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DVD挑战中国音像市场
一种被证明可以为市场所接受的技术为何只能交到盗版出版商手里为其所用,而为正规出版商所深恶痛绝呢? 孙小姐没有耐心每晚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了,由于这位25岁的女和那部电视剧里的4位女主角一样,应酬频频。因而她在一家音像店里花30元买回4张DVD紧缩碟,打算有空时再看。 虽然一个朋友买的同一套DVD紧缩碟比她省了10元,但孙小姐还是很高兴,由于这四张碟把整整32集电视剧都装到里面了。“我想什么时候看都可以,想看几集就看几集,”她说,“而且还没有那些讨厌的广告。” 也就是说,一张可以装10集电视剧或8部电影、让你一口气看上近7个小时的DVD光盘的价格只有5元。正是这类号称“万能DVD(HDVD)”的DVD紧缩碟,在短短两个月内兵不血刃地让中国音像业最少10亿元的财富化为乌有,民营化程度已高达85%的中国音像生产商也在市场较量中被这一张张轻巧的紧缩碟逼上独木桥。 这是个啥东西 紧缩DVD到底是个啥东西,能让这么多人慌了手脚? 有着20年从业经验的香港环亚沈阳正版场音像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国平说:“紧缩碟其实不是甚么新鲜玩意,两年前就出现了。”不过,那时的紧缩碟只能借助一些播放软件在个人电脑上播放。这明显局限了它的传播。 但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DVD紧缩碟解决了兼容性问题,实现了大跃进:它从只能在个人电脑上播放进化到在普通的家用DVD机上也能播放。“这意味着DVD紧缩碟不再只是电子出版物,而具有了音像出版物的特点,更是从专业软件消费群进入大量普通的音像制品消费群。”程国平说。 遗憾的是,这些深受观众欢迎的DVD紧缩碟却来自盗版生产商之手。“目前市面上所有销售的DVD紧缩碟都是盗版碟。”文化部市场司音像电影处处长陈通说。 在日前中国音像协会召开的座谈会上,清华大学国家光盘中心陈可教授介绍,这类紧缩碟采取的是MPEG―2版本,解码符合DVD格式,所以可以在DVD机上播放。但是为了提高存储量,它采取了下降分辨率的方式,在制作中对运动图象和音道进行了紧缩,这类紧缩给图象和声音带来了伤害,所以播放质量只接近于VCD光盘。也就是说,普通DVD光盘容量扩大是为了提升画质,但是DVD紧缩碟却用作了增加存储量。 “这是披着DVD外衣的VCD。”程国平说。不过他承认,如果一张DVD紧缩碟只存储5集左右的电视剧,播放效果是可以接近正版电视剧DVD的。由于与拍电影用的是胶片不同,拍电视剧很多时候是用普通的摄像带,这使电视剧图象本身不具有电影那样的高清晰度,乃至也没有杜比AC-3之类的音频效果。目前的盗版DVD紧缩碟正是主要集中在热门的电视连续剧上。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很多音像制品已实现与电影同步推出,而且正版光盘的价格也相对适中―――这使得盗版生产商没法从速度和价格上通过盗版电影新片取得更多的利益。另外,中国政府对电影盗版光盘的打击力度在加强、正版生产商在D5基础上还推出D9等高品质光盘进一步将市场细分等等,都在使盗版生产商的市场逐步变小。对电视剧进行盗版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盗版生产商将盗版目标锁定为电视剧的另一个缘由是电视剧内容多,采取紧缩技术后最少在原材料上就可以勤俭一大笔钱,在价格上具有对正版光盘的绝对优势。以44集的《雍正王朝》为例,正版DVD光盘最少有15张碟,批发价为120元,盗版光盘只需要3张碟共15元。虽然每张正版光盘和盗版光盘的本钱都是2.8元,但是每张盗版光盘可以容纳10集的内容,光在原材料本钱上正版光盘就要比盗版光盘多花好几倍钱。 版权之乱 DVD紧缩碟掀翻了国产电视剧曾高昂的版权费用体系。 “这两个月来,国内的电视剧音像版权交易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强说,“现在的电视剧版权转让费开价已低到不能接受的地步了。” 