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视角带你看抑郁症的另一张脸

Hi~我是学渣简小单(′?ω?)?:

抑郁症和抑郁情绪如何更精准的区分?

为什么抑郁症的精神科诊断很重要?

抑郁症的患病率、复发率以及治疗效果如何?

什么特质的人更容易因抑郁而自杀呢?

......

抑郁的来访者是咨询室中的常客,准确识别抑郁症在实际操作中也并不容易呢!今天小单邀请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冯强和大家详细解剖有关抑郁的那些事!(???_??)?

(小单小Tips: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抑郁症解读,回复“抑郁”到简单心理Uni后台看看哟~)

精神科视角,带你看“抑郁症”的另一张脸

(本文整理自简单心理Uni微课堂)

主讲人

冯强

整理编辑

学渣简小单

讲者介绍:冯强

简单心理认证咨询师注册精神科医师10余年的心理咨询个案经验,目前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从事精神疾病临床治疗与管理工作。

讲者有话说哟:

“我是简单心理平台上的心理咨询师,已入驻两年多,我感觉这是个非常专业的平台。我另一个身份是精神科医生,本次微课我会从心理咨询的视角以及精神卫生专业方向切入来给大家重点分享。”

本期概览:

-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

-抑郁症自杀

-QA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情绪,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科疾病,这两点要稍微区分一下。

抑郁情绪:情绪低,不开心,是一种情绪,人人都可能会碰到。

抑郁症:如果被诊断为抑郁症,或者说叫抑郁发作或叫复发性抑郁,就说明进行精神科检查之后,你符合抑郁症的精神科诊断。

抑郁症的精神科诊断

精神科常用的诊断之一是DSM5,美国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手册第五版。这个诊断标准列出了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有ABC三大条。A条是症状条,里面有11个症状,2个核心症状9个基本症状。

如果必须符合其中一个核心症状,再加其他的4个基本症状,有5个症状出现,并且持续两周以上,严重程度影响社会功能,影响社会生活,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考虑这个诊断。

DSM-5抑郁症诊断标准:

A:在知少两周的时间内同时出现一下5种或更多症状并且又一个症状时(1)情绪低落或(2)兴趣缺乏:

1: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并且几乎每天都情绪低落,能够主观的述说(比如:难过、空虚、无望),也可以被观察到(独自流泪);儿童青少年可能表现为情绪易激惹

2: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并且几乎每天,在所有方面的兴趣和乐趣明显减退

3:明显的体重减轻或增加(比如一个月中体重变化超过5%),或几乎每天都食欲减退或增加。儿童表现为体重不增加。

4:几乎每天失眠或过度睡眠。

5:几乎每天都存在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必须是可以被别人发现的,而不仅仅自己觉得心神不定或变慢了。)

6:几乎每天都感到疲乏或精力不足

7:几乎每天都感到无价值感,或过度或不恰当的内疚感(而不仅仅是自我批评或为生病而内疚)

8:几乎每天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和决策力下降(主观感觉或被他人察觉)

9:反复出现死亡(不仅仅是对死亡的害怕)和自杀的想法,或自杀冲动,或自杀计划。

B:以上症状导致严重的临床痛苦,或社会、职业及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C:抑郁症状并不是犹豫药物或毒品所致,也不是由其他医学情况所致。

同时我们还会使用其他的两个诊断,叫做ICD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已到第十版,第十一版马上就出。之前用的是中国精神疾病诊断CCMD3。精神科普遍使用这三种诊断标准。

它们可能大同小异,存在细微差别。对心理工作者,比较好用的诊断标准就是DMS5,它条目清晰,诊断明确,很容易看,对我们的临床心理工作很有帮助。

诊断标准是精神科的诊断,精神病理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它的哲学基础就是现象学。

抑郁症有多普遍?

