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经济交往,借贷关系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事实上生活中借钱是不可避免会发生的事。而借贷关系的产生就等同于信用关系的建立。
很多人的共识是,在人情社会,借钱是一个无语的事情,借是自己受伤,不借是双方受伤。话题太有共鸣,以至于各种吐槽停不下来:
“我借钱给一个所谓的远房亲戚,借出去十年了,人家给儿子都买了三套房子两辆车了,但是就不还我的借款,最近还去精神病院开了个精神病证明给我看。”
“我老婆的朋友的老婆(这关系好远啊)医院了,没钱,借他钱住院,回头就不提这事了,正常人认为救命的钱,怎么也得还吧,可人家就是不还。”
“我有个同学之前向我借钱,从来都是少还给我,一般只还百分之七八十左右,然后说有事情还不了那么多,但之后就不提了,这样搞了两次之后我就不再借给她了,也默默的把她从朋友名单中划去了。”
“有个朋友,向我借了五万,本来说只借2、3个月,后来说临时需要资金周转,想再晚几个月还钱,那能怎么办,钱在她手上,好人做到底呗。拖到最后快一年了,她终于说还钱了,但还偏偏来一句,我给你多打块钱吧。听了这话我心里真有点不是滋味,按当年的余额宝利率,五万块借一年也不只这一点吧,而且真想给,就一块打过来了,还特意附加一句,那不还是客套嘛,我好心借钱,还在这给我玩心眼。我就说算了,不用了。”
“有个认识十几年的朋友,平常没有过经济往来,突然有一天找到我说信用卡还款日到了差一万元钱还款,想借1万元应急,第二天就还我。看他说得那么急,又是还信用卡,又只借1天,立马在手机银行给转了1万元。但第二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