纷纷想要除之而后快。

在“开颅驱魔”的基础上,江湖游医还提出了另一种的理论——患者发疯的原因不是被魔鬼附身,而是脑袋里长了一块石头。

如此一来,患者依然逃不过被开颅的命运。手术后,郎中会假模假式地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石头,宣称是从患者脑袋中取出来的,然后扔到河里。

末了,再祝福患者变得又清醒又聪明。

当然,前提是患者被开颅后仍然幸存。在古代,的确有一部分"锦鲤",在头骨盖被掀开后顽强地活了下来。

与此同时,古希腊医者也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认为疾病源于体液失调。在他们看来,女人来月经就是定期把毒素排出身体的自然方式,所以不管是发烧、难产、还是抑郁症,疗法只有一个——排出水分,一身轻松。

而排水的常用手法,就是割开患者的手臂放血。在当时的人看来,这种疗法尤其对精神病患者有奇效。毕竟,人在失血后比较容易安静下来。

年,有法国医生详细讨论了相思病的疗法。结论宣称,如果患者“体态丰满、饮食良好”,那么放血是治疗心碎最好的办法。

除了“相思病”,人们还为女性发明了“歇斯底里症”,常见症状是喜怒无常、情绪激动。图为一一名巴黎女孩因“歇斯底里症引发的嗜睡症”,接受住院治疗。

再后来,人们找到了一种更无痛,更不易感染的“水蛭吸血大法”,不论是脾胃、子宫、睾丸,哪里有病就吸哪里。这种如今看来不忍直视的操作,是贵族才支付得起的享受。

由于太受欢迎,甚至产生了一批“水蛭专家”,专门研究水蛭的习性:伦敦的水蛭专家就骄傲地发现,水蛭喜欢叮咬干净、光滑的皮肤,不能有毛发!到了年,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文章则说,水蛭经上好的黑啤浸泡过后会更卖力地吸血。

虽然这些疗法看起来都匪夷所思,但是,没被家人放弃已经是一种幸运。

过去,人们一般采取诸如移走头盖骨、用火红的铁钳烫肉体、绑在架子上鞭打、用开水或冷水浸泡、旋转疗法等方式对待病人。

用特别烫或特别冷的水淋浴、泡澡医治精神疾病

他们为了这些残忍方式按上一个好听的理由:驱赶病人心中的魔鬼,使他们清醒。但结果几乎都是病人被这些残酷的手段折磨至死。

当时最为人道的方法莫过于将许多病人被关在阴暗狭小肮脏的地下室中,任由其自生自灭。

使劲旋转可减轻压力造成的“脑充血”

当然,人们渐渐地想要用更加人道的方法对待患者,却往往源于错误的认知弄巧成拙。比如说在西汉文物《五十二病方》篇中,就曾记载秦汉时期中,就大约有用狗屎等来治疗癫疾的存在。

这是因为那时人们普遍认为精神上的疾病是污秽的象征,而“以秽去秽”的思想也就使得如此荒诞的做法产生。

兴许出于好意的人们,抱着试试的心态,却反倒也加剧了他们的痛苦。历史上类似的这样荒诞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毕竟这种连医生们费尽心思都搞不懂病因的疾病,人们也只得发挥各自的想象与猜测。只能说这些荒诞的做法却又不失为是在病人绝望之地中生出的积极尝试。

对于更多普通百姓来说,把病人被关进“疯人院”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当时的人们迫切地想把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隔离起来,以迎接一个更纯洁无瑕的世界。

于是在17世纪,疯人院应运而生。

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伯利恒疯人院。近年公布出的历史病人档案,显示了人们被亲人送进去的种种荒谬理由:

玛格丽特·尼科尔森,企图用珍珠处理的甜刀刺伤乔治三世国王。

作家亚历山大·克鲁登,试图与寡妇约会,还试图近亲通婚。

英格丽德被丈夫送进病房,理由是“活着几乎完全是为了享乐,沉迷于剧院、音乐剧、逛街无法自拔。”

无论是因为哪种“离经叛道”的理由入院,一旦被送入伯利恒,人们的日常生活就变成了“催泻、催吐、放血”三部曲。

而重症患者面临着更悲惨的境遇。随着患者的行为逐渐升级,院方的禁锢就会越收越紧。

“精神疗法”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于是市面上,各种奇葩肉体疗法继续层出不穷。其中,“旋转疗法”名噪一时,发明者正是达尔文的祖父。他试图借助离心力,疏通患者脑内的血管,从而减轻病情。