这个“不能接受的地步”,具体而言就是“打三折”。虽然在半个月前,一些电视剧的版权转让费受压缩碟影响已下跌了30%,但是以这样的速度跳水还是超越人们的想象。 《白银谷》制片方负责人张香永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音像版权的收益只有在一部电视剧中到达总投资的10%至20%,才能保证收回本钱,而紧缩碟的打击致使了这部份利润的丧失;《中国式离婚》制片方提供的数据表明:开播两个月来,《中国式离婚》音像制品的正版和盗版销售比例已到达1∶2;星光国际传媒推出的电视剧《女才男貌》面对盗版压力,更是宣布放弃出售该剧的音像版权。 面对这样的景况,人们很难想象得到,就在前不久电视剧转让版权的价格是如此炙手可热:《康熙帝国》卖到每集4万元,《汉武大帝》卖到每集10万元,每集10多万元的电视剧也其实不少见。 情势一旦改变,电视剧节目制作商与音像出版商也相互抱怨起来。程国平认为,国内的音像出版业“没有依照市场规律办事”。他说,在香港音像出版商和节目制作商常常采取保底分成的方式,实行利益和风险均担。但内地普遍采取的是节目版权买断方式,一旦遭受恶性盗版,风险全在出版商这边。 原巨星影业有限公司宣扬总监、资深策划人谭飞认为,众多电视频道为电视剧的繁华提供了平台,是音像出版商不理性的追捧让节目制作商成为“吃了上家吃下家”的“甩手掌柜”,即便市场产生异动也只能反应滞后。 谭飞认为,由于版权转让费一般占去全部节目制作费用的1/3,久而久之版权转让费损失势必直接影响到节目制作水平变低。 渠道狙击 就像对电视剧节目制作商与音像出版商构成威逼一样,DVD紧缩碟也动了经销商的奶酪。 据了解,目前DVD紧缩碟主要通过电脑城摊点和活动商贩而非常规的音像流通渠道销售。与平常的盗版制品悬殊的销售渠道使文化部打击盗版的力度受挫。陈通承认:“之前我们打击盗版可以说是一呼百应,但是这类气力在弱化。” 他说:“我们要应市场变化而变化,在紧缩碟的打击上需要工商、城管、出版等多个部门的配合。” 对打击力度的观望使一些正规的销售渠道出现销售停滞的情况,有的经销商不看好后市,乃至大量退货。而一些正规出版商白癜风怎样才能治好为了清掉库存,将每张光盘的价格从3元降到0.8元,这却进一步刺激了经销商的恐慌情绪。但即便是这样的价格,和DVD紧缩碟比较起来依然没有价格优势。 “每张紧缩碟的批发价格是3元,本钱也就在1.3元到1.5元之间。”程国平说,连零售环节都有2元以上的利润,“这个市场真是暴利啊。” 这样的暴利自然对经销商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令中凯文化董事长郭子龙痛心的是,他们用了数年时间把许多商家培养到只做正版,“但是现在这些上岸的人又下了水。” 如果不“下水”的话,销售成绩就会很难看。郭子龙说:“目前的市场情况是经典戏卖不动,新戏又没有后劲,行业损失接近50%。”星美传媒上海中录音像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杰近期频频在广东出差,由于这个月广州已有同行开始停业整理,着手调剂客户关系。陈通认为这类状态虽然在短时间以内不会给产业带来实质影响,但是销量受挫给经销商信心的打击很大。 DVD紧缩碟从9月开始攻城略地,10月波及音像出版商和经销商,11月底波及节目制作商……全部音像产业链条就在DVD紧缩碟的大行其道中开始动荡。一度具有飞快的增长速度的中国音像市场在1夜间发现,看似稳固的体系实际是如此脆弱。 对付“匪徒” 全部音像产业目前能想到的办法还只是单纯的剿灭盗版。 “盗版紧缩碟把我打懵了。”广东中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子龙说,“从9月开始,我就没睡过一个好觉。”这家运作了多部影视大片的音像制作商在国庆后遭受了大量的退货,仓库内积存的光盘超过了3000万张,光电视剧就有1000多万张。郭子龙表示,具有全国70%正版音像制品市场的广东市场,由于紧缩碟的出现,全部正版音像制品的业务量下滑50%。 郭子龙的另一个身份是广东联合传媒打击盗版紧缩碟行动总指挥。在全国目前已收缴的500万张盗版DVD紧缩碟里,有300多万张来自广东市场。