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小编南风整理报道
在21世纪中国疾病负担问题研讨会上,精神疾病已被列为疾病负担的第一位?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仍有上升趋势?
最新的研究认为该病是脑功能失调的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复杂的遗传因素?生物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就诊和治疗的比率较低,治疗往往不及时?为了早发现?早治疗这一精神疾病,减轻疾病负担与减少精神残疾,有效地开展精神分裂症的防治,已刻不容缓?
年9月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丛书之一《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开始临床使用,年正式出版?已在临床中推广使用10年,成为精神分裂症最佳合理临床治疗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
近10年来,临床治疗研究的循证证据不断增多,上市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品种不断增加,,国外一些治疗指南也在不断更新,有必要对《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一版》进行更新?因此,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组织了《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编写小组对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和修订?
第二版修订的重点内容包括:
(1)增补国内外新上市的抗精神病药物;
(2)增加国内外新的临床研究证据与meta分析结果及先进的治疗理念;
(3)参考国外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的更新建议和内容?
指南第二版希望为临床医师制定有效与合理的治疗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以便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临床服务?同时,也希望让患者与家属了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有效防治方法,积极参与治疗联盟?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强调:
(1)精神分裂症需要全程的长期治疗,抗精神病药物的维持治疗对预防疾病复发非常重要,是决定疾病预后和社会功能损害程度的关键因素?维持治疗是指病情稳定状态下的持续治疗,一定要保持急性期治疗获得的临床治愈疗效,避免疾病复发与症状的波动?维持治疗的时间在首发患者至少需要2年,1次复发的患者需要3~5年,多次复发的需要维持治疗5年以上?维持期治疗的时间需要依据个体化原则?
(2)维持期治疗推荐使用急性期获得临床治愈的抗精神病药物,以一种抗精神病药物为主,并使用适宜的个体化剂量?
(3)推荐使用维持治疗中安全性高且耐受性好的抗精神病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治疗依从性差导致疾病多次复发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长效剂型?
(4)评估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与耐受性,定期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检查,包括血液系统?心肝肾功能与糖脂代谢等指标?
读了《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的简介,是否想目睹其真容呢?那就点击右下方的“阅读原文”,去下载指南全文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