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袁超丁香医生
许多人也许有过这种体验:
拉肚子难受得不行,偏偏皮肤还过敏、发痒;
压力大暴饮暴食,皮肤状态好像也没有以前稳定了……
肠胃和皮肤,有时候咋这么默契,「水逆」都撞一起?难道,掌管粑粑的肠道,和负责抛头露面的皮肤,之间有什么神秘的联系?
「肠-脑-皮肤」
一场相爱相杀的三角恋
一些前沿的研究认为,皮肤和肠道可能像是一对「相爱相杀」的恋人;而且这场「恋情」,很可能还有大脑这个「第三者」的参与。这一切,还得从肠道中的信号系统说起。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肠道信号系统就像是手机,当肠道接收到食物中的信息时,有时会打电话告诉皮肤。肠道内产生的内毒素或其他炎症因子,也会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到皮肤的健康状况。
此外,肠道环境还受到肠道中的微生物的重要影响:有益菌稳定繁殖时,肠道环境会更有益于吸收营养物质,这也是给皮肤获得营养供应的重要环节之一。
另一方面,肠道菌群和皮肤之间还有着重要的免疫关联。从一些研究来看,肠道内的微生物状况稳定,皮肤的状态更能保持风平浪静。而当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失衡,皮肤有更大几率出现炎症反应的激发。在这些前沿研究中,特应性皮炎、痤疮、银屑病、玫瑰痤疮等皮肤疾病,都被发现不排除和此类因素有一定相关性。
肠道的这些改变,也可能会间接传达到大脑。大脑会因此感到「开心」或「抑郁」,影响体内活性物质的分泌;反过来,情绪还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造成肠道菌群失衡。这些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皮肤的健康。
作为一种著名的前沿理论,肠道、大脑、皮肤的这场三角恋,讲的就是「肠-脑-皮肤」之间的关联:你的肠道微生物可以影响皮肤,而你的精神状况、心理状态和肠道微生物的健康状况也会折射出皮肤的健康状况。[1][2]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肠道菌群:
三角恋中的幕后势力
肠道、大脑和皮肤的三角恋中,肠道菌群似乎是幕后控制者,悄悄调控着一切。当皮肤状态由于肠道出现问题而变差时,不排除一种可能,就是因为肠道的菌群失衡了;或者说,皮肤状态发生改变时,在众多因素中,肠道菌群失衡有可能也参与其中。
我们的肠道内生活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而健康的肠道拥有多样化的菌群,如同一个小森林。在这些菌落中,大多数的是对整体小森林有好处的细菌,它们帮助肠道更好地促进吸收,获得很多有益于身体的小分子物质。
当然,哪里都有捣乱分子,在肠道中,就是那些有害菌。他们一直想着壮大自己的武装力量,来和有益菌叫板,掀起一场肠道内的战争。
因此,当你饮食欠佳、过度劳累或免疫力低下时,肠道内的有益菌都有可能减少,而有害菌就会趁此时酝酿一场暗战。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有些皮肤疾病,此时就可能因为肠道菌群的不稳定而加重。
比如特应性皮炎患者,当出现腹泻或肠道不适等可能损害肠道屏障功能的情况,此时若菌群紊乱,有害菌及其代谢产物除了可能引起起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外,也可能穿透肠道黏膜屏障,进入身体,并在皮肤上体现为炎症反应的激发,因此即便病情本身已经得到控制,特性应皮炎也可能会再次发作。[3]
而皮肤的日常状态,也可能会受到肠道菌群的影响。
皮肤维持良好的状态,需要「好心」的肠道细菌帮助机体吸收重要的营养物质。假如肠道内出现炎症,会引发很多促炎因子的释放,人体和皮肤对于外界的抵抗力会随之下降,让皮肤的状态变得糟糕。即使用着昂贵的护肤品,也有可能没办法长期维持皮肤状态的稳定——毕竟皮肤可能还要接受肠道的相关调节和指令,和肠道共荣共存。
你熟悉的益生菌
也许还能帮你护肤
了解了肠道、大脑和皮肤之间的爱恨情仇,是不是对护肤更有心得了?每次自拍疯狂换滤镜太累,不如好好地涂抹护肤品,同时哄着自己的大脑,让它保持好心情。
当然,也别忘了善待自己的肠道,好好吃饭,规律作息。像边熬夜刷剧边擦昂贵护肤品这样的护肤,就有点太「朋克」了。在工作压力大,皮肤状态不太好时,这些前沿研究似乎提示我们,也许可以适当吃一点益生菌,帮助肠道和皮肤维持稳定的状态。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不过,益生菌的种类选择很重要,不能瞎吃。研究发现,不同的益生菌种类,可能会对皮肤带来不同的影响。
比如副干酪乳杆菌St-11,有专家学者在对敏感性皮肤的研究中发现,口服这种益生菌后,皮肤的敏感性改善了,皮肤屏障功能也有所恢复;而且还帮助维持了皮肤中保湿因子(尿素、乳酸钠)浓度。[4]
参考文献
[1]段云峰.肠道微生物与皮肤疾病_肠_脑_皮轴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62(5)
[2]SoYeonLee,EunLee,YoonMeePark,etc.MicrobiomeintheGut-SkinAxisinAtopicDermatitis[J].AllergyAsthmaImmunolRes,,10(4):-.
[3]Sznt,Magdolna,etal.Targetingthegut‐skinaxis—Probioticsasnewtoolsforskindisordermanagement?.Experimentaldermatology28.11():-.
[4]A.Gueniche,D.Philippe,P.Bastien,G.Reuteler,S.Blum,I.Castiel-Higounenc,L.Breton,andJ.Benyacoub.Randomis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studyoftheeffectofLactobacillusparacaseiNCConskinreactivity[J].BeneficialMicrobes,;5(2):-
[5]《全球益生菌产学研究发展动向白皮书》
检索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主题=probiotic*,时间跨度=-,索引=SCI-EXPANDED,ESCI,检索日期年1月5日
监制阿朱
插画绿川
封面图来源绿川
合作专家袁超
医院副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曾相儒
皮肤科医师
审核专家徐乃佳
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内容策划亚热带企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