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方的春天里,体悟阳气升发;又在心灵的雾霾里,抑郁悲恸。所以所以,春日情绪抑郁,肝木不得升发,阳气不够使,书生才早不暝,夜不卧,不怪我咯!《黄帝内经》早有情志学说(每次开篇都得来个内经做后盾,我是有多爱它,啧啧),而情志相胜理论是古代中医心理学治疗的一个方面。情志活动分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当然你要乐意,我们再加上六欲,开个玩笑~~此七情并非日常人们所讲的七情六欲中的那个七情。佛语中七情指喜、怒、忧、惧、爱、憎、欲,而六欲则是生、死、耳、目、口、鼻之欲,此非今日主题,所以暂不详加介绍。《倩女幽魂》中王祖贤饰演聂小倩七情本为人之正常情志活动,但不及或太过都会伤及机体,耗损气血,伤及脏腑,影响气机,产生疾病。这个在女性多见,比如性格内敛、顶真的人,多因小事抑郁悲忧,故患乳腺疾病几率增加,便是受到了肝气郁结的影响。同样,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一样会反而影响人体对心理的调节,出现情志问题。所以,有人会觉得,某个阶段,时时惊恐,易受惊吓,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胆气不足或心气不足所致(不是江湖人讲的胆气,是心肝脾肺肾的那个真的胆啦!);还有人会觉得自己胆子白天比晚上大:白天不怕妖魔鬼怪,居然能看聊斋,可一到晚上,连少年包青天都吓得不敢看啦(是的,这不是别人,就是书生自己~~哈哈哈)。书生认为这也是因白天阳气盛,人体受到外在气机影响,因此白天正气十足,任尔东南西北风;而入夜,阴气渐盛,机体受到气机运行的影响,因此较脏腑之气较白天弱,易怯。情志相胜法运用五行相克的理论治疗疾病。五行生克如图(忽略其上的笔记)。情志与五脏存在特殊的对应关系,即五志:肝在志为怒,五行属木;心在志为喜,五行属火;脾在志为思,五行属土;肺在志为忧,五行属金;肾在志为恐,五行属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怒(即);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中学有篇课文叫《范进中举》,大意是说范进这老秀才,一直考不中举人,好比现代高考一直落榜而考到老年,后来有一次竟然中举,这下惊喜太大,就疯了。这就是喜太过而伤心,导致心志失常。之后怎么办呢?有个人就想了个办法,说他实际上并未中举。这么一吓,恐属水,喜属火,水熄灭了火,所以就恢复了正常。谁说我们现代教育没提过中医,这不就是最早接触的中医案例,还是个情志相胜的例子。范进中举书生还记得电视剧《神医喜来乐》里记载了一个案例(书生就是电视剧看的多,还能结合中医学点知识,你打我呀)。说有一太监(也可能是其他人,记不大清了)得了呃逆,俗称打嗝。正常人饱食或者倒吸凉气也会打嗝,但这太监偏偏打个不停,这要命了!于是手下找来喜来乐,让他给治治。调皮的神医就想了一招,征得上级高峰的同意,弄来一则假圣旨,大意是说要斩他头。这圣旨一下,太监就吓着了,然后嗝也不打了,从此就好了。书生认为,呃逆属于胃气上逆,脾胃在五行属土,而恐属水,此法为水盛反侮土,这叫做反克。意思是说,本来是水来土掩土克水,但水太过了,就反过来满则溢“反克”土了,又称相侮,这也是五行相克的实例。书生对打嗝深有体会,自有一妙招,那就是以怒制呃,每次打嗝就自己跟自己生气,虽然像是个不正常的深井冰,但次次有效。因怒属木,木克土,自然胃气上逆得解。生活处处有中医啊!神医喜来乐在《儒门事亲》中也有记载(多看医书,你会发现医生并不完全正襟危坐,该调皮也神经的很)一案例。一女富二代经常思虑过度,没事做就胡思乱想,结果影响睡眠,两年都没睡过好觉,四处求医,也无善法。后来这富二代的老公就拜张子和,也就是本书的作者想想办法。顽皮的张子和教她丈夫一招,说让这丈夫激怒她,拿她的钱出去买花酒,最后此女果然盛怒,然后大汗出,病愈,睡眠得安。思虑过度则伤脾,脾属土,而怒属木,以木克土之法,果然得解。除了五行相克之法,相生同样也可用于治疗中。在《续名医类案》也有一案例。有一女子经常大笑不止,故来求诊,医生就问病人平时有没有什么喜欢穿的衣服,然后教给这女子母亲一个方法。让此女身着她最喜欢的衣服,然后跟她一起喝酒,将酒洒在她心爱的裙子上。话说,衣服是女人的生命啊!此女果然生气,然后这病就好了。喜伤心,喜笑不止为心气郁结化火,以怒来治疗可以使其宣泄火郁,根据木生火的原理,推其一把,使火气得泄而止。当然啦!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所以情志不畅的时候可以用情志相胜之法克服,欢迎大家与书生多多分享自己的体会啊!编辑:无茶苦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