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给我留言:有的家长说自己就爱吃零食,孩子也会跟着吃,虽然知道这样不太好,但还挺难戒掉的;有的家长则表示会尽量避免给孩子买零食,更多的家长则是想知道哪些是健康的零食。
看来家长们对零食还是存在一定的误解,上篇说了由于儿童胃容积小,两餐之间通常需要吃点零食,一来能缓解饥饿,二来可以补充营养,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为了让家长在给孩子选择零食时更简便,营养在前线的营养师按照零食的营养特点、制作方式,并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将常见的零食做了分级。
一、每天可以吃的零食
每天可以吃的零食,通常营养丰富,同时又低盐、低油、低糖,它们既能提供一定的能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儿童必须的营养素,又能避免摄入过量的盐、油、糖。
例如纯牛奶、纯酸奶等奶制品,香蕉、苹果、西瓜、桃子、草莓等应季水果,西红柿、黄瓜等可以生吃的新鲜蔬菜,煮玉米、蒸煮烤红薯/土豆等粗杂粮,这些零食可以每天食用,要注意每次的食用量,以不影响下一餐为宜。
二、每周吃一次的零食
每周吃一次的零食,这类零食虽然营养丰富,但是添加了中等量的盐、油、糖,吃多了容易造成儿童肥胖,导致钙流失,建议每周吃1~2次即可。
例如海苔片、苹果干、葡萄干、枣干、黑巧克力、卤鸡蛋、蛋糕、月饼、卤豆干、奶片、盐焗腰果、果蔬饮料、杏仁露、乳酸饮料等。
三、每月吃一次的零食
添加了大量的盐、油、糖的零食,它们提供能量很多,但是所含的营养素却很少,孩子经常吃可能会造成超重、肥胖,甚至增加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这类零食尽量少吃,建议最多一个月吃一次。
例如薯片、各类糖果、果冻、膨化食品、罐头食品、加工肉制品(香肠、火腿等)、方便面、可乐、巧克力派、蛋黄派、果脯、蜜饯、话梅、炸鸡块等油炸食品。
家长们不要一听到零食就完全拒绝,根据零食分级有选择地采购零食,并按照一定频率让孩子食用,既能让孩子尝到零食的风味,又不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问题。
家长还可以将零食按照级别放在不同的零食筐中,和孩子一起制定好“零食计划”,让孩子能够约束自己吃零食的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吃零食习惯。