终生患病率(美国数据):

男性:5%到12%

女性:10%到20%

女性偏高一点。

平均起病年龄:

40岁左右,基本上中年起病,大概是中年危机的时间。

治愈情况:

约75%的患者可以被治愈。但是很遗憾的是,获抑郁症诊断的病人当中,有15%的患者最终会自杀,自杀问题比较严重。此外,多达50%抑郁症患者,自身意识不到自己有抑郁症。只有四分之一的抑郁症患者,才去寻求治疗。

抑郁症如果不吃药能不能好呢?

我们研究发现,单次抑郁发作,如果不治疗的话,它基本上要持续6到13个月左右,大概1年的时间。如果不吃药你自己要苦熬一年,也许才能够熬出来。

我们中国的数据是:

抑郁的月患病率,每个月患病率是6%,是蛮高的一个数据。农村的患病率是2.24%。城市患病率是1.57%。农村略高于城市是。

首发抑郁的病人就是第一次发抑郁的病人,有半数以上,就有一半的抑郁症病人在未来的5年内,要会复发。有三分之一的患者甚至在第一年内就复发。

抑郁症,就是苦熬,就是不吃药苦熬,熬过来之后呢,也许还不到一年又复发了。所以抑郁症是一个复发率比较高的精神疾病。

首发抑郁症患者5%到10%的患者,以后可能会变成双向障碍。双向障碍是另外一种精神科疾病,由躁狂到抑郁来回交替。有机会可以跟大家再详细的分享这类疾病。

什么样的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复发呢?

急性期治疗后仍有残留症状,前面我们发的11条里面,人会偶尔有几条。

消极思维,就是考虑问题非常消极。

双重抑郁症的人,双重抑郁就是他本来平时情绪就不高很低,比一般人都低,我们叫恶劣心境。恶劣心境,在这个基础之上又发作一个比较严重的抑郁发作,这就叫做双重抑郁。双重抑郁的人,很容易复发。

3次以上的抑郁发作,大概有90%的复发可能性。如果你的抑郁症反复发作了3次,那么第4次发作它的可能性就达到了90%。

如果抑郁症如果不积极治疗,比较有效的控制,那么它就会反复发作。反复发作的提示是慢性化,即变成慢性病,就是说一辈子都会反反复复得抑郁症。

这是作为医生作为心理咨询师是非常不愿意看到的这样一个情况。所以,对于抑郁症积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及时治疗,有效治疗,全面治疗,系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人说,抑郁其实不是病,是一种意志脆弱,只要你挺过去就好了。其实这样是对精神科疾病的一种误解。

达到诊断就说明它已经是个病,就像得了肺炎一样,你不治是非常难熬的。有很大的严重影响。

继续生活在应激环境中,以及对生活现状非常不满意的这样抑郁症患者,是比较容易复发的。

我们通过婚姻研究发现,婚姻不和谐的抑郁症患者,患病率较普通人高25%。婚姻生活,家庭生活不和谐的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复发。

这点提示我们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对抑郁症患者,不仅他个体需要心理干预,抑郁症患者的家庭也需要进行家庭干预。

所以我们的家庭治疗和个体治疗对于抑郁症患者都非常重要。

大家可以看到对抑郁症患者,对抑郁症这个病,会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

我们发现精神科疾病都不是单因素疾病。

比如说缺铁性贫血,即铁元素缺少导致血细胞合成有障碍,导致红细胞减少,这是一个单因素的疾病。

对抑郁症来说,并不是某一原因导致的,比如说并不是童年受到创伤就一定得抑郁症。或者你出了车祸,有头脑外伤就一定得抑郁症。没有这样的直接因果关系。

在精神科疾病当中,往往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就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你这个疾病发生的这样一个过程。在我们的医学模式当中,就会有生物医学模式和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对于精神科疾病来说,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非常适合因为对于精神科疾病,它不仅有生物学的因素,还会有心理的因素共同参与导致发生精神科的疾病。

