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短暂精神病究竟是什么鬼

//事件回顾//

  年6月20日13时53分,南京市秦淮区石杨路与友谊河路交叉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犯罪嫌疑人王季进驾驶宝马轿车在道路上违反限速规定超速行驶(经鉴定,车辆通过事发路口时行驶速度为.2km/h),在直行、左转信号均为红灯的状态下,从左转弯车道直行通过路口,造成二人死亡、一人受伤、多车受损的道路交通事故,且事发后弃车逃逸。

//当前热点//

  南京市交管局政务微博“南京交管”就“6·20”宝马案发布最新消息,该事故肇事司机王季进经权威机构鉴定,其在作案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律师表示,鉴定结论称王季进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今后在法院进行量刑时,很有可能参照这一鉴定结论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这底是个什么鬼?

  过去,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让人们了解了“瘦肉精”“苏丹红”等化学物质;一系列涉精神病的刑事案件,则让人们知道了“间歇性精神病”“病理性醉酒”等医学词汇。在此次南京警方关于宝马司机飞车撞死2人案件的后续通报中,很多人又了解了一个新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昨天,有鉴定人员回应称,鉴定结果是“在慎重检查、鉴定每一个细节后,才作出了客观、公正、科学的鉴定意见”,但质疑声依旧响亮。为何质疑如此难消,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又是一种什么病?

  确实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种病,但患病不代表“无罪”,“平时好好的,偏偏作案时发病,之后又好了”的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颠覆了很多人对精神病的认知。这也是为什么鉴定意见一出,众多网友惊呼“被科普”,质疑声一片。不过,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确实存在,而且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承认。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医学界共识,被诊断为该病不稀奇

  无论是年出版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还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都赫然在册,并占据相当篇幅。虽然国内外对该病的定义略有不同,但都有较为类似的临床描述和诊断标准。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在我国的定义为,“一组起病急骤,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的短暂精神障碍,多数病人能缓解或基本缓解”的疾病,诊断标准为:“片断妄想,或多种妄想;片断幻觉,或多种幻觉;言语紊乱;行为紧张或紧张症(四项至少符合一项),包括分裂样精神病、旅途性精神病、妄想阵发、待分类的急性短暂精神病性障碍四种类型。”

  作为近年来新兴起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之一,学者也承认关于此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并不完整,同时由于患者的精神症状多样,临床症状变异性大,导致该病的临床诊断有效性较差,容易误诊。但起病紧急、病程短、能够自行缓解是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特征,且该病已被国内外医学界认可。相关鉴定人员根据王某事故前后的表现,“严格按照《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相关规定,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相关标准”,认为王某患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不能说没有根据。

  在现实中,被诊断为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并不罕见,如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在年2月至年3月间,就确诊了96例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医院年10月至年11月间,也有例入院时被诊断为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即使被诊断为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也不意味着王某会不受惩罚

  网友质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王某“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会让他逃脱惩罚,但这种情况不一定会发生。

  “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意味着认为王某属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而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可以从轻”不意味着一定从轻。而且司法鉴定意见现在只是“意见”,还须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并不具有预定的证明力,目前受害者家属并不认可这份鉴定,已经打算向法院申请再找一家机构进行鉴定。即使鉴定意见被各方面认可,王某要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也要由法官来最终决定,并不由鉴定意见定夺。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病因

  由外部刺激所致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最常见于心因性精神障碍,发病因素与个体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身体因素、道德因素密切相关。

社会因素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都市人口密集,各种噪声、空气和水源的污染,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拥挤,竞争激烈,住房困难,待业,下岗,自然灾害,人际关系矛盾增多,所有这一切均易令人焦虑、紧张,成为精神障碍的重要根源。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与精神障碍密切相关,有的外国学者认为正常和异常行为都是意识与无意识欲望驱动或本能矛盾冲突的结果。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患主要是由于本我欲望要求和超我控制间潜意识矛盾冲突而产生焦虑和情绪防御反应的结果。这种矛盾冲突是从婴儿期就开始的,根据于生物本能欲望要求对社会约束的强烈反抗斗争。为了减缓本我与超我间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焦虑,自我发展了各种防范焦虑的手段即心理防御机制。那些能设法通过发展有效的应对策略(或防御机制)来把内心心理冲突减少到最小限度的是心理健康的人。而有意无意地过度运用单个或集中防御机制,以致主宰了个体的人格以其发展或损害了他的有效功能,则会导致某种心理异常或精神障碍。

道德因素

  张口骂人,动手打人,夸张的表演等等也涉及人格问题。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

  受到外界突然刺激每一个正常人或多或少都可能出现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症状,如抑郁、焦虑、血压增高、心率加快、面红耳赤或恐惧、面色苍白、出凉汗、四肢无力等,甚至出现敌对,但大多数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平缓自己的心态,也有少数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暴力伤人害己,比如交通事故。

反社会人格障碍

  是指违反社会法规的一些品行障碍或心智障碍,具有高度的攻击性和无惭愧感。

偏执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变现固执,敏感多疑,过分警觉,心胸狭窄,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体验到自己过分重要,倾向推诿客观,拒绝接受批评,对挫折和失败过分敏感,受到质疑时易出现争论、诡辩、甚至冲动、攻击、好斗。

分裂样人格障碍

  这种人不爱交往,情绪缺乏和冷漠,不仅自己不能体验欢乐对人亦缺乏温暖,爱好不多;过分敏感而且害羞、胆怯、怪癖,对表扬和批评均反应不良;未丧失认知现实的能力,但常表现孤立行为,趋向内省性隐蔽;活动能力差,缺乏进取型。对人际关系采取不介入的态度;缺乏兴趣;缺乏亲密的知心朋友。

强迫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的特征为懒惰、犹豫不决,好怀疑和按部就班。他们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希望能做的事完美无瑕,事后反复检验,苛求细节。为此他们表现焦虑、紧张和苦恼。他们的道德感过强,过于自我克制,过分自我   这类人以人格不成熟和情绪不稳定为特征,他们常以自我表演,过分的做作和夸张的行为引人注意;暗示性和依赖性特别强,自我放任,不为他人考虑,表现高度自我中心;极端情绪性,情感变化多端,易激动;对人情感肤浅,这使人们难以与周围保持长久的社会关系;长久渴望得到理解和评价,感到容易受伤害;幻想性,往往把想象当成现实;不停地追求刺激,不能忍受寂寞,希望生活似演戏一样热闹和不平静;外表行为显示不恰当的挑逗性,打扮得花枝招展卖弄风骚,甚至调情,诱惑人。

冲动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主要特征为情绪不稳定及缺乏冲动控制能力。暴力或威胁性行为的暴发很常见,在其他人加以批评时尤为如此。这种人常因微小的刺激而突然暴发非常强烈的愤怒和冲动,自己完全不能克制,其时可出现暴烈的攻击行为,这种突然出现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和平时是不一样的。他们在不发作时是正常的,对发作时的所作所为感到懊悔,但不能防止再发生。这种冲动发作也常因少量饮酒而引起。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预防与治疗1、尽快脱离刺激源;

2、可以做深呼吸、活动腰腿四肢有助于调整心理状态;

3、可以少量服用镇静药物舒缓紧张、焦虑、惊恐状态。

注意:此病为精神疾病,还当由精神科医生进行专业治疗。

本文内容不代表心询网观点,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文章由心询网编辑素材来源于腾讯评论《今日话题》(刘文昭)、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如未注明出处,则来源于网络,我们对作者深表敬意

如侵权在后台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白癜风治疗的有效方法
白癜风如何根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a.com/zlyy/21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