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通常情况下主要起病年龄是青壮年起病,也有一部分是儿童青少年期起病。经常会把精神活动分为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活动,简称为知、情、意。主要是知情意的不协调表现。认知方面可能出现歪曲认知,如感知觉障碍,幻觉、幻视、幻听,出现其它思维异常。除了幻觉以外,会有妄想或其它形式的思维障碍;情感方面,主要表现为不协调,意志行为方面也不协调。三方面不协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
这一大类疾病最主要的是影响到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受到影响,而且可以排除其它疾病,可以做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如果诊断为该疾病以后,必须积极干预和治疗,减少对患者的损害或危害。
精神分裂症的三个阶段发展:
1、早期阶段:此期患者精神症状常不被人注意,容易被忽视。
首先表现在性格上的改变:患者逐渐变得冷漠无情,与人疏远,缺少了以往的热情,不愿与人交往,躲避别人,独自呆在或无目的的到处游走,生活懒散,不讲卫生,不守纪律。有的患者以类强迫症的症状而发病,患者出现怕脏、怕登高、怕犯错误、无原因的恐惧不安;敏感多疑,看谁都不顺眼,喜独居,呆愣,自笑等。
以类神经症症状出现:注意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工作发呆、话少、经常失眠、头痛头晕、白天无精打采,常发脾气。
出现认知损害:青少年精神病的认知损害可能出现在精神病症状之前,如有的患儿在幼年期的理解能力就比同龄儿童差,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动手能力不如同龄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认知发育水平与同龄人差异加大,有的孩子对讲课的内容理解不了,复习功课时脑子一片空白。
2、充分发展期:患者逐渐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出现感觉障碍: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如患者感到身体内部有某种不舒服的感觉,牵拉、扭动、挤压、气流冲动等感觉。知觉障碍:出现错觉、幻觉、幻听、幻视、内脏幻觉等。思维障碍:妄想、思维松弛、思维中断、模仿语言等。情感障碍:情感淡漠、易激惹、幼稚等。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减退、意向倒错、运动性兴奋等。
3、精神病慢性期:患者逐渐转向慢性期,出现呆滞,话少,不回答问话,说话不连贯别人听不懂,表情淡漠,没有喜怒哀乐变化,除了吃、睡、乱走,没有任何要求,严重者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生活功能低下。
健康提示:
1
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自己怀疑,或者家属怀疑患者可能表现出了精神分裂症状,应当及时就医,由医生做出评估治疗精神分裂症越早越好。
就诊科室
患者优先考虑去精神科就诊。
当出现心理症状,去心理科就诊。
精神心理疾病发现后一医院进行诊疗,以免错过最佳看诊时间。
您也可通过在文章下面点击“阅读原文”进行咨询预约。
点
这里“阅读原文”,在线咨询预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