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值得同情的是那些生活井然有序又郁郁寡欢的人
一方面他们为自己的井然有序感到骄傲——
这意味着他们对社会规则有较强适应力;
一方面又被心中不时跃起的异想而困扰——
我为什么要憋屈自己,
我不该只是这样活着啊。
我想说
我从不在乎你们知道我的与众不同
说了以上的一堆话是因为我刚刚看完《韦罗妮卡决定去死》。
这书比它的书名更吸引人。看到中间我开始不安和兴奋,预感到这书会有一个让我血管扩张的结尾。但我显然兴奋过度了。我不该把它当作引人入胜的情节性小说来读,它没有出现我期待的震撼型结局。更像一本精神病理学分析教材。不过保罗·科埃略把这教材写得挺生动的。
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又强力打压它,是非常危险的。就象有一群动荡的细胞却无法给它通畅的导管一样。倒不如压根没发现的好,趁早认定自己就是平庸之人,毫无异处,就该这样机械过一辈子,安全又稳妥。韦罗妮卡属于不幸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人。但她又找不到理由将她的与众不同发扬光大,因为人人都这样活,她稍微表现得异端一点就可能被排斥。而且她的生活算不错,工作爱情皆无大碍,何必制造麻烦。但她仍旧觉得不对劲,生活亦复如是,既不幸福,又非不幸福,就像高墙内的公主,锦衣玉食,却四顾茫然。
忽然间,就忍受不了了,她喝下安眠药。自杀未遂,被送到精神病院。医生把这种病症叫做苦味症,根源是体内有种叫维特里奥洛的物质分泌过多,类似于利比多荷尔蒙什么的,才导致她严重的厌世情绪。为了断根她对自杀的念想,医生用了一种以毒攻毒的治疗方案。他告诉韦罗妮卡她因为这次自杀,造成心脏得了不可治愈的并发症,只有五六天可以活,并定期给她注射一种谎称是延缓她性命的药品。这药品会让机体造成一种心脏病发作的假象,每每发作一次,韦罗妮卡就感觉离死亡又近一步。在离医生预言的末日越来越近的时候,她爆发了强烈的求生本能,之前的厌世情绪完全消失,她在死亡面前找到生之乐趣,就像高墙里,忽然有人扔进了一段长梯。
我联想起自己不可思议的青春期。
焦虑症,抑郁症,臆想症,病态型自卑以及自虐情结自杀倾向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病兆,我都或轻或重地在青春期爆发过。我明白遏制本能的后果。在思维怪圈里束手缚脚地过活,这状态持续不了太久的,你会觉得生活越来越寡淡,你越来越没有乐子,死也成,不死也成。
不否认抑郁症患者里有极小部分是天才,他们往往是为作品被现实枪决而抑郁,但很多天才的抑郁都用毒品,淫乱或暴力释放掉了,面对事业他们只会疯癫的玩转其中,哪有空顾影自怜地来个小寂寞。
还有小部分是以抑郁为群体符号的青少年们。他们是患者中的固定班底。剩下一大批,就是韦罗妮卡们了。把安于现状当作是对生活的宽容,但同时又无法被这虚弱的借口说服,不断地被怯懦和不甘心所折磨。他们甚至没有做过任何实质性的探索就哼哼唧唧地辩解,我不是不想更自由,我是心余力绌啊。
这不甘的呻吟中,时光逐渐在高墙内消磨而去。也许偶尔也会看到一截长梯,但揉揉眼,发现不过是上一个死在这里的人,画在墙上的粉笔画。
有多少人活成了高墙里的韦罗妮卡?
一再妥协自己的生活
被外界压力吓倒
在你羡慕别人抱怨自己的时候
你有没有想过
对自己说了多少次换专业?
心里想过多少次辞职?
有过多少次后悔?
但是你有做过任何行动么?
别说什么现实不现实
想做的事情只要开始了就不迟
要知道最坚强的应该是你的心啊!
我从不忌讳讲曾经受过的苦流过的泪
但现在的生活更多是甜
我很感谢自己的坚持
这个时候我真的好庆幸自己是摩羯座啊!
晚安
一个人Aloneyigeren_alone微博:
一个人Alone工作室商业合作请加05
原创作品转载请后台告知
连摩羯这么苦逼的星座都会开心呢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