生物学纬度

首先考虑的是生物学纬度。从生物学来看,我们疾病的机制是什么?这个学科叫病理生理学。

我们抑郁症和大脑当中的某些神经递质有一定关系。关系比较大的是三种神经递质:多巴胺,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

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和人类情绪情感,动机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发现,五羟色胺在我们大脑的很多区域。它如果出现不平衡,即浓度或者神经生理行为出现异常,会和抑郁症高度相关。

所以根据这种特点,我们的抑郁症医学治疗有一个很大的手段就是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就是通过药物,调节到进入你的身体里。然后从身体的血液系统,进入到大脑系统。大脑系统作用到神经元或者是神经元周围的神经机制来影响神经元细胞对一些神经递质的一些释放和接受,这样进一步调节我们抑郁症的症状。

因此我们有两个过程来改善抑郁症的症状。

从下而上

一个过程叫做从下而上的过程,就是通过吃药进入血液系统,改变你大脑的神经递质,比如说改变五羟色胺的浓度,比如,百忧解。

这些从下而上你改变了神经递质,提升了五羟色胺的浓度,这样我们的精力就提高了。情绪低落就改善了。然后思维功能就恢复,记忆力恢复,注意力恢复。这就从非常低层次的原子、分子、神经递质,到我们的这个高级神经生理的功能。

从上而下

再一个治疗的过程相反,就是从上至下的过程。这个过程和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息息相关。

通过我们的高级神经功能的互动,比如说病人和心理治疗师这种沟通、语言、思维、想象、联想、记忆这样一系列的高级心理活动,让他的神经元电模式,神经源之间的神经递质交互模式产生变化。

然后这种变化经过重复,会给更深层次的基因组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一种是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辅相成。物理治疗中有一种方法比药物治疗历史更悠久,叫做电抽搐治疗。

现在通过改良变得不用抽搐,叫无抽搐电治疗。通过在头颅放一些电极片,通过电流来改善这个大脑神经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电活动,来改善我们的神经功能和心理病理的一些现象。

抑郁症的自杀观念,精力减退,食欲减退,不语不动,木僵。这些功能都快速恢复。物理治疗提供了非常好的治疗基础。药物治疗连续服用药物要两周以上才能逐渐慢慢起效。但是物理治疗在一次以后,甚至都可以产生很明显的效果。

心理纬度

精神分析和精神动力学,对抑郁症有很多贡献。

弗洛伊德曾提过:早年的失落会造成一种易感性。对丧失了客体的认同作用,最终将某种愤怒转向自己。

随后弗洛伊德又提到,忧郁症患者往往有相当严厉的超我。这是由于他们对于曾经深爱的他们表现出的攻击性而感到惭愧不已,是对于自己深爱的人的攻击性的内疚。

还有学者提到,抑郁症是一种原发性的情感障碍,来自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往往是人都存在这三种诉求、乞求:

第一就是期望自己值得被爱

第二就是期望强大而优越

第三解决期望自己够好,并且慈爱

往往这三种乞求和现实的差距奠定了忧郁症心理机制的发生基础,会形成脆弱的自恋。自恋的异感性会导致这样的心理结构,这样的结构容易发生抑郁。

丧失,在生活当中的某些丧失,活化了来自于不安全的异恋关系中不被爱和被抛弃的感觉。这也参与了抑郁症的心理机制的变化。还有他提出,抑郁症存在的两种精神动力学的结构。

从精神动力结构来讲,抑郁症可分为两种形式:

依附型

这样的抑郁症患者,他经常是有无助孤独的感觉,还怕被拒绝,失去保护而觉得自己很脆弱。希望不断乞求自己得到照顾得到保护得到爱。这样的抑郁症患者,他的抑郁主题就是被抛弃,失落与寂寞。

他们的防御特点是否认、排斥还有置换。

内摄型

这类抑郁症患者是那些非常







































中科UM-D
根治白癜风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a.com/zlyy/61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