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旨在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今年的主题: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精神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疾病。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精神障碍、失眠症、抑郁症等。还有一些称为不良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有自杀、酗酒、吸毒、适应障碍和儿童少年期行为问题。
目前,不少人对健康的认识只停留在“只要身体没毛病就说明很健康”的阶段。没有精神障碍并不代表精神完全健康,事实上一个人一生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精神卫生问题,最普通的例子如自卑,最极端的例子如自杀。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各种压力超负荷地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之上,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及心理健康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积极预防不良心理的产生刻不容缓。
精神疾病是大家都拒之千里以外的疾病,那么,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如何预防?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
◆心理疾病最怕讳疾忌医
这些症状要警惕
在现实生活中,得了心理疾病的人很多都很自卑,不敢就诊,怕别人带有色眼镜看。这与人们对心理疾病带有偏见有关,对得了心理疾病的人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使他们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1、抑郁症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平时喜欢的事提不起兴趣;特别容易疲劳,休息也不能缓解;头痛、背痛等各种躯体疼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失眠、早醒等。(详解见后文)
2、焦虑症
焦虑症分为慢性焦虑症和急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又称广泛性焦虑症。无明确原因下对现实问题过分担心烦恼,将百分之一可能发生的事当成百分发生。常见症状有心悸、失眠、疲乏、神经过敏、胸闷、气急、烦躁。
3、失眠
失眠分入睡困难,或浅睡多梦,或早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伴有心烦、畏光、怕声,头昏、乏力、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4、疑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