可以说广东音像市场的打击力度决定着全部市场的打击力度。联合传媒是由十多家音像生产企业集资500万元成立的反盗版组织,具有300人的打假队伍,一个多月来奔走于各个城市的音像制品销售市场。 12月15日,广东中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500万元购买了影片《天下无贼》的版权,郭子龙发出重赏:举报盗版经销户按查处后的缉获数量每套嘉奖0.5元,同时每套提取0.5元作为各地文化管理部门的打假经费;举报并协助抓获生产复制《天下无贼》盗版商的市民最高嘉奖额可达人民币30万元。 郭子龙说:“我要重塑正版市场的信心。” 不仅是民间组织,政府部门也在行动。文化部从11月4日至明年2月28日期间展开的音像市场治理冬季行动,主要打击对象就是DVD紧缩碟。12月13日,全国扫黄办也宣布,举报一条DVD紧缩碟生产线可获得30万元的嘉奖。 这一轮打击盗版行动是中国15年整治盗版的专项活动中手法最直接、力度最大、嘉奖金额最大的一次强迫行动。 虽然文化部只用了一天时间就以“特急文件”方式完成了对“严厉打击DVD紧缩碟”的紧急通知,但是陈通也不乐观。他说:“打击DVD紧缩碟是我们史无前例的一次挑战。或许我们能够控制住局面,但是目前的打击力度还是没打到七寸。” 郭子龙也觉得还不够。“之前的盗版仅仅是正版出版商碰到的小偷,掉的只是小钱。但是DVD紧缩碟却是‘匪徒’,是可能带来没顶之灾的‘匪徒’。对付匪徒,应当用更加严格的打击方法。” 出版商谢绝新模式? 事实上,要从根本上改变局面还得换另一种思路,这恐怕不是单靠打击盗版能够解决的。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正规出版商为何没有参与到DVD紧缩碟的生产中去? 一个简单的答案是:正版出版商的光盘卖得越多收入越多,盗版出版商的光盘生产得越多本钱越高。 程国平说:“这是音像业一向以来的思惟。” 因此,虽然文化部相干人士承认DVD紧缩碟与盗版光盘并不能画上等号,未来市场也不能抹杀DVD紧缩碟存在的可能,但是目前国内的主要正版音像出版商都表示不参与生产DVD紧缩碟。这使得目前DVD紧缩碟只能有盗版产品这一种出身,未来DVD紧缩碟能否被推行也只能寄与未知。 这类市场选择是节目制作商与音像出版商的利益分配方式所决定的。“版权转让费不好计算。”星美传媒上海中录音像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杰说。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强认为,版权转让费之所以不采取保底分成的方式,是由于节目制作商没法查实出版商的实际发行量,所以一般以买断方式进行版权转让。 道理很简单:在以买断方式进行了版权转让以后,最符合音像出版商的利益的做法就是卖出更多的光盘。如果他们也采取紧缩DVD技术的话,光盘的原材料本钱固然能够降下来,但节省的本钱与高昂的版权转让费相比微不足道;另一方面,一部电视剧所需要的光盘数量减少,市场必定要求价格随之下降,音像出版商的收入反而会减少。也就是说,这类节省本钱的技术不但不会给音像出版商带来任何好处,还会让他们遭受损失。 奇特的局面就这样构成了:一种被证明可以为市场所接受的技术没有被正规出版商推行,却只能交到盗版出版商手里为其所用,并为正规出版商所深恶痛绝。 清华大学一名不愿泄漏姓名的专家认为:“从表面上看,这是正版出版商为了保护本身利益所采取的对抗行动,实际上它也是对新经济模式或新市场、新消费观念的谢绝。” 事实上,愈来愈多的信息技术进入人们生活,实际上给传统媒介产品带来了一个新市场。但他们并没有跟上数字时期的步伐,仍然依照传统的流水线创作、制造、发行、零售。 用一句老话来形容,当市场需求已产生的时候,你不去占据阵地,敌人就要来占据。 张强也不能不承认:“紧缩碟白癜风医院排名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这类冲击实际上是对既得利益的冲击。这背后实际蕴涵的是新技术带来的行业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