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视艺术了解精神病学第1讲精神分裂症

从影视艺术了解精神病学:第1讲精神分裂症

从电影《美丽心灵》到精神分裂症:一场与幻觉妄想的精彩博弈

王冉,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作者导语

"今天是“电影中的精神疾病”系列的第一个故事。精神分裂症在全球的发病率约为1%,提到这个病,大众的第一个印象可能是“疯子”,更有甚者会脑补出一些可怕的场面,这些印象源于长久以来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国出现,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为了改变大众对精神分裂症的印象,很多国家都做出了努力,日本首先花了7年时间将精神分裂症更名为“统合失调症”,随后的研究发现,更名后不仅改善了大众对疾病的印象,降低了病耻感,也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更换疾病名称困难重重,任重道远。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将疾病的全貌呈现给大众,让大众从患者视角、人文角度去了解和关怀精神分裂症患者。都说天才的大脑是孤独的,《美丽心灵》将带我们走进诺奖获得者约翰纳什的精神世界。"

《美丽心灵》ABeautifulMind

《美丽心灵》讲述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的故事。在读研期间,他敏感自卑、离群索居和消沉抑郁。在与日俱增的压力和他人的嘲笑下,纳什甚至出现了一个幻想中的室友。他这个原本善良柔弱的人,将所有负面想法借由幻想的人物发泄出来:他怨恨周围的一切!

博弈论发表后,纳什虽然学业和事业都有收获、且爱情之神也眷顾了他。但其实单纯的成就和爱情,已经不能挽救现在的纳什了。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他的精神分裂症发展到了更加严重的程度。医院,接受心理和药物治疗。在他的幻想中他是阻止苏联核弹的伟大的秘密特工,而回到现实他却是患有精神分裂的疯子……

为了回归正常的生活,几十年来,他要和药物,周围的目光和有时无法自控的情绪斗争,他没有选择放弃,在自己的坚强信念和执著努力下,在妻子无私的关爱中,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顽强地与病魔抗争,最终他学会了适应,学会了改变,他成功的将生活纳入了正轨。

影片最后,他的同行们在一个茶馆纷纷把自己的派克钢笔摆放在纳什的桌前,这是对一个科学家最尊贵的敬意,是对一个精神病人最温馨的抚慰,这也应该是美丽心灵的群芳谱吧!

精神分裂症发展的三阶段

纳什所患的是一种精神科的常见疾病—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不仅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又有其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其临床发展规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前驱期,发作期和慢性期。

1、前驱期

在这一阶段中,首先会出现性格改变:患者会突然变得冷漠无情,社交减少,渐渐变得与人疏远起来,自我孤立,甚至有些患者还会出现类强迫症的症状而发病,比如出现怕脏、怕登高、怕犯错误、无原因的恐惧不安;敏感多疑,看谁都不顺眼,喜独居,呆愣,自笑等。

电影开头描绘了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纳什:他有着超出常人的智慧,但同样也有疯狂的偏执和不合群

其次,患者会出现类神经症症状:比如会出现注意力减退,工作发呆,效率低下,出现经常性的失眠症状,脾气会变得比较易怒暴躁,精神上也是无精打采。

面对着掌握自己生杀大权、又是自己十分敬重的导师的时候,出现了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现象

2、发作期

在度过前驱期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典型的就是:

●感觉障碍: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有些患者会经常觉得自己身体内部某些部位不舒服,牵拉、扭动、挤压等感觉。

●知觉障碍:出现错觉、幻觉、幻听、幻视、内脏幻觉等。

在与日俱增的压力和别人的嘲笑下,纳什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了幻想中的室友

●思维障碍:妄想、思维松弛、思维中断、模仿语言等。

不久之后,纳什的精神分裂症症状达到了顶峰,开始出现被害妄想,总觉得有人在盯着他、跟踪他、要暗杀他

●情感障碍:情感淡漠、易激惹、幼稚等。

一度出现头撞玻璃、攻击幻想中的浪子室友(其实就是攻击自己)、企图自残自伤等等行为

●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减退、意向倒错、运动性兴奋等。

纳什承受着巨大的发表论文的压力,和幻想出来的室友谈论的是如何“出人头地”

3、慢性期

经历第二阶段的衍变,在这一阶段的患者病情开始“常态化”、“慢性化”。会出现常见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比如呆滞、话少、说话不连贯别人听不懂,表情淡漠,没有喜怒哀乐变化,除了吃、睡、乱走,没有任何要求,严重的患者还会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生活功能严重受扰,能力低下。这一阶段也就是我们现如今很多人看到的,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印象。

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精神分裂症对纳什的大脑和状态的影响,将使他无法在事业上有所发展,更不要说能获得诺贝尔奖了。

纳什开始接受心理和药物治疗,但后来他却私自断药了。有很多人觉得纳什断药,只是因为他无法正常思考,但事实并非如此。

你发现你过去的人生,都是假的。当你的过去是虚无的时候,那么现在的你又是谁?

医生告诉纳什和他的妻子艾丽西亚,如果这种疾病不治疗,他很有可能一辈子活在幻想中。艾丽西亚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引导纳什破除幻想,鼓励纳什尝试与人交流互动,帮助纳什重新建立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直面现实世界。

纳什妻子的一番话,也是直白地说明了:心灵的呵护同样是与疾病博弈的重要筹码

终于,主人公纳什在药物的帮助下、在心与爱的呵护下,完成了自我救赎和升华

我问自己:"逻辑到底是什么?谁去决定原由?"我的探索带着我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再就是幻觉,就这样走了一趟

人生之路曲折而又漫长,在追寻自我价值的途中,每个人都可能会和客观世界发生激烈碰撞,当苦难接踵而来,依然能够尽己所能绽放迎难而上的不屈,从痛苦中找到快乐、在黑暗中寻得光明,这才是导演真正想要传达的《美丽心灵》。

电影人物原型

约翰·纳什

(JohnNash,.06.13-.5.23)

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主要研究博弈论、微分几何学和偏微分方程,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年5月23日,约翰·纳什因车祸逝世,享年86岁。

撰稿

王冉

编辑

徐书琦

审稿

于鲁璐

编审

李昌

-------------------------------

ischolar论坛·编辑部

医院

年10月25日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a.com/zlyy/141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