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举债不能没有刚性"红线"
称,今年1季度至3季度,北京市财政收入1519.5亿元,其中土地出让金达512亿元,超儿童白癜风的缘由过了去年全年总额。也就是说,北京土地财政收入占了全市财政收入的1/3强,为历史最高。一样的故事也产生在上海、重庆等一线城市,地方政府大举卖地壮大土地财政,以应对经济放缓下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日前表示,房地产业已成中国经济直接“命根子”。 在投资型增长与房地产行业高度依存的现状下,房价下跌即便顺应民意,却其实不符合地方哪家医治白癜风医院好政府对“土地财政”的强烈渴望。换言之,当房价成功捆绑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利益后,打压房价无异于割地方政府自己身上的肉。 借的钱毕竟要偿还,无论是地方政府偿还,还是导致银行坏账,终究被转嫁负担的对象只能是广大纳税人。更叫人后怕的是,地方政府的这类盲目举债有增无减,目前尚难寻觅到有效制约机制。许多时候,地方政府只要能够融到资金,便意味着一项新政绩的生成。政绩可以得实惠,举债再高却不用受束缚,政绩冲动又怎会重视债务风险? 在国外,政府因债务过大不能不破产的现象其实不鲜见。如果单凭债务额度与财政收入实际,我国地方政府很难说不会面临一样的破产压力与风险。地方政府到底该不该因举债过度破产尚待研究,但地方政府负债不能没有一条刚性的“红线”。缺少有效制约的地方政府负债现象,既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也会透支公众未来幸福。借用《无极》里的1句台词,出来混,总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