治疗中,医生会将患者捆在一个椅子上。当椅子开始高速旋转,病人会开始极度不安。此时,再加快旋转速度,然后有规律地突然停顿几次,忧郁症就被离心力甩掉了。

这种方法因为使患者达到了平静的眩晕状态,在欧洲传播开来。

▲旋转机可以使患者快速旋转或摇摆几分钟,通常会让患者十分恶心,还可能诱发癫痫,在年前后才被叫停。

另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是“水疗法”,通过在患者头上浇冷水或者热水,清理精神中的极端成分。

一开始,医生会把病人被反复浸在冷水里,制造出溺水体验,试图通过激起恐惧来“矫正”他们的行为。

后来,这种方法发展成了“连续浴”。屋里光线昏暗,水汽氤氲,一大排病人会坐在特制浴缸里浸泡几个小时到几天,水温则取决于患者的情绪。

▲年,纽约精神病院内的患者在接受水疗。

据一位瑞典护士回忆:“病人们可以在浴桶中睡觉。沐浴过程中,我们给他们喂饭,把喝水的杯子递到他们的嘴边……他们还在水里大小便。

当然了,有些病人因此而变得平静。毕竟,连续泡好几天澡,谁不累啊。

年,纽约时代杂志形容亨利·柯顿医生的研究是迄今为止,精神病学界“最先锋、最前卫、最深奥”的成果。而这项“划时代”的方案,就是器官切除。

治疗从拔牙开始,如果拔牙不管用,就从上到下,依次从病人们身上切除鼻窦、扁桃体、胃、胆囊、脾、结肠、女病人的宫颈、卵巢,或者男病人的睾丸。

柯顿认为,剔除器官的同时,也就杀死了导致精神失常的炎症,并宣称手术治疗法达到了85%的治愈率。

但他没说的是,至少有30%的患者在术后因感染而死。

电休克疗法

直到19世纪,人们才逐渐科学地正确认识了这些精神疾病。大多数的精神疾病都是由于脑部的异常导致的。

遵循着这样的规律,人们也能够开始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段时间也走了不少弯路,其中鼎鼎有名的就是电休克疗法和胰岛素昏迷治疗法。

电休克治疗方法很快成为了医学界的救星。就连去看牙医时,都有人和医生预约,在“电击店”接受一次轻度的电痉挛治疗。

随后的滥用和恐怖体验我们都知道了。

60年代,地下天鹅绒乐队主唱娄·里德因为同性恋被送进纽约精神病院,接受电击治疗:

“他们将那玩意放在你喉咙下面,以免你吞咽舌头,他们还将电极戴在你的头上。而它的效果就是你失去记忆,变成植物人一般。”

可以说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研究就是胰岛素的发现。年,用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了,一位叫塞克尔的澳大利亚医生也精通于此。某日,他被请去医治一位著名女演员。而这位演员竟既患糖尿病又吸毒成瘾,且精神严重混乱。为了治疗糖尿病,塞克尔给她服用胰岛素使其血糖降低。

塞克尔

而当胰岛素注射过多的话就会导致血糖过低而出现休克现象。当他给病人加大药量之后,病人果然出现休克。但神奇的是,当病人重新醒来之后,其精神错乱症状明显没有之前那么严重了。塞克尔注意到这一现象之后,虽不明个中原因却大胆地尝试在严重精神病患者中使用大剂量的胰岛素。不出所料,病人们的病情得到了改善,胰岛素休克疗法就此诞生。

这一成功的案例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尽管医学界怎么也解释不通其中的原理,却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它用在了精神病人身上。

但实际上它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治疗手段,危险到人们总是将它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因为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抽搐,同样伴随着巨大的痛苦,一次次休克之后随时可以被死神夺去性命,再也醒不来了。

更令人心痛的是,非但没人找到这种治疗方法的机制,反倒是有人认为这种方法竟不比普通安慰剂的效果好。

精神治疗的漫长发展历史中,有一些举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法国医生菲利普?皮内尔就是其中一个。因为他的创举,精神病患者得以从暗无天日的监狱般的精神病院走出,挣脱枷锁重见阳光。

年,皮内尔被任命为巴黎比赛特疯人院的院长,虽然经过后来各种版本的演绎,故事早已介于事实与传说之间,但普遍观点认为,正医院首次创建了“道德疗法”。道德疗法究竟“道德”在何处了呢?它没有道貌岸然的说教,没有假惺惺的施惠,而是切实地提出要解放精神病患者,反对当时社会(其实从古以来都是)对精神病患者的非人对待。

当时,即便是住进最好的精神病院,患者仍是终日手铐脚镣伺候,还会被当做展览品供好奇的人参观,医院从中收取小费。皮内尔反抗的正是这种歧视。在他的著作《论精神错乱》中,道德疗法包括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减少刺激源接触,鼓励患者参与日常活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人文关怀。

随着皮内尔改革运动在法国的盛行,这一理论也逐渐受到了少数英美研究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a.com/hbwh/135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